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是一 -种井下小型便携式的(B)设备。 A. 护耳器B.防毒呼吸C.瓦斯检测 4. 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B)是错误的。 A.护发帽B.手套C.防异物伤害护目镜 5. 电焊工使用的防护面罩,应( B)。 A.耐燃、导电B.耐燃、不导电、不导热 C.耐燃、不导电但导热
6.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不包括 (C)。 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系统 A.煤尘B.放射性粉尘C.游离二氧化硅 7. 工伤保险费应当由 (A. )缴纳。 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
C. 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纳,一部分由单位 8. 吸入过量的(A)可引起呼吸系统肿瘤。 A.石棉尘B.灰尘C.铁粉
9•静电电压最高可达(B),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A. 50伏B.数万伏C.220伏
10. 毒物在人体内不断蓄积,可能导致 (A)。 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突然昏迷
11. 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 (B),尚有获得赔偿 的权利的,有权向 ()提出赔偿要求。 A. 职业病防治法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 有关民事法律用人单位 C. 刑法行业主管部门
12. 《工会法》规定: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B)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A.劳动权益B.合法权益C.人身安全
13. 童工是指与单位或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 从事个体劳动的未满(B)周岁的少年儿童。 A. 14B. 16C. 18
14. 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在解冻时,应该用 (B)。 A.火烤B.不超过40C的温水浸泡C.不低于50C的热水浸泡
15. 发生头部创伤的人员,在接受医生检查前,以下哪项急救措施不 正确?( B)
A.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B.给伤者服止痛片止痛 C.运送途中应把伤者的头转向一侧,便于清除呕吐物
16. 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C)各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A.电流B.电压C.电磁波辐射
17. 电瓶车在厂区的行驶时速,不得超过( B) km。 A. 10B. 15C. 20
18.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取得《特种作业人 员操作证》者每(B)年进行一次复审
A.1B.2C.3 19.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B)。 A.零线B.火线C地线
20. 发现人员触电时,应(B),使之脱离电源。
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
21. 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 B) m 内,禁止人员进 入。 A. 10B. 20C. 30
22. 2007年 4月 18日,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 体脱落事故,共造成 32 人死亡, 6 人轻伤。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这起 事故属于( A.)。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 一般事故 23. 家用电器的保险丝只能装在(B)上。 A.零线B.火线C地线
24. 机器停用时要关上电源,是为了( B)。 A.节省能源B.预防事故C.保养机器 25. 在起重作业中,地面人员禁止( B)。
A.向上张望B.站立在悬吊中的重物下面 C.讲话 26.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指什么 ?(B)
A.进水口、压力表和安全阀 B.压力表、安全阀和水位表 C.排污阀、安全阀和水位表
27. 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C)进行喷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
28. 在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容易造成(B)事故。 A.中毒B.缺氧C.爆炸
29. 某化肥厂 2006 年全年销售收入为 50000 万元,《高危行业企业安 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该企业本年度应提安全生产费 用为( C.) A. 100 万元 B. 200万元 C. 250 万元
30. 2007年6月8日,某企业员工李某在朋友家酗酒后, 在上班途中, 骑摩托车摔成重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李某(A.)认定为工 伤。 A.不能B.能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
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 动中,因接触粉尘、噪声振动、放射性物质、等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因 素引起的疾病。
2、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和管理上的缺陷。
四、简答题( 1、2题5分, 3题10分,共 20分)
1、车间隐患整改制度中的 “四不交 ”是指什么? 答:个人能解决的不交班组;班组能解决的不交工段;工段能解决的 不交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交厂部。
2、事故处理 “四不放过 ”原则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 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3、《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工伤认定有哪些规定? 答《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 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前后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 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 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规定,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 小时之内经抢 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活动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 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