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什么是谚语

来源:意榕旅游网
什么是谚语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读起来很好听。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词汇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基本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气象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1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2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6燕子外迁,地旱天干。

二、农业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1枣芽发,种棉花。

2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4春雷响,万物长。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6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7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8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9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10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11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 12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13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闽南) 14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1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16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北方) 17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 18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19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20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21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22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23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24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2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26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27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三、卫生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1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4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伤筋动骨一百天 四、社会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1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6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7擒贼先擒王。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女人嫁汉,穿衣吃饭。

10王气垫,气垫王,为卖气垫到处忙。 五、学习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 1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