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默写 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4)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8)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赵师秀《约客》)
(9)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0)《陋室铭》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________,________”的主旨,同时也为下文的赞颂埋下了伏笔。 【答案】 (1)谈笑有鸿儒 (2)独怆然而涕下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丰年留客足鸡豚 (5)化作春泥更护花 (6)商女不知亡国恨 (7)濯清涟而不妖 (8)青草池塘处处蛙 (9)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 (10)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1)—(9)为识记型默写,注意易错字“鸿”“怆”“自”“缘”“豚”“濯”“涟”“戎”;⑤为理解型默写,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古诗文及名句,紧扣题干“《陋室铭》的主旨”选择名句。 故答案为:(1) 谈笑有鸿儒 ; (2) 独怆然而涕下 ;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 (4) 丰年留客足鸡豚 ; (5) 化作春泥更护花 ; (6) 商女不知亡国恨 ; (7) 濯清涟而不妖 ; (8) 青草池塘处处蛙 (9)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10)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
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2.多读多背经典诗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 (1)岱宗夫如何?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5)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刘禹锡《陋室铭》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朔、柝、畏、遮、惟、德馨”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 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 ⑵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⑶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⑷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⑸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3.古诗默写。
(1)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和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梦令》中表现词人对往事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赤壁》
(4)《庭中有奇树》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5)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6)烽火连三月,________。《春望》 (7)________ ,心远地自偏。《饮酒》 【答案】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3)铜雀春深锁二乔 (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5)老骥伏枥 (6)家书抵万金 (7)问君何能尔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燕”、“骥”、“枥”的书写。理解型默写(1)抓关键词“将自然现象和人的感受巧妙结合”,(2)的关键词是“对往事回忆”。 故答案为: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⑵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⑶铜雀春深锁二乔; ⑷此物何足贵;此物何足贵;⑸老骥伏枥; ⑹家书抵万金; ⑺问君何能尔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三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对于要求背诵的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4.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2)________,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士别三日,________。《孙权劝学》 (5)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约客》
(6)《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采用互文手法,概述战斗激烈、战争岁月漫长。
(7)《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箫鼓追随春社近 (2)政入万山围子里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即更刮目相待 (5)青草池塘处处蛙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分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箫”“政”“围”“化作”“遮”“自缘”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⑴ 箫鼓追随春社近; ⑵ 政入万山圈子里;
⑶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⑷即更刮目相待; ⑸ 青草池塘处处蛙;
⑹ 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⑺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5.读经典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名书写在横线上。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一山放过一山拦。(王维《过松源晨炊漆工店》(其五))
(3)登高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情怀。《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台远眺,感到寂寞悲苦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望岳》中诗人表达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政入万山围子里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隔、犹、庭、怆然、畏、绝顶”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⑵ 政入万山围子里;
⑶ 念天地之悠悠 ; 念天地之悠悠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本题中的“隔、犹、庭、怆然、畏、绝顶”等字词容易写错。
6.默写
(1)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因听到一首曲子,而唤醒人们思乡之情的诗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晚苦寒,烘托木兰勇敢顽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进入京使》中描绘诗人偶遇入京使者,井托其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杨花榆荚无才思 (2)独坐幽篁里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 故答案为:(1)杨花榆荚无才思 (2)独坐幽篁里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的基本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
7.默写
①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默写。此题中注意“朔”、“柝”、“寒”的书写。 故答案为: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默写、理解能力。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直接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上下句即可;理解性默写,需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8.默写下面的句子。
(1)________,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________。 (3)________,雌兔眼迷离。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万里赴戎机 (2)壮士十年归 (3)雄兔脚扑朔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应熟读课文《木兰诗》,并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这样在默写时才能应对自如。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写错字。如“戎、朔、柝”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万里赴戎机;⑵壮士十年归;⑶雄兔脚扑朔;⑷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点评】此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本题考查有记忆型默写、理解型默写以及开放型默写。不论哪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9.某校九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
①等你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
②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
③等你结婚生子,妈妈就享福了。
④等我长大了,我让奶奶享福。
