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2011年12月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FU JIAN JIAO YU XUE YUAN XUE BA0 N0.6 December,201 l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及其对策研究 沈小友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当前不少大学生常因一些错误的看法忽视甚至放弃了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和 应用。本文 -3纳了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应用中常见的认识误区,探析了这些误区产生的主 客观原因,并从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三方面提出帮助大学生走出职业生涯规划误区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1)06—0018—04 据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社 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不须自己找工作,家里 都给安排好了;也有的学生可能选择了继续升学等。 当他们认为自己不存在就业问题时,他们便认为就业 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他们没有用了,于是便放 弃了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这些学生简单的把 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仅仅只是帮助他们成功求职的 一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 0l1年中国大学生 就业报告》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 平均为2.3个雇主工作过,有将近70%毕业三年内发 生过离职,离职过的毕业生中有99%属于主动离职; 有接近三分之一(32.7%)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 发生过离职。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认为目前 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有34%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 中有98%属于主动离职。以上数据反映当前大学毕 项简单技能,没有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他 间非常重要的一课。 们整个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错过了大学期 2.职业生涯规划做不做都一样,没做的照样很成 功。不少大学生受到学长们或是一些职场人士的误 业生就业稳定性较差,就业满意度较低。这种现象折 射出当前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前并没做好充分的 准备,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教 育也没有起到理想的成效。 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际成效不够理 导,看到一些认真做规划的人照样没有一份好的工 作,而那些很成功的职场人士也不一定都有做什么规 划。于是便产生了职业规划是可学可不学、可做可不 做的错误观念,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和应 用。 想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既有学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也有高校制度的制约,还有就是受到教师教学水平和 经验的限制,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学生自身 对职业生涯规存在的认识误区是导致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未能发挥积极作用的直接重要因素之一。有不少 3.职业生涯规划太遥远,是不切实际的,是无法 兑现的目标。不少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唯一的目标就是 高考就是上大学,他们早已习惯了不需要考虑目标, 也不需要做什么长远规划的生活。当面对一项让他们 大学生往往只是因为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一个先入 为主的错误认识,从而彻底放弃了对职业生涯规划理 论的学习及应用。为此,笔者认为十分必要对大学生 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中常见的误区进行归纳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帮助广大毕业生更好的 自主做5年、10年甚至一生的规划时,他们觉得这种 做法太难了,不切实际,无法兑现。因此,他们选择了 放弃了学习,放弃了规划,依旧习惯老老实实地做好 眼前的事情。可以说,是旧有的缺乏自主规划生活的 实现就业并达成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一习惯让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面前“知难而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常见误区 1.我没有就业问题,不需要学习职业生涯规划。 收稿日期:2011-11-13 4.我现在很忙,哪还有空做职业规划啊。有些学 生因为时间管理能力比较差,平时总是一副忙忙碌碌 作者简介:沈小友(1981一),男,福建诏安人,福建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19 沈小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及其对策研究 201 1年第6期 的样子,但实际效率却不高。他们越是忙碌就越觉得 没时间静不下心来进行反思,制定计划,结果工作学 习缺乏条理性和计划性,越忙越乱,越乱越忙。殊不 知,磨刀不负砍柴功,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明确目标, 避免陷入日常琐事而难以自拔,并强调时间管理、决 策管理等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5.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等到快毕业求职的时候再 做。有些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简单的等同于学习一项 求职技巧或制定一个求职目标,认为可以等到毕业求 职时再来做,因此延误了职业规划的学习时间。殊不 知,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目 标,制定学习工作计划,更重要的是职业规划还是一 个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实践过程。 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一两天就能学会的,是要通过长 时间的探索、实践、积累、总结才能有大收获。相比西 方国家,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大学才开始已经 是滞后了,那些误以为可以等到快毕业再来进行职业 规划的大学生们应警醒了1 6.职业生涯规划做了,可我还是没改变,说明职 业规划是没用的。有些大学生做完职业规划后就以为 万事大吉了,由于缺乏良好的执行力,结果理想成了 空想,都头来一切也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改变。于是他 们就怀疑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将自己因为缺乏行动 而未能达成目标的原因归咎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上,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实际的作用。殊不知,职业 生涯规划只能为人指明前进的方向,而要想达到成功 的彼岸,还要靠自己朝着目标做出一个又一个坚持不 懈的努力。 7.我要像某某人一样的成功,我只要模仿他的职 业生涯规划就行了。有些大学生非常向往能够像他心 目中的某位成功人士一样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于是 他们模仿甚至生硬的照搬那些成功人士的职业生涯 规划,认为这是一条捷径。