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影响着城市的基础建设水平,对城市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下,促进各个城市、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均衡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满意程度,高质量的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十分必要。本文针对强化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的价值进行浅析,探究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原则,明确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方法完善策略。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技术方法
当前我国公路交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逐步提高,在村村通工程持续推进之下,公路已经通到了乡村地区。据调查,2018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4.26万公里,比2017年末增加0.82万公里,截止2020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数达到16.43万公里。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是我国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城市形象的具有很大影响。强化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水平,优化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技术,为城市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强化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的价值
强化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可以从美观性展现出城市风格,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理地貌当中环境存在一定差异,促使不同环境的地理地貌、气候环境、人文风俗存在差异,做好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可以从城市基础设施人文外观等方面,展现出城市的独特魅力,借助合理的路边景观带设计,让人们可以生动直观的对当地的风俗文化、地理环境特征进行了解,推进美丽城市建设步伐,展现出城市独特的魅力,实现美化城市的价值。此外,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高质量、安全、便利的交通,可以强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通行效率及成本,有效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实现城市自身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此外,城市
道路交通附属工程是人们日常出行的关键基础设施,结合城市自身实际情况、人们生活习惯开展设计,能够方便广大群众们日常出行,让日常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体现出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的人性化,增强城市人们的幸福感。
2、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原则 2.1、地域化
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城市的特点,将地域特点与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紧密结合,确保与城市各个特点相契合,设计出满足城市自身定位和发展的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因为不同城市的地域特点、乡土风情、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所以应该做好城市的地理、地质、人文环境调查,结合城市不同差异化特点,在展现出城市独特风格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凸显出城市别具一格的魅力。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城市自身发展总体趋势,塑造出具备活力、具备生命力的城市道路设施。
2.2、人性化
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人们日常出行、日常生活服务,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人性化原则,从居民的出行需求、生活习惯出发,对城市道路各项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安排。例如,对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域,通常存在明显的潮汐交通现象,有必要在交通早、晚高峰期时段,充分考虑到交通出行的实际需求,对道路交通进行超前化设计,在建设前期预留好潮汐车道设置条件。潮汐车道在早、晚高峰时段开放,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流方向不平衡的压力,减少城市道路拥堵的情况,为人们日常交通出行带来便利。
2.3、功能性
在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时,最为主要的设计原则便是功能性原则,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城市的人口密度、城市规模、交通出行分布、车辆保有量等,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道路规划,确保其满足人们出行要求和城市道路规划要求。为确保道路宽度和道路的负载能力,结合规范进行道路交通标志、标
线、照明和景观绿化等交通附属工程设计,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警示牌和标志,以便于保障人们出行安全,提高出行体验。强化对人行横道、景观道路的设计,合理设计地下人行通道、天桥等,减少道路交通的横向干扰,减少拥堵,提高道路的使用功能,提高出行效率。
1.
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方法完善策略 3.1、交通枢纽设计
城市的交通枢纽主要是指城市的火车站、公交车站等能带动城市交通的转换枢纽,以便于保障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科学性、紧密性、安全性,减少拥堵水平。进行交通枢纽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上位规划要求,统筹发改、规划、环保等一系列内容,对地方道路规划管理统筹、年限规划、生态指标、数据来源等进行分析,实现交通枢纽设计与生态环保之间紧密联系,保障交通枢纽设计满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发展需求。整合规划技术手段,以基础数据的规划为主要发展方向,将车站等重点交通流量密集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统筹技术、设计、用地、划分标准、规划技术方法等内容,完善规划和衔接技术手段,为交通附属工程设计数据的使用打下基础。遵循动态化思维规划原则,将整个交通枢纽设计项目处于一个动态系统当中去考虑,其中涵盖了诸多动态化的人文因素、自认因素、设施要素、集体尺度等诸多内容,所以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消除各个部门之间的交通设计存在的差异,合理设计交通枢纽。
3.2、主干道、生活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当中生活道路、主干道也是最为主要的设计内容。针对主干道来说,服务的主要对向是机动车,尤其是在路灯、标志、天桥等设计层次上来说,满足机动车出行的前提下,需要满足城市自身发展的需求,应该展现出城市独特的特定性道路功能。在进行道路标志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位置选择,将标志设置在醒目的位置当中,以便于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在城市道路交通静态交通规划停车位,在特定区域开放临时车位停放,减少因为
乱停乱放造成的道路拥堵情况。进入特定路段前设置限高和限载标志,控制超限进入城市道路车辆,降低超限车辆带来的道路运营风险。
3.3、特色景观设计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底蕴不同,所以人们的审美、文化存在一定差异。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展现出城市特色,并且结合绿色生态的特点,大力开展景观特色设计。例如,可以在道路两侧公园入口和出口,借助绿化的形式进行绿色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园景色相互呼应,并且可以将当地的人文因素、传统文化因素引入,留出一定的人行出行空间,如设置绿道、驿站等设施。此外,还应该在城市道路周边进行合理的绿化带设计,选择能够降低空气和噪音污染,高低穿插合理植物搭配,这样不仅可以强化道路的美观性,而且还可以降低驾驶员的疲惫感,让驾驶人和行人在出行的过程中感受到身心放松,提高城市生态宜居水平。
结束语
在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对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切实有效保障人们出行安全、优化人们的交通出行,要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附属工程设计质量,展现出城市道路交通附属设计的人性化、科学性。在优化城市空间的同时,满足人们日常出行、交通运输安全,提升城市交通道路的使用功能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腾远.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路径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8):1.
[2] 樊珍贵.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2015(21):1.
[3] 安正东.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6):2.
[4] 邓鸿. 基于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研究探析[J]. Building Development, 2020, 4(4):11-12.
[5] 陈洁.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005(026):2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