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 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徐运涛 (深圳大学 广东 深圳 518060) 摘要近年来,电子政务在我国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探讨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一 些替在问题,并从政府、公众和网络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电子政务中图分类号D630 公众参与 网络技术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1二作中 的应用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目标提出 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 递、网上服务等电子政务方面都有了一定 征的系统1二程,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的进展。如地方政府通过互联网发布政务 1999年1月.由我国40多家部委 通告.提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电话,提供各 (局、办)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 种办事程序以及问题解答:进行在线“一站 来的。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 府上网T程”.旨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为社 式”服务:外经贸部门通过互联网办理进出 速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 会服务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 口资格申请,申报出口退税,三资企业审 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 在政府上网T程的推动下,我国政府站点 批;人事部门进行网上公务员考试录用.劳 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 迅速增加,网页内容日益丰富.在政策传 动人事政策公开;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公开 能够扩充财政实力。 有利于非政府组织扶贫事业的社会环境. l 郑功成.中国扶贫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 (2)让非政府组织承担起政府扶贫部 促使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真正成为国 门的一些具体事务。政府主动出让部分扶 家扶贫的有力补充。 贫资源.由非政府组织承担起他们比较擅 (4)非政府组织自身也要加强自身的 [J],中国软科学,2002(7) 2 曲天军.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扶贫成果的贡献 分析及其发展建议[J1.农业经济问题,2002(9) 3宫丽.闰桂波.新世纪中国扶贫开发的战略选 长的扶贫工作项目。将部分官方的扶贫项 能力建设和管理。由于我国的非政府组织 目交给非政府组织来实施.这将是一个既 存在着客观上的不足.所以尤其要克服其 减少政府扶贫项目成本.又激发非政府组 织扶贫热情的良性循环机制。 自身存在的缺陷。要加强非政府组织从业 人员的培训.鼓励内部良性竞争,拓宽筹资 择【JJ.农业经济,2004(7) 4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管理 世界.2002(8) 5 洪大用.康晓光等.NGO扶贫行为研究调查 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加强慈善公益宣传和社会公益道 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德建设。由于市场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带来 提高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确立非政府组 6康晓光.NGO扶贫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经 的社会转型,使得我国道德价值观多元化, 织的整体形象和公益地位.时刻做到取信 济出版社.200l 公益意识较为淡薄.同时政府在扶贫投入 于社会,取信于民。这是非政府组织扶贫事 7王名.中国非政府组织研究200l——以个案 方面又存在着财力不足的困境,因此非政 业获得拥护和健康发展的保证。 为中心『MJ.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2001 府组织必须加强慈善公益宣传,使人们普 遍接受慈善、博爱、公益的观念.最终形成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郭牧宁林洪) The Development and Project of Helping the Poor of China S Non-governmentM Organizations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olic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adjustment of our social interests, though the former poverty has been mitigated,our problem of poverty is still serious,combining with the newly poverty.The unilater- al project of the government is gradually bogging down,SO in such a condition as the efforts of the govenmentr failed and this pro— ject refuses the marketable operation,the function of thos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creasingly appears,which is in line with our aim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na ̄s social security. Key words:the problem of povert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helping the poor 收稿日期:2006—05一ll 98 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第10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产经透视 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规划和组织 征集公众对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 缺乏。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是近几年才 机构.议等。 并根据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 迅速发展起来的,电脑对于广大的老百姓 协调.