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

摘要 主要阐述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为软基处理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工艺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在我国沿江、沿湖、沿海等处广泛分布着软土,而这些地区一般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公路交通需要迫切,尤其要发展高速公路。因而在高路堤、大型桥梁,大量的涵洞、通道处软土都给它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如路基的滑移,开裂,路面起伏不平,桥涵通道等人工构造物处的跳车颠簸……而使这些地区的公路建设者感到非常棘手,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进行勘察、测试、设计、科研和施工。若处理不好将会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本文就常见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做浅显介绍和分析。

1 置换法

1)换填法。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回填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如碎石土、砂石土质砾石等)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

适用范围:地表以下软基较浅(1—2m)的泥沼地,以及挡土墙、涵洞地基处理等。

2)抛石挤淤法。在路基底部抛投一定数量的片石,将淤泥挤出路基范围内,以提高基底的强度。

适用范围:适用于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片石能沉达到底部的泥沼或软土。

3)夯(挤)置换法。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入碎石或砂等填料。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由于挤、夯使土体侧向挤压,地面隆起,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当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强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2 预压法

1)砂井堆载预压法。在修筑路堤之前,在被加固的软基范围内打设砂井后,通过堆载土预压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土压密、沉降、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减少路基建成后的沉降。

适用范围:对各类软弱地基均有效,但堆载预压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合工期要求不紧的项目,对于深厚的饱和软土,排水固结所需的时间很长,同时需要大量的堆载材料,在使用上受限。

2)真空预压法。在软土地基中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形成排水通道,软基表面铺设砂垫层,形成地表平面排水通道,然后在砂垫层中埋设吸水管道并与真空泵连接,在砂垫层上铺设不透气密封土工薄膜,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使土颗粒间的自由水、空气沿纵向排水通道上升到软土上部的砂垫层内,由砂垫层内过滤,再排到软基密封薄膜以外,再加路堤荷载作用,使软土地基固结加速。

适用范围:适用高填方路段和桥头路段的软土地基。

3 压实与夯实法

1)表层压实法。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当表层土含水量较高时或填筑土层含水量较高时可分层铺垫石灰、水泥进行压实,使土体得到加固。

2)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施工要点: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基底标高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冬季施工时,对土已冻结时,应将冻土层挖去或通过烧热法将土层融解;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实至设计标高。

3)强夯。强夯是强力夯实的简称。将很重的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对地基施加很高的冲击能,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地基土中的颗粒结构发生调整,土体变为密实,从而能较大限度提高地基强度和降低压缩性。

一般在大型强夯施土前,都应选择面积不大于400m2的场地进行典型试验,以便取得数据,指导设计与施工。

4 粒料桩加固法

用振动打桩机、柴油打桩机,以及下端装有活瓣钢桩靴的桩管将砂(含泥量不大于3%)或砂和碎石混合料(含泥量不大于5%)形成大直径桩体,增加土

层竖向排水途径,缩短排水距离,加速地基排水固结。

适用范围:适用于土质较好且均匀的砂性土及不会出现缩颈、塌孔现象的软弱地基。

5 土工合成材料路堤加筋土法

加筋土法是通过在土体中埋置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土工格栅等),形成加筋土垫层,其中土工布铺设于路堤底部,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受拉产生抗滑力矩,提高路基稳定性,土工布在软基中起排水、隔离、应力分散和加筋补强作用;土工格栅是通过格栅表面与土摩擦,格栅孔对土锁定,格栅肋被动抗阻,土工格栅充分约束土的颗粒侧向位移,从而增加土体的自身稳定性,提高地基承载力。

适用范围:加筋土法一般地质条件的限制,地基土越软弱,作用越明显。

6 砂垫层法

在软土顶层铺砂(中粗砂)垫层(厚度以0.5m为宜),在路基自重作用下,排除软土中的水分,加速沉降发展,缩短固结时间。

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软土层及其硬壳较薄或软土表面渗透性很低的硬壳等。

7 反压护道

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高度的护道,使路堤下的软基向两侧隆起的趋势得到平衡,保证路堤的稳定。

适用范围:路堤高度不大于1.5-2倍的极限高度非耕作区和取土不太困难的地区。

总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具体方法有几十种,常常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本文只阐述了自己在施工中遇到的几种常见方法。此外近年来粉煤灰、EPS等轻质路堤和水泥、石灰及其他固化剂材料的加固土桩法在软基处理中被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JTJ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2]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现在平度市交通局公路规划建设站,主要从事公路工程规划、招投标、工程管理等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