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3期 经济研究导刊 No.3,2015 总第257期 EC0N0MIC RESEARCH GUIDE Serial No.257 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李 童 (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IPO抑价是全球资本市场的普遍现象,是一级市场定价效率低下和二级市场交易不规范的具体表现。IPO 抑价使得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同时也会产生众多金融风险。在中国IPO抑价率过高,普遍达到100%vX_J ̄,超过 了国外成熟市场和很多的新兴市场。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之后,再构建模型引入实证分析,对理论在国内的 适用性进行研究进而探寻导致IPO抑价的原因。信息不对称是导致IPO抑价的主要原因,同时承销商声誉、“公司信 号”、资本市场“羊群效应”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IPO抑价;信息不对称;赢家诅咒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3—01 16—06 中国股票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放,成为了从计划 研究了欧洲、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和美国的证券市场,发现IPO 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而IPO作为企业 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全球各股票市场。且发展中国家的IPO抑 上市的主要方式,自建立以来不断改革,从一个被严格控制 价现象普遍比发达国家严重( u ran1994)。 的系统逐渐以市场靠拢。这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取消上市配额 (二)IPO抑价影响因素的理论综述 及固定发行价,允许市场定价等。自IPO设立以来,A股市场 1.融资金额和主承销商的声誉是IPO抑价的影响因素 IPO一共有过八次暂停,最近一次自2012年11月3 13至 之一。Baron(1982)假设发行人与承销商之间的信息是不对 2013年12月30日,是A股史上最长IPO暂停。IPO抑价使 称的,承销商拥有更多关于资本市场和发行定价的信息。为 得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产生众多金融风险。而中国 了补偿投资人,承销商倾向于把价位定得较低,以确保所承 IPO暂停与IPO抑价不无关系。因此,研究IPO抑价影响因 销股票发行成功,并建立良好声誉。一般来说抑价率与信息 素对于重启IPO后的风险回避有着重要作用。 不对称的程度呈正相关。声誉较好的承销商倾向安全的IPO 本文结合2006--2012年中国A股市场IPO,通过验证 项目,风险较大的IPO留给了声誉较差的承销商(Bea|ty& 国外IPO抑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来研究中国A股市场 Ritter 1986)。 IPO抑价现象及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2.新股发行的市盈率、中签率与首日换手率对IPO抑价 现象能产生影响。Rock(1986)提出“赢家诅咒”,他认为信息 一、问题的提出 不对称存在于不同的投资者之间。掌握较多信息的投资者会 (一)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 寻找到更好的股票,而缺乏信息的投资者不太容易获得“价 IPO抑价(IVO underpricing)是指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 廉优质”的股票。 后的市场交易价格远高于发行价格,导致首次公开发行存在较 3.企业内部信息诸如发行公司股票发行当年资本利润率 高的超额收益率。股票上市可以为公司运营和投资提供权益资 等对IPO抑价也有所影响。Allan&Faulhaber(1989)指出发行 本且降低融资成本,是一家公司发展历史的分水岭。美国证券 人掌握着比投资者更多的内部信息,如公司发展前景、内部 市场IPO股票开盘价和收盘价有着系统性的上涨(Stoll and 管理机制、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规划和盈利能力等。股票抑价 Cudey1970),IPO抑价实际上是二级市场短期均衡与发行价之 发售是为了给投资者传递内在价值的信号;发行人寻找声誉 差(Ibbotson1975),其影响是长期的(Ritter1991)。Ljungvist(2008) 好的承销商,给投资人发送股票风险低的信号;对于需要IPO 收稿日期:2014—10—29 作者简介:李童(1991一),男,河北任丘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研究。 一1 l6一 再融资的企业,IPO抑价是对再融资者补偿。 性,来研究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及导致这种现象发生 4.除此之外,尽管IPO抑价现象可能会给公司造成一定 的原因是有必要的。 的负面影响,但是在短期内能够使得公司的财富带来增长(Chi 二、中国A股市场的IPO抑价现象 and Padgett.2002,Kennedy,Sivakumar,&Vetzat,2006)。因此, 为了保证首次发行的成功,承销商会采取抑价发行的方式对 首次公开募股(IPO)是企业将股票在资本市场发售的基 信息不完全者进行补偿。 本方法之一,中国股票市场自从199o年启动,至今运行24 5.国内学者也开始探索中国IPO抑价现象,研究已经取 年。IPO抑价在全球的证券市场都存在。可是,中国的IPO 得较为丰厚的成果。陈工孟、高宁(2000)深入讨论了中国A、 抑价率过高,近十年普遍达到100%l;t_k,超过了15191,成熟 B股一级市场IPO抑价现象的影响因素,计算并得出A股市 市场和很多新兴市场。