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会宁
作者:高敬轩
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3年第08期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总人口58.28万人。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中国革命实现了历史性大转折,会宁从此闻名中外,会师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地。成为享誉全国的红色旅游圣地之一;被列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中国红色旅游城市”。
会宁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早在5 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置祖厉县,距今已有2 100多年的建县历史。古丝绸之路穿境而过,遗存众多,驿站、城堡、秦皇汉武、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皇家忠臣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央领导、将军等百余名人,留下了众多珍贵翰墨诗赋。 近几年来,随着会宁县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现行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需要。会宁于2012年启动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立足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名城,高起点编制城市规划,聘请国家级的规划编制单位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编制,切实提高城市规划的档次和品位,规划城区面积由17平方千米增加到30平方千米。 会宁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会宁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之一,成为享誉全国的红色旅游胜地。会师旧址是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会师楼被评为“大国印记:1949—2009年中国60大地标”之一。2010年4月,会宁在上海“迎世博·2010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高峰论坛”上又被评为“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
会宁是西北教育名县。会宁自古以来就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仅清明两代就有进士20人、文武举人115人、贡生396人。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近4万人,其中,获得学士学位1万多人、硕士学位1 000多人、博士学位200多人。会宁学子遍布全国各地及美、日、西欧等国家,赢得了“西北高考状元县”和“博士之乡”的美誉。
会宁是绿色产业基地。由于会宁区域海拔较高、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无工业污染,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了“小杂粮、洋芋、瓜果、草畜”四大支柱产业。铁木山矿泉水被国家命名为优质天然矿泉水,以当地杏仁和矿泉水配置生产的“万里缘”杏仁露跨入甘肃省名牌产业行列,荞麦面、良谷米系列小杂粮食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绿色产品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已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和“中国肉羊之乡”。
会宁交通、通信便利。东与宁夏接壤、西以兰州为临、南通西安、北达内蒙古,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区域通信网络全覆盖。
会宁县政府按照“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开发西城区”的思路,2012年,实施了城区供水改扩建、祖厉河综合治理、城区道路建设、集中供热站建设、会师城市绿化、给排水管网、供热供气管线敷设和路灯节能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提升了城市承载能力,完成投资3.5亿元;实施了综合市场、宾馆、商场、物流、第二幼儿园等公共服务项目,完善了城市服务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能,完成投资1.3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25万平方米,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完成投资5.3亿元。会宁北城区、西岩山生态文化休闲公园、祖厉河两岸沿河景观带、状元街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工程已进行紧张施工或即将开工建设。
资金是项目建设的关键,会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多个方面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合理有效整合资金;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植城市发展支撑产业;三是建设融资平台,与多家银行衔接,争取金融机构资金支持,解决项目资金缺口;四是采取BT模式建设,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缓解资金压力;五是形成城市建设带动城区土地增值,运用土地出让收益,投资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会宁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的目标,加快培育“文化旅游兴业”产业体系,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面打造红色体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全县开展各项红色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450余次,体育人口达24万人次,占全县总人口的40%,但是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缺乏能容纳较多人数的体育运动广场,人民群众的日常健身活动受到很大限制。
会宁县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规划》和《会宁县“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体育的广泛开展,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经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充分考察论证,由该院会同会宁县政府规划在北河坪新城区修建一处集红色教育、健身娱乐、大型比赛为一体的会宁红色文化体育公园。该体育公园占地总面积108亩,建设内容有模拟红军长征途径的长征胜利纪念公园和“六馆一场”(篮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武术馆、游泳馆、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以及看台、训练房等相关体育设施。项目总投资估算为6 000万元,资金来源将通过项目支持、政府自筹、社会融资、企业赞助等多种渠道解决。工程修建的土地规划、建筑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有关专家认为,陕甘宁革命老区能源资源富集,生态脆弱,经济发展缓慢,各种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急需振兴和发展。以红色旅游为抓手,带动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时间紧迫。因此,首先应高度重视,尽快编制本区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其次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快速发展。并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采用设立红色旅游基金奖励等,加大对红色旅游的扶持。另一方面,在注重公益宣传教育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产业链。发展“红色旅游”,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带动区域发展。通过土地置换和流转、入股等多种途径,让革命老区人民共享幸福生活。 (作者系会宁县体育广播局局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