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让传统文化在识字写字中传承——于永正《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段赏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舞 旒 鼎I 37 让传统文化在识字写字中传承 ——于永正《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段赏析 ■陈珊 汉字作为世界上现今依旧沿用 熠熠生辉”。那么,究竟怎样的识字与 生:倭瓜。 的最古老文字,因承载着中国五千年 写字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传承这一 师:告诉我,什么叫倭瓜? 灿烂文化而备受世人瞩目,更成为中 目标,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我和祖父的 生:倭瓜就是南瓜的意思。 国人的骄傲。在越来越重视继承传统 园子》一课教学中为我们作出了最好 师:怎么知道倭瓜就是南瓜的意 文化的今天,加强识字与写字教学的 的示范。 思? 呼声也越来越高。《语文课程标准》 生:因为日本都叫倭寇,南瓜是 (2011年版)就着重强调了识字与写 从日本来的所以叫倭瓜。 字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 师:谁来读?(投影出示新词:倭 (听课教师一片掌声) 文字运用能力,更是为了传承祖国五 瓜) 师:你说日本叫倭寇,有点委屈 千年灿烂文化,让汉字在传承中更加 日本人了。 把它改成了叹号。不要问,报答不了, 能承受那么重的重担。 的心灵深处,触摸到灵魂的琴弦,让他 我们做儿女的对父母再好,也难以报 师:嗯。对母亲这么不了解,更深 们进发出情感的潮水,将自己对母爱 答母亲的恩泽于万一!同学们,我们不 层的原因是什么? 的理解深深融入到对诗句的诵读中。 光要把这句诗写在书上,更要写在心 生:母亲不愿表现自己。 于老师一句“我们不光要把这句诗写 上。来,读—— 师:所以儿子不了解母亲。 在书上,更要写在心上”,普通的话语, 生(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生:母亲给了我们多少爱,而我 真挚的感情,对母爱的感悟,对母亲的 晖。 们又给了母亲多少爱呢? 感激,不用豪言壮语,只需深深地埋在 师:此时此刻于老师想说的第二 师:他说的意思就是这句话。(指 心底,一切尽在不言中。不仅让学生明 句话是什么呢? 黑板)来,读。 白了生命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提升了 (生摇头)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命的价值。在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 师:我读了这篇课文,最想说的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对这句诗的 上,于老师合理延伸拓展,一句《游子 第二句话就是,《第一次抱母亲》深深 理解来读读最后一段。(生读) 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感动了我,我想能不能感动别人呢?孟 生:我想说,母爱伟大,能读懂母 晖”,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爱的人更伟大!(掌声) 以及人之幼”,让亲情化于诗句和格言 及人之幼。”我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我 师:掌声应该献给进步者、成功 中,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 周围还有别人的父母健在,我要像关 者,献给自己,因为我们都在进步。 生命课堂是师生生命诗意的栖 爱我的父母一样关心周围的老人,我 目口薛法根老师说:“生命的意 居地,是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 要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我的每 义在于精神的发育,在于心灵的成长。 为目的的活动场所。在这样关注生命 一位学生。 儿童的生命不是静态的空间,而是动 成长,洋溢生命激情,沐浴人性光辉的 (全场长时间的掌声)r 态的时间流,课堂演绎的是学生成长 课堂中,学生能悦纳自己,善待自己, 师:同学们,当我们把课文读完 的故事。”在生命课堂中,我们需要走 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尊重生命,激 了,对课文又有了一些理解,再来看这 进学生的心灵,打动学生的心灵,激起 扬生命,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 个词,“愧疚”,作者没想到母亲竟然那 师生情感的共鸣,才能提升师生生命 流与情感交融的精神家园,永远流淌 么轻,心里感到非常非常的难过、愧 的意义。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于老师一 着生命的活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宝 疚。现在你对“愧疚”怎么理解?他究竟 句“此时此刻,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发 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愧疚在哪JL7原因到底是什么? 