IPO抑价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场平均抑价率高达335%。韩德宗、陈静(2001)的研究发现 低的表现,同时也产生众多金融风险。IPO抑价不利于股票 IPO抑价与公司内在价值和股票发行规模成正相关的关系。 市场的良性发展,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让中国IPO市场正 IPO抑价越来越得到学界和投资者的关注,这促使更多的学者 常运作。 对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和后果进行不断的研究。 IPO抑价反应的是新股定价是被显著低估的程度,所以 综上所述,通过验证国外IPO抑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 可以用新股上市当日收益率来衡量: 表1 各年度A股上市企业IPO当日收益率 年份 数量 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2o06 65 84.81% 345.70% O.o0% 2o07 126 193.06% 538.12% 32-24% 2oo8 78 114.87% 403.54% 7.66% 2009 99 74.15% 2o9.73% 2.34% 201O 349 41.42% 275-33% 一9.9l% 2011 282 21.61% 198.89% -23.16% 20l2 l55 13-4% NA NA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表中显示,20l1年前,随着A股市场的发展,新股上市 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对发行人的询价、路演过程进 数量呈总体上升态势,2010年更是从前一年度的99家直接 行抽查。IPO开闸后,其抑价现象依旧存在,2月19日,首轮 飙升至349家。虽然2011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和A股 IPO收官,众信旅游抑价率最高,达到242.51%,IPO抑价率 市场IPO审核严格,导致数量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全球 高的现象依旧存在。 前列。IPO当日收益率均值可以反映出IPO抑价基本状况。 三、中国股票市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 2007年A股市场上市的新股,IPO抑价现象较为严重,产生 研究 了近年来的收益率最大值,就连最小值也比2011年和2012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国内外IPO抑价理论 年的收益率均值水平高,可见当年的IPO抑价现象是较为 的检验来验证实际影响中国IPO抑价现象的因素,所以把 严重的。 研究原因假设为承销商因素、信息不对称、发行公司信息质 2013年12月,发布《新股发行改革意见》并 量三种。 过会5家企业率先获得了IPO的发行批文,封冻一年之久的 (一)假设的提出 新股发行正式开闸。2014年1月12 13,连夜发布《关 1.承销商对IPO抑价的影响假设。在中国,大型企业尤 一1 17— 其是国有企业拥有大量融资金额,发行人与承销商之间的 力等。股票抑价发售是为了给投资者传递内在价值的信 号;发行人寻找声誉好的承销商,给投资人发送股票风险 低的信号。 假设6:发行公司股票发行当年的资本利润率与IPO抑 价现象正相关 假设7: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增发股票行为与IPO抑价 信息不对称,承销商拥有更多有关资本市场和发行定价信息。 为了补偿投资人,承销商倾向于把价位定得较低,以确保所 承销股票发行成功,并建立良好的声誉。一般来说抑价率与 信息不对称程度正相关。声誉较好的承销商倾向安全的IPO 项目,风险较大的IPO留给了信誉较差的承销商。但经过 Carter(2002)实证分析之后认为20世纪9O年代后,声誉不 同的承销商所销售的公司股票之间的差异并非明显。 综上所述,列入两个假设: 现象正相关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的选择 由于2013年中国A股市场IPO处于停滞状态,且2014 年数据的滞后性,因此本文只选择了2006--2012年上市公 司的数据,数据主要来源包括万得咨询、大智慧软件、中国金 融统计年鉴等。 (三)模型的建立 1.变量的选择 假设1:融资金额与IPO抑价现象负相关 假设2:声誉较好的主流承销商的承销行为与IPO抑价 现象正相关 2.信息不对称对IPO抑价的影响假设。根据“赢家诅咒” 理论,一般来说,掌握较多信息的投资者会寻找到更好的股 票,而缺乏信息的投资者不太容易获得“价廉优质”的股票。 因此,为了保证首次发行的成功,承销商会采取抑价发行的 (1)被解释变量:IPO抑价。一般使用IPO抑价率来衡量 IPO抑价的程度,IPO抑价率需要公式来表达,一级市场有 效,股票发行价格即为内在价值的,同时考虑到了整个二级 市场对股票抑价现象的影响,其公式如下: AR= 一 方式对信息不完全者进行补偿。信息在投资者之间并不是静 态配置的。众多的信息匮乏者会在新股申购之前就掌握了其 他买家的意向,从而避免了“赢家诅咒”。当乐观预期占主导 时,就产生了正的信息叠加效应。因此,发行人会有意使发行 价偏低,以吸引信息不完全者。 AR是IPO抑价率,P0是指该股票开盘价,P.是指该股票 收盘价; 是指该股票上市当日大盘的开盘价,M。是指该股 票上市当日大盘的收盘价。这个公式的优点就在于同时关注 了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而且明显的侧重认为是二级市场的 不理性投资者导致IPO抑价。 假设3:新股发行的市盈率与IPO抑价现象正相关 假设4:新股中签率与IPO抑价现象负相关 假设5:首Et换手率与IPO抑价现象正相关 发行人掌握着比投资者更多的内部信息,比如公司发 展前景、内部管理机制、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规划和盈利能 表2 Tumover A0F (2)解释变量。