虽然可以在电子政务的其他方面(如  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 尤其是中西部的老百姓来说还是很陌生 目标。政务信息化更无从谈起。二是硬件及网 加快,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 的.农村 硬件平台应用软件的选择上)可以搞市场 纷提出建设数字城市或数码港的概念。有 络设备的匮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公平竞争,但是 3,电脑对于绝大多数 经济.由各厂商自由开发、些地方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 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  在技术标准的问题上必须搞“计划经济”,间表.如北京提m截止到2006年年底将建 老百姓来说还是难以负担的奢侈品。因此,我 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 硬件和网络设备的缺乏成为了制约我国电 由国家同一制定。技术标准确立的越早,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 子政务发展的义一大障碍。 3网络技术的问题 政务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 2.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就越能尽早走上快车 道.因此也就能尽早避免将来因标准混乱 展网上交互式办公。 2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 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政府自身的问题 2.1.1公务员素质有待提高 从公务员的文化水平来看.经过 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近1.7万 名公务员中.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占 65%。但地方政府500万公务员中,大学本 科毕业以上学历的仅有10%,约有20%的 公务员不会操作计算机。面对电子政务的 潮流.许多公务员在心理上必然会恐惧害 怕,产生抵触情绪.而不能从心理上积极学 习,以适应政府信息化的历史潮流,结果使 得很多昂贵的设置成为装点门面的饰物 2.1.2 电子政务的规划和标准缺乏统一性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 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同时,条 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 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 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电子 政务的建设中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 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 重复建设。同时,缺乏规范和标准也使得信 息流通不畅,资源无法共享和信息孤岛,影 响了跨部门、跨区域共性业务的处理和政 府的有效监管。 2.1.3 长期形成的信息分割不利于电子政 务的发展 信息垄断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特权和 利益,因此,不同单位之间为了保证自己的 部门利益,往往限制信息交流。要发挥电子 政务的作用就要从信息如何广泛共享和深 层次挖掘人手,发挥信息的最大效用,这就 必须突破传统政务模式下的信息分割的不 利局面,加快信息本身的整合和共享。 2.2公众的参与问题 “顾客导向”的现代公共行政理念.要 求政府管理要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 度为目标。政务电子化的过程中公众的参 与程度并不令人满意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 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 2-3.1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而导致的被动局面。 目前对信息安全构成威胁的既有自然 3.1-3加快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有火灾等A然灾 据统计政府掌握了社会信息资源的 害、硬件故障、严重误操作、数据泄露、盗 80%.提高丰十会信息的价值,信息资源的整 用、伪造、假冒、故意对数据或程序破坏、病 合和共享是关键。然而,在传统的行政模式 毒、错误指向、黑客、特洛伊木马、搭线窃听 下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把信息看成是 等。一旦网络受到攻击,不能正常工作,甚 一种权力的象征。要实现信息共享,必须打 至全部瘫痪时,整个社会将陷入危机。围家 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 机密难保,致使某些部门不敢使用互联网。 整合信息资源,在原来离散、孤立的信息技 2-3.2 网络对人的情感的忽视 术平台上构造一个开放的统一信息技术平 电子政务的一大特点是虚拟性.这是 台,实现信息最广泛的交换.使之发挥最大 由互联网的特点所决定的 政府工作人员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进行电子政务的活动中,往往会使人际 3.2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策略 关系淡化,政府工作人员和公众似乎面对 3.2.1借鉴美国ESD系统 的只是电脑,而常常忘记他们也是和人进 美国利用专门的电子服务传播系统 行交往。例如时下兴起的在城市公共场所 (ESD)解决了互联网传播的问题.即提供 安装的“电子眼”监控系统,虽然在一定程 网络接人数据库的途径,在互联网上传播 度上改善了城市交通,降低了犯罪率.但这 信息、网络商业交易以及提供信息基本构 种“倒洗脚水也将孩子一块儿泼m”的做法 架,使得无论在任何地方.政府都可以顺利 也对公民的隐私权和其他方面的权利造成 接入并向公众提供有效信息,这种传播系 严重侵犯,其对人性化和人本管理的背 统使美国政府回复公众的询问速度比1O 离也是显而易见的 年前提高了数倍。公众还可以运用互联网 3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与政府官员进行交流,下载正式表格以及 建议 了解其它重要政府信息等。这既改善了公 共服务,又不会提高整体费用。我国可以借 3.1政府自身问题的应对方法 鉴电子服务传播系统的做法.尽可能使信 3.1.1提高公务员素质 息在公众和政府间有效流通,提高公众的 推行任何改革,思想解放是关键。应加 参与程度 强对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转变观 3.2.2考虑建立电子政务服务大厅.为公 念,从而在思想上接受这场变革.进而在行 众提供方便 动上积极应对这种变革。 各级政府可以考虑在一定的区域内建 要加大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使得他 立电子政务服务大厅,为公众参与政务提 们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适应全新的信 供计算机设备和免费服务。公众可以在这 息社会工作环境,并且要把信息技术知识 里免费使用计算机设备,浏览政务信息、与 与技能的考核纳入公务员综合考核范围之 政府对话。不过,要有技术支持.