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鄹文摘 Z 是{ 提高质量,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职业教育对培养经济建设的实用人才,促进社会经 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应该以不 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和保证。要提高职业教 育的教学质量,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实现职业教育规 模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首先,强化质量意识,创新教学管理。(一)强化质量 意识,以制造“合格产品”的理念抓教学。(二)根据市场 需求,科学设置专业。(三)根据企业、市场对学生的要求 和就业实践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四)组 织开展“学一研一讲一评一改”系列活动.强化教师教学研 究 其次,强化实践教学,提高职业技能。加强实习教学 设施以及校外实训的管理.以保证实习教学的顺利进 行,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 再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加大培训力度,安排专业教师 到企业顶岗锻炼,并建立继续教育考评体系。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 激情。技工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就业 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除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 能外,更注重44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 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周晓飞 《网络财富》2009年第4期) 打造高职人才“品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应有 自己的“品牌”和“商标”。若想使“产品”畅销,必须对人 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打造品牌高职人才,实行全 方位“包装”。 如果打造高职人才“品牌”,用人单位就会像顾客购 买商品那样.优先挑选让人放心的“老字号”和贴有“名 牌”商标的商品。从而优先选购高职打造的“品牌”人才, 因为这样的“品牌”人才.让用人单位放心。 打造“品牌”人才.需要实施全方位的“包装”。所谓 全方位“包装”的概念.就是对人才各项指标的具体化和 实施保障。学院结合市场对专业需要及就业状况加以引 导和指导,使学生明确自己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深 度、广度和熟练程度,以及不同学习阶段应努力的方向 和实现的目标,使得打造出来的“品牌”人才符合市场的 需要 打造高职人才“品牌”,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 先,要让学生树立“我要成才,我是人才”的思想。其次, 学院应规定学*-7目标,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再次,学 院应提醒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形象的建设和塑造 最 后,注册高职人才“品牌”商标,如“沈高”、“农高”等.使 学院学生具有一定特色,也将有利于学院的进一步发 展。 (张亚文《辽宁高职学报))2005年第1期)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创新 高职学校规模扩张基本完成后转向了以内涵发展. 创特色、树品牌,着力打造学校的综合竞争力的发展道 路。高职特色、品牌的创建需要靠人才培养观念、体系的 发展和创新来实现。 首先,发展、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一)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观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坚 持立足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主动服务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二)以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为基础的观 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 学习的能力。(三)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观 念,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F得 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四)以产学研结合、 开放式办学为必由之路的观念,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开 放式办学,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办学.特别要注重充分利 用行业、企业资源发展高职教育。(五)以就业为导向的 观念,把学生就业既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又当作教学 活动的目标。 其次,发展、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一) 专业设置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及其所在行业的优势教育资源专 业。(二)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和“一专多能”工程,大力 造就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工巧匠型大学生和大学生水平 的能工巧匠。(三)整合、重组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具有高 职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实施模块化教学及时更新教学 内容。(四)建设“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综 合水平。(五)建立与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分流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 式。 (亓俊忠 常秋菊 牟平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6年第4期) 论高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竞争优势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职 业技能训练、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必须加 ( ){o一一-Z 8,江苏教 ̄/' ”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