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云阳县沙沱中学初三上语文导学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

课型:新授 主备:龚小蓉 审核 学生 【学习目标】

1、明确中心论点及中心论点的提出方法,辨析本文的论证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3、学习设问修辞并能结合例子说出其作用。 4、品味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重点、难点】

1、准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指出本文的论证方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罗迦·费·因格(Roger von Oech,一般译作“罗杰·冯·奥奇”),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A Whack On The Side Of The Head)、《创造性纸牌》(Creative Whack pack)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回忆议论文知识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学法链接】:论点的提出方式

①开门见山式:直接提出论点,可以直接进入论述,便于读者快速抓住论点。

②材料引入式:对生活现象、故事、诗歌等分析引出文章的论点,使得论述的问题变得具体形象,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一、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边读边养成勾画的习惯。

2、读一读课后的词语,关注易错字的音形。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1

云阳县沙沱中学初三上语文导学案

4、再读课文,探寻文章中心论点,并试着在文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⑴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

⑵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什么重要?

⑶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⑷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⑸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5、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给课文编写结构图。

二、合作交流

1、组长组织读课后词语两遍,提示易错字的音形。 2、小组长组织交流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3、合作伙伴交换导学案,发现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讨论。小组内不能解决、不能确定的答案的,派6号同学上黑板板书。 三、展示提升

1、其他组的同学主动帮助解决黑板上展示的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 2、教师解决学生拿不准的、讲的不完善的问题。 四、巩固达标

完成《语文解析》35页1-5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学习使用设问句做过渡语,并品味其表达效果。 3、品味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一、自主学习

(一)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作者在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时,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一事理的?

2

云阳县沙沱中学初三上语文导学案

2、作者在讲“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时”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请举例简析。

3、本文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一两个事例。

(二)学习使用设问句做过渡语,并品析其表达效果。

找出本文中的三处设问句,本分析其在文章的结构和表达各起什么作用?

(三)品味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要求简洁、准确

例如:“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中的“往往”能否去掉? 答:不能去掉,因为原句的意思是这种非凡的灵感通常是产生于这样的过程,也有例外,去掉后表示这种非凡的灵感都是产生于这样的过程,与实际不符。 “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中的“大部分”能否去掉? 二、合作交流

1、组长组织读课后词语两遍,提示易错字的音形。 2、小组长组织交流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3、合作伙伴交换导学案,发现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讨论。小组内不能解决、不能确定的答案的,派6号同学上黑板板书。 三、展示提升

1、其他组的同学主动帮助解决黑板上展示的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 2、教师解决学生拿不准的、讲的不完善的问题。 四、巩固达标

1、文章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2、能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论点的最佳论据是( )

A.商鞅因变法被车裂,伽利略为科学被火焚,但真理在他们一边。

3

云阳县沙沱中学初三上语文导学案

B.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一次做实验的时候,药品爆炸了,但他身上带血地从实验室里跳出来,兴奋地狂呼:“我成功了!”

C.英国作家约翰·克里西当初学习写作时,曾被报社、出版社连续退回743份稿子,但这接踵而来的失败没有把他吓倒,他把这些退稿信当作镜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写作,一生中出版了560多部著作。

D.蔡祖泉试制氖气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陈景润为了攀登(1+2)的高峰,演算的草纸足有几麻袋,失败的次数更是无法计算。

3、有位同学想写一篇文章,论述“业精于勤”这一论点,他在班上搜集到这样三个事实论据:

①张明同学学习上做到了三勤:勤用手、勤用脑、勤用口,三年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②王雨同学曾一度在学习上放松、贪玩,成绩不理想。从上学期以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勤奋学习,他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今日事今日毕。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他都当天完成。坚持不懈,成绩迅速提高了。

③李璐同学每天从早到晚,埋头书本,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常常看着看着,连饭都忘记了吃了。

请帮助他选择一下,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为什么?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