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质量探讨

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质量探讨

来源:意榕旅游网
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质量探讨

后浇带能有效地分化大面积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抗渗漏能力。但若施工措施不当,施工质量则很难保证,后浇带也会成为地下室结构的薄弱带、渗漏的薄弱带。

一、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存在问题

1.底板后浇带常常因为作业条件差,难以清理完善,后浇混凝土难以保证质量,而使地下室地梁、底板的混凝土截面受损、下部钢筋失去混凝土保护,使后浇带成为结构薄弱带。

2.清理底板后浇带时,在密集的梁、板钢筋中进行凿剔、出渣等清理作业,作业条件非常困难,稍不慎会凿破板底的防水保护层、损坏下部的防水层。有的工程底板后浇带封闭后变成了地下室底板堵漏的主要对象,还有的工程底板后浇带随着混凝土的封闭即出现细小的泉涌现象,个别工程先后反复清理、隐蔽检查多次方才最终验收合格。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底板后浇带位置低洼,位于建筑物相对最低洼处,非常容易汇集积水、淤泥、垃圾等。

2.后浇等待的时间长(伸缩后浇带不少于42d,沉降后澆带在主体封顶之后封闭,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清理维护工作量大,费用高。因疏忽维护而使之成为积水池、垃圾坑。

3.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对捧渣、清淤问题考虑不充分,没有设计排水、排碴通道,污水、杂物落人后,不能够顺利排出,积淀成害。尤其是在横穿后浇带的地梁位置,形成深深的泥水渣池,密集的地梁下部钢筋被埋在很深的沉积物中,清理条件极其困难。

4.后浇带止水构造设计不当。有些设计者将中埋式止水钢板设计成向下弯折的形状,这是错误的,向下弯折的止水钢板并不能盖住上升的水流,反而会给清理工作造成障碍,使钢板下侧难以清理完善;同时,后浇混凝土时,下折的钢板又会聚集气体使混凝土不能充实,形成混凝土缺陷。所以,中埋式钢板止水节点

设计时,应将止水钢板向上弯折才是正确的作法。既可以实现钢板的止水功能,又避免了使钢板下侧形成混凝土空洞。

5.钢丝网、快易收网等封堵材料安装使用不当。例如:将钢丝网揉成团状进行塞堵、籽陕易收日网重叠起来使用等,都会使施工缝形成疏松混凝土,难以凿剔出密实的混凝土面,而造成混凝土缺陷,成为渗漏通道及结构薄弱带。

三、后浇带施工工艺 1.后浇带的留设要求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及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设置在建筑物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可沿基础长度每隔30~40m留设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宜设置在柱与柱三等分的中部范围内,且要避开基础承台位置。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不宜小于800mm,同时考虑方便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

2.后浇带的钢筋处理

沉降后浇带内的钢筋应贯通;对于收缩后浇带,钢筋应断开,以避免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受到约束产生应力出现开裂。对钢筋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按要求焊接好,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同时由于后浇带宽度较小,断开位置上的钢筋应符合规范内“同一截面的钢筋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的规定。

3.地下室后浇带的模板

由于地下室底板、墙板混凝土较厚和配筋比较密,不利于普通模板支模。因此,在后浇带内部两侧面采用永久性模板“快易收口网”。快易收口网有以下几个特点:力学性能好,受侧压力小;直接观察浇筑过程;自重轻,运输和安装方便;优化工艺,增加抗剪界面;便于穿筋和连续绑扎钢筋;适应分段浇筑混凝土;套搪及裁剪操作简便。在浇筑混凝土后快易收口网一直嵌在混凝土内,模板表面呈波纹状。使混凝土浆通过模板的每个孔隙渗出,形成一个波纹状的表面。便于两次浇筑混凝土产生最佳粘结效果。

四、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

2.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隋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个整体,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一些,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

3.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一般不宜断开。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一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钢筋应保证准确位置而连续不断。对于板,单层钢筋下应设置垫块,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对于梁,底部钢筋亦应加垫块,上部钢筋一般直径较大,可不用支架。

4.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久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隋况确定。

5.带两侧宜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视构件断面大小而定,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铅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宜过大,以避免灌注混凝土时跑浆,如网眼偏大,可在网外粘贴一层塑料薄膜,支挡固定好,以承受灌注混凝土时的挤压力,并保证不跑浆,待混凝土凝固后,薄膜即可撕去,钢筋支架亦可除去,而铅丝网则留在后浇带两侧,即永久留在后浇带内。

6.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隔断,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应局部干硬一些,塌落度小一些,既保证搓捣密实,又不跑浆,使侧面混凝土强度和其它混凝土一致。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处侧面混凝土凿毛,清刷干净,底部碎屑清除彻底。

参考文献:

【1】周健,阮兴龙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施工技术措施-科学与财富 20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