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机械工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开口支座 设计单位 :机械071 设计者 :李昂 - 40740009 设计指导教师 :张锁梅 贾志新
二OO九年 九月
目 录
前言
一、工艺审核
二、成形工艺设计
三、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四、经济核算与设计综述
参考文献
2
前言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目的
《机械工艺课程设计》这门课的意义在于,能让学生依据教材内容和相应国家标准,根据图纸三维建模,拟定加工过程和步骤;通过自主学习积累机械设计和制图的经验;通过遇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任务、个人安排、所用时间
此次设计任务繁重,时间紧促,4天时间需要完成零件从原料到浇包到毛坯再到零件的全过程。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三维建模,绘制零件图,铸造工艺图。
第二天:拟定铸造加工步骤,确定加工余量、拔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等细节问题。
第三天:确定机加工步骤,确定机床型号,刀具夹具,加工精度等细节问题。
第四天:汇总,查漏补缺,打印上交。
3
一、工艺设计步骤
(1)产品数量
产品数量10件,属于单件生产
(2)工艺审核 1) 开口支座生产数量10件,属于单件生产。2) 使用材料QT450号球墨铸铁。 3) Φ30孔与侧边面垂直度允差0.05mm 4) Φ30孔与底面平行度允差0.05mm
(3)成形工艺设计
1)毛坯类型
材料:QT450 形状:见零件图 尺寸:见零件图 生产类型:单件生产
技术要求:无砂眼、縮孔等制造缺陷
4
2)毛坯制造工艺
零件形状较复杂,故采用铸造方式生产毛坯。数量为单件生产,故采用手工砂型铸造。
(4)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1)
该零件加工面以平面居多,故机加工以铣削为主,Ra=3.2的表面均需要精铣加工。 2)
零件上共有7个孔需要钻出,钻孔后扩孔可达到Ra=12.5的要求。
孔加工 表面加工
5
3)
铣削加工侧面时,选择底面为粗基准;侧面加工完成后以平口钳装夹侧面,并以其作为精基准加工底面和加工孔;最后再以地面为精基准对Φ30孔进行精加工。 4)
根据三先三后的工艺顺序,指定加工工艺流程图。
6
定位基准
工艺路线
选择机床: 车床:C6132 刨床:B6065 铣床:X5030 台钻:Z4116 5)
根据JB2854—80机械工业标准,下表面加工余量取3.5,上表面加工余量取4.5。
机械加工余量
7
灰铸铁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值(摘自JB2854--80)
铸件最大尺寸 (mm) ≤120 >120-260 >260-500 >500-800 >800-1250 >1250-2000 加工面在型内的位置 公称尺寸(mm) ≤120 >120~260 5.5(5.0) 4.5(4.0) 7.0(6.0) 5.0(4.5) 7.0(6.5) 5.0(4.5) 8.0(7.0) 6.0(5.0) 8.0(8.0) 6.0(5.5) >260~500 7.0(6.5) 6.0(5.0) 8.0(7.0) 6.0(5.0) 8.0(7.5) 6.0(5.5) 9.0(8.0) 7.0(6.0) >500~800 9.0(7.5) 7.0(5.5) 9.0(8.0) 7.0(5.5) 9.0(9.0) 7.0(6.5) >800~1250 10.0(8.5) 7.5(6.5) 10.0(9.0) 8.0(6.5) >1250~2000 12.0(10.0) 9.0(7.5) 顶面 底面、侧面 顶面 底面、侧面 顶面 底面、侧面 顶面 底面、侧面 顶面 底面、侧面 顶面 底面、侧面 4.5(4.0) 3.5(3.0) 5.0(4.5) 4.0(3.0) 6.0(5.0) 4.5(4.0) 7.0(6.0) 5.0(4.5) 7.0(7.0) 5.5(5.0) 8.0(7.5) 6.0(5.0)
8
参考文献:
(1)JB2854—80 (2)GB/T 1348-1988
(3)金属热加工课程设计指导书
(4)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5)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6)金属工艺学
(7) 机械加工工艺学 (8)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