比如个别学生甚至为了模 仿美国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办人史蒂芬・乔布斯而草率 地做出了退学的决定,放弃了难得的求学机会。殊不 知,每个人内在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都存在着较大 的差异,而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所能支配利用的资 源更是千差万别,如果在没有分析内外部条件差异的 基础上便轻易的模仿别人的做法,结果只能是一种投 机而草率的行为,不利于自己职业生涯的成功。 8-职业规划交给测评软件或职业咨询公司就行了, 何必自己浪费时间学习呢?有些大学生看到一些职业 咨询公司的广告,认为只要通过测评软件和职业咨询 公司的引导就能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他们 一方面是把职业规划简单的等同于职业选择,另一方 面他们并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 的过程和一种方法论的学习。职业咨询只能帮助大学 生得出一个结论,给大学生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却无 法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水平,更无法 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的能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成因分析 1.教学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是教育理念滞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的就 业指导课程只是以讲座或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不被学 校所重视。目前虽然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学生必 修课中,但是在学校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中,这门课 仍不如其他专业课程受到重视,任课老师往往都是辅 导员或个别老师来兼任,教学模式也只是课堂上一些 思想理论的灌输,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注重互动、注 重实践的特质还不能很好的吻合。 二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不够。职业 生涯规划理论是从西方引入中国的,目前我国高校使 用的教材、应用的工具和实例等很多都是照搬西方国 家现有的研究成果,而这些理论和实例有相当大一部 分是不适宜用在我国高校实际教学中的。这些年虽然 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本土化研 究,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显然还是十分欠缺。据统 计,从2001年1月到2010年12月十年间。在中国期 刊网(CNKI)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里,总共可以检索 到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本土化研究为主题的 论文仅有35篇,而在同一时期内以职业生涯规划理 论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总共有8825篇,可见目前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仍十分匮乏。 三是教师专业水平和实操经验不足。职业生涯规 划对于高校而言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的老师很 少,因此现在全面开设课程后,高校根本没有足够的 专业教师来任课。一时问很多辅导员填补了这个空 白,在短时间的培训和自学后纷纷走上了讲台。从目 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看,具有专业水平的教 师很少,有课程教学经验的就更少。很多任课老师自 己连职业生涯规划都没做过,却在课堂教授学生如何 做规划,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对于职业生 涯规划课程而言,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社会、职场的阅 历是上好课程的关键因素,而这些恰恰是当前很多老 师最为匮乏的。 2.“的确无用”的反面案例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部分大学生在接触职业生涯规划时,可能是当 时的老师没有教好这门课,或他们自己没有学好这门 2011年第6期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课,也可能是他们学好了后没有真正应用好,总之职 业生涯规划理论对他们而言的确没有起到什么帮助 作用,徒劳浪费了时间。于是,他们便成了活生生的职 业生涯规划无用论的典型案例,对后学者产生了负面 影响,致使后学者误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真正作用。 3.家庭因素的负面影响 据麦可思研究院(MvC0SInstitute) O1 1年中国 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中 有85.2%的人是其家庭第一代大学毕业生,这说明中 国父母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基于这样 的文化水平以及传统的中国家庭观,中国父母大多不 懂得帮助子女一起来制定一个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而是更习惯于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能力直接为子女安 排好一切,无论是高考报志愿,还是子女大学毕业后 的工作,很多父母早就替自己的子女做了选择和安 排。在习惯了由父母代操代办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当 前的大学生难免会养成一种主动学习和规划的惰性, 从而忽视了对职业生涯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三、帮助大学生走出职业生涯规划误区的对策 1.从教育主管部门看,要充分发挥政府不可替代 的行政手段 一是要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促进高校职业生涯 规划课程建设。通过政府的行政行为确保高校在就业 工作中的经费投入、机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与 理论研究等都能得到贯彻落实。 二是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本土化研究工作,为高 校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职业生涯规划本 土化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持续的工程,需要社 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单凭高校及个别教研人员 是不能完成这项工作的,必须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牵头,调动社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共同来参与职 业生涯规划的本土化研究。 三是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使职业生涯规 划教育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过程。很多西方国家(如 美国、英国等)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职业生涯规划教 育都是从小学就开始的,从小就培养学生对自我和职 业的探索和认知,这样才能从小培育学生的职业素 养,引导他们在初中、高中升学时能够明确选择自己 的升学目标和方向,避免很多大学生上了大学后才无 奈的发现原来所选择的专业并非自己所喜欢、所擅长 的。 2.从高校教育工作看,要以切实提升教学成效为 目标 一是对任课教师采取教学资格评价认证。