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
【答案】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的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
(3)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结合主题“弘扬传统•孝敬父母”活动要求,注意审题,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父爱”“母爱”,结合平时积累选择诗句或俗语即可。示例:母爱如水滔滔不绝,父爱如山延绵不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任选其一即可。
(2)做此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一定要审查好材料中隐含的信息。材料一注意图表有一共同点,都出现了“享福”二字;从中可以看出从小到大,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材料二注意审查数据,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结合两则材料的出研究结果: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
(3)对于开放性题目,只要按要求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多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故答案为: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⑵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的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
⑶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积累,根据题干找出相关诗句是答题关键; ⑵对于此材料题,做题时一定要明确题目要求,审查好材料中隐含的信息,注意调查数据从而按要求作答。
⑶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关键是学生要在“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主题下答题,并能够看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告诉我们的道理。
10. “一把黄土塑成了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开展《黄河,母亲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收集了很多资料,请展示:
(1)请列举出两句有关黄河的诗词。
(2)面对如今黄河河床继续抬高、黄河水资源恶化、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你在“拯救黄河”的行动中,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请写出一两点来。
【答案】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等
(2)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广泛植被,防止过度放牧,以减少黄河泥沙的输入量。节约水资源,给黄河留足生态水。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活动题。(1)小题考查的古诗句的积累能力。有关黄河的诗词很多,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等。
(2)小题考查口语交际中提建议的能力。要针对问题的关键来想计策,建议要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语言要清晰条理。
11.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无数文人墨客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2)下面是日照市“中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活动中,有关“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请概括出表格所反映的情况。(不超过20个字)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 选择的网友对象 比例 凭感觉交网友 19% 看重才华 看重外貌 看重人品 17% 19% 45% (3)对于交网友的利弊,众说纷纭,班上为此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如果你是正方,请你列举在网上交朋友的好处。
【答案】 (1)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示例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示例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示例:大部分中学生交网友看重的是对方人品。
(3)示例:扩大交友的范围,结交更多朋友;通过身处不同地域的网友,了解更多地区的风土人情,扩大知识面;对着看不见的网友,可以宣泄自己的烦心事,不会存在尴尬。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的诗词积累情况。这一题型对考生有较高的要求,在注重知识迁移的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最准确的答案。本题难度不大,所写诗句只要与友谊有关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图表的认识。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看图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本题要注意抓住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看中人品”进行概括,概括时不能出现数字。
(3)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正方应该围绕网上交友好处多进行阐述,例如结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领略各地风土人情,便于倾诉等方面。
【点评】(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14年,美国参众两议院将每年5月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不过这个母亲节并不具有世界性,很多欧洲国家仍有自己的母亲节,比如法国定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挪威定在二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于是有不少国人指出,我们不过美国的母亲节,我们要过自己的母亲节。2007年12月13日,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行。会上发出了《创建中华母亲节》倡议书,孟子的生日为周历四月初二,以这个日子为中华母亲节是较合适的。 (1)请就摒弃美国母亲节,“创建中华母亲节”这个倡议,谈谈你的看法。
(2)孟郊的一首《游子吟》,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 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请你把《游子吟》默写在答题卡横线上。 (3)如果今天是母亲节,你想对母亲说什么?要求字数不少于30字。
【答案】 (1)同意,建设中华母亲节除了有利于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还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开。
示例二:不同意,母亲节应该是一个纯粹的节日,不应附加上太多的文化宣传负担,且人们已经习惯了美国定的日期展开。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见解表述。紧扣倡议的主题:摒弃美国母亲节,“创建中华母亲节”,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中国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发表见解。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赞成建设中华母亲节,除了有利于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还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孝顺父母的优秀传统。不同意也要从多角度讲出理由。 (2)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游子吟》不是绝句,也不是律诗,总共六句和其他诗歌不同。注意“慈、春晖”等字的字形。
(3)本题考查情景说话和表达得体。表达对母亲节的祝福,感谢母爱的主题。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您就没有我,谢谢您给我带来的一切一切。您的爱,我永远报答不了;您对我多年以来的默默支持,是我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妈妈,我爱您。这世界上,没有人比您更爱我;这世界上,也没有人能取代您在我心里的位置。妈妈,无论在哪里,我永远爱您。
故答案为:(1)同意,建设中华母亲节除了有利于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还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开。
示例二:不同意,母亲节应该是一个纯粹的节日,不应附加上太多的文化宣传负担,且人们已经习惯了美国定的日期展开。(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略
【点评】(1)本题考查见解表述。答题时应注意,本题属于开放性是试题,结合所给材料内容要点: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5月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中国要过自己的母亲节,因为孟子的生日为周历四月初二,以这个日子为中华母亲节,提取关键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
(2)本题考查古诗默写。答题时应注意,一定要根据课本的语句正确默写,要依据现行课本,不得多字、少字、错字、别字,标点正确。
(3)本题考查情景说话和表达得体。答题时应注意,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表达对伟大母亲的由衷感谢,再如:从没有为您写过什么,也没有给您说过什么感谢的话,但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意,点点滴滴都在心头。妈妈,谢谢您给予我如此灿烂美好的生命!母亲您给了我生命,而我则成了您永远的牵挂。在我无法陪伴左右的日子里,愿妈妈您每一天都平安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