根据假设,列出如下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 上市首日换手率 融资金额 UW PE 信誉较一般的承销商 新股市盈率 Rate 中签率 IP0size ROE A0P 实际筹集资金量 发行当年资产利润率 溢价金额 Future 未来融资活动 2.模型的建立 ARI= ̄O+131Tum0ver+I ̄2AOF+B3UW+B4Rate+B5IPOsize+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中国IPO抑价现象的因素, p6ROE+I37AOP+13sFuture+ui (2) 模型如下: (四)模型的分析 表3 IPO抑价总体回归分析结果 Adjusted R-squared 0.6999556 F-statistic 0.70234 Variable Coe£ficient t-statistic Constant 0.657954*** (0.094511) Turnover 0.012388*** (0.000874) A0F 一0.350742*** (0.012288) UW 一0.006541 (一0,015481) PE 0.0421 l2 0.018945 Rate -0.034784** (0.017854) R0E 0.009546 (0.018010) AOP 0.330633*** (0.007641) Future 0.045 125 0.421684 注:表中,第二列为参数估计,第三列为t统计量, 表示5%显著水平,十 表示1%显著水平。 从上表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6)上市公司的股本收益率与IPO抑价不相关,假设6 (1)首日换手率与IPO抑价正相关,假设5成立,说明承 不成立。说明公司利润率对投资者没有影响。 销商对股票的宣传、路演推高了IPO的价格,使得IPO抑价 (7)上市后增发股票行为通过了10%检验,假设成立,但 率偏高。同时,换手率越高,这支股票更加活跃,投资者有更 是说明这一影响因素IPO抑价的形象力有限。 大的意愿交易,IPO抑价率就高。 (五)IPO抑价的影响因素 (2)融资金额与IPO抑价存在负相关。假设1成立,这表 综上所述,承销商、信息不对称和公司信息对IPO抑价 明公司融资规模越大,IPO抑价程度就越小。 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具体来说:(1)IPO过程中承销商在 (3)信誉较一般的承销商与IPO抑价之间不存在相关陛, IPO中存在获利;(2)发行公司确实通过IPO抑价来吸引投 假设2不成立。这也侧面肯定了Carter(2002)的研究——20 资;(3)赢家诅咒在中国是成立的;(4)中国投资者存在羊群 世纪9O年代后声誉不同的承销商所销售的公司股票之间的 效应;(5)承销商的声誉对于IPO抑价有一定的影响。 差异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4)发行市盈率统计结果具有显著型。假设3成立,也就 四、结论与建议 是说,市盈率越高,该股成长性更好,投资风险大,IPO抑价 (一)主要研究结论 率越高。同时,也表明发行公司再通过市盈率向股东发出公 通过对中国A股市场2006--2012年新股IPO数据的整 司信息的信号。 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自从2000年以来IPO抑价 (5)IPO中签率统计结果显著。假设4成立,这表明新股 率平均水平为163%,较欧美发达市场甚至一些新兴市场严 申购过程中,存在羊群效应。投资者对于投资较热的IPO项 重,这是一级市场定价效率低,二级市场发展不完善的表 目有着更高的意愿,这对IPO抑价产生了影响。 现;(2)虽然IPO抑价率的平均水平较高,但从年度数据可以 一1l9一 看出中国IPO抑价率呈总体下降趋势。这一数据说明中国 投资方向,更有利于发行人自身的信誉和认知度。 IPO抑价现象在近几年已经有所好转,这得益于市场的不断 ,交易者逐渐理性,IPO审核更加严格,监管机制不断改 善,定价效率不断提升等因素;(3)信息不对称是导致IPO抑 价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信息的不对称存在于投资者与发行 公司、发行人与承销商、甚至不同投资者之间。为了弥补发行 然而,尽管双方有意愿,但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或者因 为不知道对方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而无法有效传递。因 此,或民间机构应当建立的信息中介机构,这种 机构不能与股票市场交易中任意一方关联,在信息集散过程 中时刻保持中立。针对这类机构的行为需要制定较为严格的 条例或法规,提高设立类似机构的市场准入。 商与承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承销商倾向于把价位定的较 低以确保承销的股票发行成功,并建立良好的声誉。“赢家诅 咒”理论在中国基本成立,不同的投资者拥有不同程度的信 2.加强对上市公司和承销商的监管力度 加强信息披露机制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交易双方的监管, 谨防发行人或承销商为了一己私利刻意美化自身或诋毁竞 争对手。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严防此类事件发生,而对 于触犯相关规定的个人或企业,应当增加处罚力度,从而提 息,这导致缺乏优质信息的投资者无法选择出“优质价廉”的 投资项目,对此,承销商依然采取IPO抑价的手段年来补偿 信息不充分投资者的损失。 (二)建议 高违规成本,降低违规意愿。因为中国股市的行政制度原因, 在承销行为中承销商只重视股票的发行额度以及制作相关 的上市资料,却忽视了本应十分重要的定价过程。这些券商 在利益的驱使下,进行不规范的交易,妨害中国股市发展。因 此,规范承销商行为可以有效降低IPO抑价水平,促进中国 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1.建立的信息中介机构 市场发育不成熟的国家则市场透明度低,投资者间、投资 者和承销商、承销商和发行人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导致 了IPO抑价率高。