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有效的阅读教学
在新课标理念下,要达到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就必须改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采用有效的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我把英语阅读课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
Pre-reading的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这一部分其实就是新课的“导入”(introduction)。教师可运用问答、讨论、预测等启发手段引入话题。其目的是给学生的首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明确读前活动的设计目的,围绕主题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和有效信息从而为下一步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指导性问题要涉及课文的主题,回答要简洁,生词的处理可在导入新课之前,也可在导入过程中带出生词,一般没必要全部呈现,只需对那些理解形成障碍的生词进行呈现。
预测设计须恰当。在细读文章之前,学生很可能预测到文章里的部分信息,再通过查看标题问题,学生便能知道自己对此话题了解的程度。教师可以适时地列出并设计些关键词及问题等,以此来帮助学生去预测,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开始阅读。
While-reading是理解、提取和加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然后参与过程引导,指导学生思维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带问题去搜索式和跳跃式阅读,以获得相关的信息。然后回答有关问题和判断正误,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然后再引导学生逐步仔细阅读,了解细节,让学生分析段落大意、段间之联系及中心
思想。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其英语思维习惯。这一阅读过程通常包括三个层面:读懂、读细、深读。While-reading可分三层次来进行:即skimming,scanning,careful reading。
Skimming就是快速阅读抓住文章的主要要点、找文章的主论点或文章的高潮。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通过抓住每一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或中心句来判断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对于记叙文来说,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要抓住故事发展的线索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常,我们要特别注意段落的首尾句。
Scanning是指为了找出某些特定信息而大致快速地浏览。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做准备。此环节寻找所需特定的信息包括:年代、人名、地名、数据、计算等。学生要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的脉络。
这种阅读方法最适合于广告类题目。其他考查细节的文体,很多理解类的题目也大多可以使用这种方法。需特别注意:勿忘联系文章的主旨大意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Careful reading又叫Detailed reading。它指的是通过上述分段细读,注意细节、语言结构,抓住主要事实及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的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分析文章结构,辨清上下文逻辑关系,把握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理解语句深层含义。归纳出要点,这样就能了解全文概貌。它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同时通过阅读学习及时处理语言点。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整体,段与段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
题有着很重要的关联,因此弄清文章结构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在阅读中的遇到的生词,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但是涉及关键的生词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自行解决遇到的困难。
Post-reading是在阅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将阅读中学到的新的理论思想和技能、作者语言组织方法、作者的语言风格及文章中好的语句罗列出来,同时征询是否赞成作者的观点。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文章话题展开讨论,或布置类似作文。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要让学生“学会”,更要教他们“会学”。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采取恰到好处的阅读教学策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体结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