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ⅩⅩ中学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继续开展务实、创新、活泼、新颖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优化育人环境;继续实施“有效教与学”的创新实践,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1.加强质量监控,抓好学科质量跟踪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抓制度落实,规范教学行为,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常规管理。
3.继续加大校本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5.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6.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7.加强教学督导,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师德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当社会敬
1
佩教师”主题教育活动;加大师德考核力度,组织开展师德标兵评比工作。
2.加强过程管理、细节管理,抓教学常规的落实。 学校教导处要加强对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的督导和指导,做到检查全面,不留死角,指导及时,纠偏有力。正面引导,树立典型,通过优秀教案、优秀作业展览等方式,弘扬严谨执教的良好风气。
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效率,继续严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长效化。对各阶段的教学质量实施过程化管理,加强平时教学情况的抽查验收,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我校各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本学期学校将对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进行不少于四次(即一月一查)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同时做好期中、期末定期汇总评估。根据检查的结果做到三个及时:及时记录,及时反馈,及时考核,定期针对作业情况进行学生问卷调查或学生代表座谈,及时把对学生调查后的结果反馈给有关教师。学生作业要求:及时催交、批改、反馈,每个老师都要有作业批改记录。
改进对教学秩序、下堂辅导、教研活动的日常督查形式,提高督查效果;进一步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的意见,督促有关教师及时改进教学。
完善听课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业务领导每人每个月随堂听课不得少于10节,其他教师不得少于4节。
2
加强教研组建设。落实教研教改课题,把备课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臵上。增强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坚持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一是各备课组成员要按时参加组内活动,不能随意缺席。二是每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必须准备充分,不能敷衍了事。三是坚持组内互相听课,跟踪了解集体备课的实效。四是教导处一定要加强督导,定期汇总,及时反馈,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确保工作实效。
抓好课前的规范。在要求教师准时候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每节课准时到班,不迟到。本项工作以抽查为主,教导处人员和学生相结合,检查、记录,定期公示。
3.加强学校“骨干教师”的打造。选定一批有潜力的教师,对他们提希望、提要求,压担子,提供一切可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展示其才能的平台和机会。
4.立足课堂教学,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是持之以恒做好“生本课堂,高效教学”及“创设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工作。本学期,全体领导和教师必须持之以恒的做好这项工作。各教研组要将落实这项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采取典型示范、加强点评、互帮互学的方式,努力促使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是加强学习和宣传,完善校本培训,进一步提升课改理念。启动对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和业务培训工程,邀请有关专家对教师就新课程理念、新教材、学科研究等方面做讲座,把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到各学科、各年级之中,从而为广大教
3
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构建良好的平台。本学期我校教师培训的基本做法是依托继续教育,凭借骨干导引,练好基本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采取自学和集体学习结合的方式。继续要求全体教师练好两种字(钢笔字和粉笔字),掌握一种技能(运用多媒体上课、制作课件),熟读一本书(《新课程标准》)。创造尽量多的展示平台,使中青年教师得到实质性提高。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进修以提高学历层次,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要大力倡导研究之风和学习意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及理论水平。
三是重点抓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组织好课堂观摩、专题研讨、课改研讨等活动。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写教学案例及反思,并组织评选活动。
四是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联片教研及其他教育教研活动。做好与其他学校的教学管理经验交流,课堂教学交流等活动,建立学校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互促互进,严格按制定的方案落实工作。
5.加强教育教学科研,走科研兴校之路。
继续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有资料。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科研意识。继续做好一个省级“十二五”课题和一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科研的实效,特别是要体现出教科研的作用,通过教科研确确实实
4
让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而不是摆样子、空架子。加强校内校外教师、教科研活动的交流工作,拓宽教科研工作的视野。利用网络、教研室的职能功能,加强教育教学信息的搜集,让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为我所用。
积极开展研究课、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等课堂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探索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途径,鼓励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实践提炼思想、撰写教学心得和论文。
6.继续加强对教师的各类考核,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成长档案。档案要求完整、准确一致,有关材料存入档案。(本学期,教师要上交并充实到个人档案的材料有:①集体备课中心发言;②公开课说课稿;③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④科研总结或案例反思、科研论文;⑤评课报告;⑥质量分析报告。)
7.提升学科素养,培养学科骨干,提高教学效率。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设全员公开课。各教研组及时上报本学科公开课时间表,教导处统筹安排后执行。公开课做到有教案,有反思,有听课记录,有研讨记录。
外请专家指导,内培学科骨干。条件许可下,外请专家进校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着力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各学科形成一至两名骨干教师。
继续推行推门课、招呼听课,学校教学行政人员每周不少于一节推门课或招呼课。
8.加强特长生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根据各学科特点,成立兴趣小组,加强特长生的培养,
5
做到生生有特长,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成立朗诵和写作兴趣小组,并开设写字课;成立艺体特长兴趣小组,如书画兴趣小组、体育特长小组等,培养学生的艺体特长;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成立英语口语会话训练小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附: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教学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制定学校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各学科组制定本学年学期工作计划 3.教研活动启动 4.学初和月未教案检查 5.下旬作业检查 6.考勤及业务考核启动 7.3月份月考
8.月考总结.反馈教学效果 9.交教学反思案例 四月份
1.继续开展教研活动 2.常规教学管理 3.教师计算机培训 4.准备期中检测
5.月中及月未业务检查及通报考核成绩
6
6.交教学反思案例 五月份 1.期中考试
2.开展“五.四”作文竞赛活动和绘画展、钢笔字书写竞赛
3.总结征文及书画展及期中考试检测情况 4.常规检查及通报检查结果 5.初四体育测试
6.初一—初三年组体育活动 7.交教学反思 六月份
1.初四体育考试 2.初四中考 3.教研活动结束 4.总结教研活动
5.语.数.外.理.化.政竞赛 6.史.地.生抽测 7.期未复习.交教学反思 七月份
1.教师上交工作总结.研究报告.评课报告.质量跟踪检测.质量分析报告.教案.听课笔记。
2.期末检测 3.安排下学期人事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