使得电子 内。 政务服务大厅的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设置 3.1.2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目标.避免 只能被用于电子政务建设,而不能用于其 重复建设 他事项。 作为政务活动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 3.2.3 开发电子政务智能服务终端 电子政务建设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银行的发展经验. 且涉及到政党部门的1二作程序、组织结构、 开发出类似于ATM的电子政务智能服务 人事制度等方面的调整和协调。因此,国家 终端。公众只需带上自己的服务卡.便可以 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领导 在遍布于大街小巷的任何一台智能终端上 PIONEERING WlTH SCIENCE&TECHNOLOGY MONTHLY NO 10 2006 9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开展政务活动,如查询政府的政策法规,在 尤其是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一旦其网 信息系统相联的部分,也要针对不同情况 线报税与纳税,甚至可以与政府部门进行 络遭到恶意攻击,很可能给社会带来灾难 分别加以考虑。对于其中安全监控系统,需 在线的视频交流,省去了许多奔波于政府 性的损失。因此.加强公务员的网络安全教 要在其中的核心部分(如核心加密算法)确 各部门的麻烦,也在一定程度有利于维护 育和技术培训,使之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并 保技术自主,对于其余部分,由于所承载的 公民的尊严和政府的形象。 3.2.4扩展电话功能至电子政务应用 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技能,不仅是 信息基本都属于非关键信息.可以考虑与 对公务员自身素质的一大要求,也是应对 其他信息系统接口保持通信协议、数据格 式甚至软件体系的一致性。 (2)鼓励民族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解 3.3.2关于网络对人的情感及价值忽略问 个先进复杂的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必须 鉴于我国目前电话普及率比较高而网 网络安全的关键。 络发展不足的现状,可以考虑开发集成于 电话之上的电子政务集成终端,利用电话 决好技术的先进性与自主性的关系。作为 题的应对方法 拨号而不必负担昂贵的成本就能轻松方便 一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改进和普及多用 地实现实时政务活动(如附图)。具体过程: 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以提高政务运转 途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MIME),使政府公 拨号进人政府的政务服务智能服务器.连 的效率,并增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从目前 务员与公众之间通过文字、声音、图象和影 通服务器和个人终端;语音提示和显示屏 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关 视进行交流与沟通,促其将信息沟通与情 提示,进人政务类型受理界面;选择服务类 键技术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 感交流融为一体;二是采用如专题调研、座 型,显示屏输出处理结果。 信息传递 手中,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 谈讨论、听证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促使 要采用这些国家的技术和产品,而从我国 政府公务员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面对面的 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来看.又要尽量避免在 交流与沟通.从而消除相互之间的情感隔 关键要害部门受制于人。 鉴于安全问题.在构建电子政务系统 过程必须要处理好技术先进性与自主性的 关系。首先,对于核心应用系统和关键政务 环节,必须确保在各类实施方案中的技术 1 王辉.朱慧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障碍与 阂,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信任机制。 参考文献 对策【J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3(4) 自主性。其次,对于核心层外部,但又与其 他外部信息系统存在一定可监控隔绝层的 信息传递 附图 电子议务集成终端信息传递图 2 称朝晖.INTERNET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其 对策IJ1.图书馆,1996(6) 层次.可以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系统 3金太军.论政府的网上责任IJ1.公共行政, 的效率和可靠性。实际上在整个电子政务 2004(5) 系统中.位于此层次的应用系统也是承载 4徐晓林,杨兰蓉.电子政务导论【M】.北京:科学 3.3网络技术本身局限性的矫正方法 3.3.1 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信息最多,工作模型和处理流程最复杂的。 技术出版社.2002 (1)加强对公务员的安全技术教育,树 由于此层应用系统不直接与外部信息系统 5 宋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立网络安全观念。网络的开放性在给人类 相接.并能在一定的安全监控体系中运行, 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生 因此.不必单纯从技术自主的角度考虑放 活的许多方面带来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弃某些先进的技术。最后,对于直接与外部 对策『J1.理论探索,2003(3) (责任编辑戴钧)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 E-Government Abstract:In recent years,E-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vigorously,at the same time many problems also exist.this text discussed some potential problems about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Then some exercisable strategys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ree aspects:government,public,and network technology. Key words:e—government,public participation,network technology 100 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第10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