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话语,不仅诱 生:他跟母亲生活了那么多年, 发了学生对亲情的思考,还直达他们 口责任编辑徐纯军 却不知道母亲究竟有多重,究竟能不 E—mail:jxjyjxsxw@126.com 38 l 。 。。蕊貔。墩研 生:日本人叫倭寇。 也不靠。(师演示,指着“同”)同学们知 道这个字念什么吗? 生(齐):日。 师:“日”是这样写的。(演示写出 “日”字)不是“日”。 生:日。 法近年来虽方兴未艾,但多数教师是 把它当作一种提高学生识记生字能力 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于 永正老师却告诉学生:每一个汉字都 师:全体日本人都叫倭寇吗?(部 分学生摇头)那什么叫倭寇呢? 生:日本的坏人就叫倭寇。 师:讲得不对。谁知道确切的答 案? 是一个故事。他引领学生由生字“帽” 的字形入手,依次领略了象形的“同”、 会意的“冒”以及最终的“帽”,让学生 生:日本的土匪等。 师:“日”就更不是,“日”是这样 师:有道理。但不是土匪,是海 写的。(演示写“日”字。指着“同”)这两 在了解“帽”字演变过程中增加对祖国 盗。过去日本人有很多当海盗的坏蛋, 在海上千坏事,劫持人家船只,抢人家 的东西,叫倭寇。当然还有日本侵略 者,侵占了我们的台湾、澎湖列岛等。 所以,我们要记住,不是所有的日本人 都是倭寇,是日本侵略者叫倭寇。为什 么东北人把南瓜叫倭瓜呢?他们说南 瓜最早是从日本传过来的,所以叫倭 瓜。这只是一个民间说法,并没有科学 道理。 师:再检查一个字。(投影出示新 词:谎花)你来读。 生:谎花。 师:什么叫谎花?撒谎吗? 生(齐):不是。 生:是植株的雄性花,不结果的 花。 师:是的,有的花光开花不结瓜 叫谎花。预习得果然不错。我听说你们 已把字练了一下,我们先默一下。我还 听说你们好多同学字写得很好,我想 请四个同学到黑板上来默。谁愿意上 黑板上来?(先后叫了四个同学上黑 板,生默写完后检查) 师:我很欣赏这个字。(拿笔把 “瞎”圈出来)这两也很不错。(又圈出 “抛”和“韭”。指着生把“同”部默写成 “日”部的“帽”)这个字,错了吗?(生有 的认为没错,有的认为错了)谁认为错 了的举手。(点一个举手的同学)请你 来改一下,重写一个“帽”。(生写) 师:这个字写对了吧? 生(齐):写对了。 师:嗯,写得不错。两个圈。(拿笔 圈上圈,以示表扬)很佩服五(5)班的同 学,字写得不错。全班同学注意,“帽” 上面这部分写宽一点,这里面两横谁 横是不靠的,不知道念什么了吧?这个 字单念,念“ma o”,就是戴着帽子的 帽。最早这个“同”是这样写的,是个象 形字,看——(从象形的角度在黑板上 画出象形文字“同”,指着“n”)高帽子 啊。(指着“=”)这个表示什么?表示帽 檐,或者是帽子上的装饰品。最早“帽” 字是这样“同”写的。后来加个“目”, (在刚才的象形字下再加上“目”)什么 意思呢?帽子戴在眼睛上面,会意字。 后来为什么加“巾字旁”呢?古人好扎 头巾,男女老少都扎头巾,这个带“巾 字旁”的“帽”就是指这种头巾。后来再 演变,什么帽都是它了,不管是草帽、 军帽……都是这个字。这个字有意思 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我们全 班同学要牢记,不仅“帽”要这样写,还 有“少年王冕”的“冕”也是这样写。(演 示写“冕”)记住,这个“冕”就是个帽 子。“卫冕冠军”,还有“加冕”,这“冕” 都是帽子。 师:下面的同学,有谁愿意把刚 才默写的字展示给大家看看? (一生把自己写的“帽、瞎、抛、 韭”通过投影展示给大家看) 师:这个“帽”非常好!(指着 “韭”)这个太夸张了。(一边在黑板上 示范,一边讲解如何写好“韭”字)这个 “韭”不要太夸张。全班同学注意 看——(指着第二竖)这一竖要高一 点,中间这横不要使那么大劲,(指着 最下长横)这个横中间要虚一点,不要 那么夸张…… 目囫细细品味于永正老师的这 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给了我们深刻的 启示:一是依字理,在识字教学中发掘 生字的传统文化内涵。字理识字教学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认识。这样一 来,依字理识字教学不仅是于老师所 说的“有意思”,更是有着传承传统文 化的重大意义。二是寻来源,在新词教 学中把握词语的历史文化积淀。对新 词的理解,很多教师仅仅满足于让学 生知道正确的意思就行。于永正老师 却对理解新词的教学作出了不一样的 诠释。在理解新词“倭瓜”时,虽然学生 已经知道了“倭瓜”就是“南瓜”,但他 还是敏锐而及时地抓住教学中出现的 生成性资源“倭寇”,进而追根溯源,不 仅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倭瓜”,以及 为什么叫“倭瓜”,更掌握了积淀在“倭 瓜”和“倭寇”这两个词中的中国历史 文化。这就把理解新词上升到了一种 历史文化传承的高度。三是评字形,在 写字教学中突显汉字的书法文化之 美。在整个教学中,于永正老师时刻不 忘指导学生写好字。其中最突出的是 他点评并指导学生写好“韭”字。作为 个年纪那么大享有盛誉的特级教 师,他能细致点评学生的字已属不易, 更何况亲自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 画示范给学生看,这种专业而细致的 写字指导其实已上升到一种追求,不 仅仅是“写好汉字”的追求,更是一种 对传承汉字书法文化之美的追求。 总之,好课如香茗,需静心细品。 只要我们潜心揣摩,用心品味,就一定 能体悟到特级教师于永正独具匠心之 处——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传承祖国 灿烂传统文化。(作者单位:江苏省溧 阳市埭头中心小学) 口责任编辑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r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