从发行人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有必要加 强与投资者的信息沟通,这不仅有利于投资者更理性地选择 参考文献: 【1]A.LjungqvisLPricing initial public oferings:further evidence from Germany.Europe Economics Reveiw.1997,41,pages 1309-1320. 【2】A.Ljungqvist.IPO underpricing.B.EpsenEckbo(Ed.),Handbook of Corporate Finance:Empiircal Corporate Finance,Noah Holland, Amsterdam(2005). 【3]F.Allen,G.R.Faulhaber.Signalling by underpricing in the IPO marke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9,23,Pages 303-323. [4】Judith S Ruud.Underwriter price suppoa and the IPO underpricing puzzleJournal of Financila Economics,1993,34,Pages 135-151. 【5】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J].金融研究,2000,(8):23—27. 【6】韩杨.新规则下的新股发行抑价:券商决策模型[J].南开经济研究,2001,(4):56—58. 【7]刘彤,吴世农.中国股市新股发行(IP0)的初始收益率研究[J].管理世界,2006,(7):31—36. [8】刘志远,郑凯,何亚楠.询价制度第一阶段改革有效吗[J】.金融研究,2011,(4):158—173. 【9】王栋,王新宇.投资者情绪对IPO一家影响研究——来自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J】.金融与经济,2011,0):48—51. 【10】Stoll,Hans R.and Anthony J.Curley Small business and the new issues market for equities[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70,5,309-322. 【11】Ibbotson R.Price Performance of Common Stock New Issu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5,2(3):235-272. [12】Ritter,J.R,The long-run pefr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Journal of Finance,1991,46,3-27. 【13】LjungqvistAJPOUnderprieing:ASurvey[M]inHandbookofCorporateFinance,Volume 1:EmpiircalCorporateFinance,BEspenEekbo, (editor),New York:Elsevier/No ̄h-HoHand,2008. 【14】Loughran,Tim,Jay tLRitter.And Kristian Rydqvist,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nternational insights[J].Paciifc-Basin Financial Journal, 1994,2:165—199. 【15】Baron,DavidP.Amodel ofthe demandforinvestmentbanking advisinganddistirbution servicesfornewissues[J]Journal ofFinance, 1982,37:955—976. 【16】Beatty ILP.,Ritter,Investment Banking,Reputation,and the Underpricing ofInitila Public Offerings ournal ofFinanicialEconomics, 1986,15(1):213-232. 【17】Rock K.Why New Issues Are Underpriced[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6,15(1):187-212. 【1 8】Allen F,Faulhaber G R.Signaling by Underpricing in he tIPO market[J】.Journal of Financila Economics,1989,(23). 【19】Chi J,Padgett C.The Performance and Long-run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IPO Market[C].ISMA Discussion Papers in Finance 2002一O9,ISMA Center,University of Reading,UK,20o2. I 120—-—— [2o]韩德宗,陈静.中国IPO定价偏低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1,(4):29-35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Impact on IPO Underpricing in China’S A--share Market LI Tong (Business School,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IPO underpricing is the speciifc performance of the inefficient market pricing and non—standard trade,its a common phenomenon around the global capital markets.IPO underpricing troubles a lot。