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发生了系列变化,相应地心理方面的个体差异越发明显。随着兴趣点的不同,大多数学生都有了”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差异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分层次教学法开始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
【关键词】同班分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有效提升 一般来说,分层次教学分为两种形式:分班分层次教学,同班分层次教学。分班分层次教学就是将所有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为甲乙丙丁不同等级,同一等级在一个班。这种分层次法在很多规模比较大的学校较为盛行,好处是集中一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极大化地突出优等生、尖子生,但其弊端却是很明显的:首先有悖于教育教学的公平性原则,其次是对初中年龄段的学生造成终生难以复合的心理阴影,最后在教学效果上”贫富分化”严重。鉴于其诸多弊端,国家早就明令禁止这种分层次教学,大多数教师也反对这种不合理的功利性教学方式。同班分层次教学是大多数有经验的教师都正在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根据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主动性等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就初中进行同班分层次教学谈一些我的体会。 首先,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同班实行分层次教学的优点是:能有
效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分层教学法,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适用的教学目标却不尽相同,这对初中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在该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只有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着力研发新的教学方式,充分掌握教材中相关知识的分布,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使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只能照顾到大部分学生,而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很容易出现掉队的现象,导致其学习兴趣日益下降。而分层教学法则是对学生整体适用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接收能力较好的学生、一般的学生以及相对较差的学生三类,根据每类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而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能够充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将会出现大幅提升。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分层教学法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难度不同的题目,学生通过对题目的解答而学到相应的知识,这就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 其次,在采用分层教学法时,应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两个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初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应用》这节课时,可以对层次较差的学生主抓基本应用练习,而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提高题型的解答,课下也可以安排层次较好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安排问题,难度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将学生的基本功打牢之后再进行拔高,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培养其对学习的信心,最终实现提升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在同班级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时,应从学生实际、学习目标、课后练习及评价要求几个方面进行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说明进行分层教学的优点以及必要性,使学生不会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
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间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目标。例如,对于理科接收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而言,对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并努力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实现其学科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于理科接收能力一般的学生而言,在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对其基础知识进行夯实,在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进行一定程度的拔高训练,使其活学活用的能力得到提升;而对于接收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着力帮助其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难度合理的课后练习,使其能够独立地完成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对较好
的学生布置发散性的题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创新能力,对其潜力进行充分的发掘;对于一般的学生,对其布置较为新颖的题目,使其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培养活学活用的能力;而对较差的学生,布置基础性较强的作业,使其对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 在进行平时学习及测试要求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评优的机会,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要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态度,特别是对学习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教无定法,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和敬业态度的差异决定了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总的来说,在初中阶段运用同班分层次教学法,对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综合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该教学法切实可行而且操作性强,作为初中教学工作者,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对以往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形成行之有效的、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习,形成可持续的学习能力,为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