因为热爱教书这个职业,年轻的他就义无返顾走上了这个岗位。这个岗位其实不像他想象的那般美好。首先,他执教的学校是一个村级小学,条件简陋。破旧的教室 ,破旧的座椅,还有破旧的黑板和讲台。连下课了喝一口的开水都是泛黄的,需要半节课才能够澄清。其次是他家离校6公里多远,一天往返4趟50里,一周六天(那时每周上课6天)就是300里,一个月1200里,上班一年就一次万里长征了。风里来雨里去,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在乡村公路上颠簸,他年轻的脸就又黑又瘦了。还有就是报酬极低,低到羞于对人言。
但这个切都没能让他退却。他热爱教育这个事业。这是他的选择。踏上了讲台,就把自己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出于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岗位、热爱每一个学生,把事业看得无比神圣。为了这个神圣的事业,他始终坚持持续的学习,坚持学习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同志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通过自修拿到了大学文聘。十数年如一日的苦练基本功,他每一本备课本都如同硬币书法字帖般美好,每一板粉笔字都璀璨生辉。
每一节课,他都认真备课,研究教法。力求做到思路清晰,深入浅出的讲解,合理使用教学手段,让课成为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课堂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是他耕耘改革的沃土,在语文教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创造水平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上,大胆的探索出一套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智能,积极参与教学的课题研究。在改革的同时,持续总结经验,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然后指导自己的实践。十几年来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获奖。
他班有个叫男同学,很孤僻,下课不愿和大家一起玩,,而且他经常欺负班上的小同学,
同学们都很怕他。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没有立刻批评这个小男孩,而是去走访学生家长。原来,这个男孩的父母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对孩子不管不问;爷爷奶奶都上了岁数,又没有文化,也不会管。于是他就多次和这个小男孩谈心,问寒问暖,时不时送个铅笔、橡皮之类的。一有空就和这个学生在一起玩,教他练习书法,,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让他感受到温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名同学终于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了。这样的例子在他身上很多很多,每一次走访,都让他驮着沉重的夜色回家。有学生家长劝他说,胡老师,你也别太认真了,如今的孩子难教,你尽心了就好。他固执的摇着头。
如今,他的工资还是很低很低。还是低到羞于对人言。连建筑队的小工都不如。老婆说,你不如不干教师这个职业了,跟孩子的舅舅一起去打工吧,哪个月少说也挣个4000,5000的。是啊,当教师穷,穷到被人看不起。父亲常年有病,住一次院花上万元,孩子将来还要上大学的,多亏了老婆能干。这个家只指望他一人还真是不行!
今年是2014,一个春天早来的年份。不知道加工资的消息会不会早一点到来。说是寻找身边的师德典范,又哪里需要寻找,胡老师仅仅万千个扎根于基层默默奉献青春和生命的教师中的一个。
他还在坚守着,因为爱而坚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