高校职 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目前高校一方 面响应政策要求全面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一方面又 缺乏足够的专业教师队伍,因此很多老师都是勉为其 难地走上职业生涯规划课堂的讲台,专业水平参差不 齐,教学成效也就可想而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 校必须尽快抓好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对 任课教师采取教学资格评价认证的做法,设置任教资 格,逐步筛选出一支合格、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队伍,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建立注重过程教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职 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果绝不仅仅是学生能够做出一 份精美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 理性的认知,对职业和职场有一个直观、深入的实践 了解,对决策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有一个 不断的提升,对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有一个不断调整 管理的过程等,是学生实实在在的自我提升和成熟, 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各个阶段的重要成果。高校对 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质量评价不能简单的以 学生的一份计划书或试卷完成情况来衡量,而同样应 该有一个阶段性的、动态的评价办法,通过科学的质 量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3.从学生家庭来看,父母要正确扮演好“家长永 远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最重要导师”的角色,帮助大 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 中国的父母要改变过去那种习惯为子女做选择、 习惯为子女代操代办的做法,这种把自己经验和价值 观强加给子女的行为,既让子女难以自主自立,在很 多时候也得不到子女的认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随 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父母要试着成为孩子的朋友,成 为他们真正的导师,帮助子女认识问题,探索世界,引 导子女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只 有这样,中国的年轻一代才会更快地自立自强。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家长都是受过良好 的教育,都是孩子优秀的导师。但作为接受高等教育 的大学生们,应该懂得独立思考,跳出家庭环境的影 响,反思自己家庭对于自己的种种影响,好的要继承 和发扬,不好的应该自警自省。如果过去都是习惯依 赖父母的为自己做决定、安排好一切,那么从此刻起 就该学会自立,学会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科学理性 的规划自己的未来。 4.从大学生自身看,应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 意义和重要性 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通过规划指引 自己的实践,通过实践完善自己的规划,最终成就自 21 沈小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及其对策研究 201 1年第6期 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从大学生角度而言,职业生涯 规划的意义主要有四个方面: (4)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目标和行动计划。职业 生涯规划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就是在大学生进行自我 (1)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认知水平。中国流行两 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和“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 不自知”。对于自我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了解 认知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利用MBTI性格测评工具、霍兰德职业兴趣(人格类 型)理论、自我效能感量表、WVI工作价值观量表等 一认知探索、职业探索的基础上,通过职业生涯决策方 法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 据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 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明确目标并通过具体的计划 促进大学生采取有效的行动。 (5)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科学管理人生的方法论。 系列理论、工具甚至游戏,通过大学生自己动手再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更不是一劳永逸 的事情,关键是要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通过这 加上老师的辅导,从而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 格、能力、价值观有一爪‘‘全新”的、客观的认识。 (2)帮助大学生提升对职业和职场的认知水平。职 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为学生提供 积业前景手册》、 《职业名称词典》等职业信息资料,另一方面指引学生 通过职业信息收集、职业拜访、职业见习、职业前景分 析等方式深入了解职业及职场环境,从而为将来的职 业选择做好准备。 (3)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决策能力。我们每时每 刻都在做选择,人生就是由无数个正确或错误的选择 所造就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SWOT分析法、生 涯决策平衡单法等理论和工具,引导大学生掌握决策 个方法和步骤,不断循环、重复的加深探索实践,不断 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最终达成自己的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职场,同样适用于追 求人生中的各种重要目标。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理 论是我们科学管理人生、实现成功幸福人生的宝贵方 法论。 参考文献: [1]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效性探析[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09:163—165. 方法,进行各种决策练习,从而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的掌握,无论是对职业的选择,还是对人生 中的其他重大决策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3]杨妍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与思 考[J】.科教文汇,2009(9):75—77. On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SHEN Xiao-You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Abstract:Due to some incorrect views,many students often neglect or even give up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career planning.This article summarizes college students common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career planning,analyzes their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and from the society,the college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help them out of the career planning mistak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career planning:misunderstan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