not only causes inefficiency of resource lalocation,but also dues to lots of ifnancial risks.In China,the IPO underpricing rate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developed markets and some emerging markets,reaching 100%.Based on China’S A—share market,combined theoreticla analysis and empiircal naalysis to solve this project.The results show that some factors have signiifcant impact on IPO underpricing,such as information asymmetry,underwriter reputation. Key words:IPO underpricing;information saymmetyr;winner’s curse 【责任编辑陈凤雪】 (上接76页)得高质量、高稳定性、高度企业文化的人才和人 才培养的问题,因此需要考虑这种模式与整体人才培养方案 才储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获得三方面的好处:第一,足 的期和问题。 不出户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提升营销技能和综合素 营销服务公司其本质是学校的“教学工厂”。通过它将理 质;第二,可以获得经济方面的实在回报;第三,就业能力和 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 创业能力提升,部分学生可能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就业。 下实践联系起来。在实际运作中主要采用“企业型”课堂+ 学校方面也可以获得三方面的好处:第一,学生更加顺 “岗位型”实践充分发挥这种合作的优势。所谓的企业型课堂 利地进入职场获得社会的认可;第二,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 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运作的商业项目,使课堂“实 养提供教学条件,解决人才培养瓶颈问题;第三,提升整体办 对实”避免“空对空”学生学习针对性强,学习动力足;“岗位 学效益。 型”实践是指学生可以在营销服务公司中进行真正的轮岗习, 学校 体验公司的整体运作,明白各个岗位对能力素质的要求,从 而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提高。 三、营销外包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营销外包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有高度的可行性,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还存在一 学生 些问题需要解决。 (三)“营销外包校企合作”管理创新 (一)校企合作项目的获取问题 学校成立的营销服务公司作为外包承接单位,营销服务 构建该种模式,获得企业信任和项目对接是关键。很多 公司采用阿米巴经营模式,即公司将学生分成若干阿米巴小 企业害怕扰乱其市场、毁坏产品形象等原因不愿与学校合作。 组,每个阿米巴小组都是小企业体,有自己的领导者和核心, 所有学校需要慎重筛选合作项目,所选择的外包流程、环节、 每个阿米巴自己运营,通过合作项目赚取利润。营销服务公司 项目等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同时要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协商, 作为企业的一个小的阿米巴,既是的,又受到学校和企业 周密的部署,解除企业的担忧。 的管理控制。承接企业项目的阿米巴小组就如同企业的一个 (二)从动力机制方面需要解决教师、和企业有关人员参 样板间,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提供双重指导,更加有利于学生 与积极性问题 的成长。 校企合作项目的落地,需要校方教师的参与和企业有关 企业外包项目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外包、业务流程外包、 人员的参与。这些利益攸关人员的能力和配合直接决定合作 项目整体外包等。例如我院已与东农科技、劝业科技公司共 项目的成功。因此需要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从分考虑指导教师 同合作开展了农药销售推广进乡镇项目属于销售项目外包; 的能力培养和利益实现途径,比如对指导教师要选拔、并给 天天315(黑农工)网络平台等业务属于市场开发外包;“农工 予一定的课时补助,使教师能够积极地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对 速递”属于流程外包;平安保险校园服务站属于任务外包。 于企业的人员主要参与的员工包括人力资源专员、员工培训 (四)“营销外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创新 专员、营销部门的有关人员,对于他们的付出企业也要在业 对于学校而言“营销外包校企合作”模式最终目的是人 绩考核时给予考虑,调动其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董媛.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构建[J].西安航空技术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2】李村,葛超.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J].职教论坛,2010,(2). 【责任编辑陈丹丹】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