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实现师生互动
徐从寿
查阅大量资料,我认为师生互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1.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2004年春开始,全市中小学教师全面开展了通识培训,进一步推行了第八轮新的课程改革,到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第六个年头。其实新课程就是要求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由原来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向新型教师角色转变。前五年以前,我们也进行过多次课改,比如数学上推行的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去年12月我们一些老师到黔江再次去听了他的讲座,知道了他的一些理念,那就是先练——后讲——再练,(这个理念曾经有好多年没有被推从,被一些专家给以否定了),现在觉得和新课堂总有些相似之处。
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就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3.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发课堂教学气氛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堂《宇宙里有些什么》公开课上,老师让学生看书提问题,一学生起来问: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大笑,这个学生很后悔,责怪自己提了一个非常蠢的问题,谁不知道“万万”是“亿”。于是老师笑着说:“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可能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可是我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一个‘亿’字,反而用‘万万’?谁能解释?”于是教室里学生都在思考。一个学生举手起来回答:我也不太懂,不过我想说说看,我觉得用‘万万’读着顺口,还有,好像‘万万’比‘亿’多。老师当时就表扬:说得非常好,别的同学还有想说什么吗?……最后老师总结:“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但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这个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呢?”全班同学将目光又集中在刚才的那个学生身上,刚才的那种自愧、自责心理一扫而光,仿佛觉得自己一下子又聪明了许多。
我们当老师的,在课堂上也仅仅是一个组织者,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说罗娟老师的那堂英语课,让学生听录音、看课件的展示、展示实物教具,让学生读、说,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多层次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我们很多老师上课喜欢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探索新知,在探究中获得结论。
二、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
教师要正确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感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境。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不管是与学校领导之间的还是教师之间的,与家长的还是与社会的,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构建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我们关注教师的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现在我们多数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
案例:在讲完《坐井观天》的新课时,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老师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训练,老师仍采取同伴互助,同桌交流,课堂上又热闹起来了,有的前后一起争论,有的仰着小脸思考。然后让学生开始说:
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都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
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
青蛙坐上了飞机去环游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对小马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大啊!”(学生用了广告语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一个成绩不是很好的女生,老师看她也举起了小手,就点名让她站起来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老师也笑了。于是老师打断了她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随口说道:\"我看你才是一只青蛙,坐井现天。\"之后,老师又让大家把自己想的和说的写出来。
在批阅同学作文上来的作业时,老师看到了刚才那位女生续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它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面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
这位老师的心被震撼了。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回到井里又有什么不好?老师没有给小女孩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倘若让她把话说完,不仅同学们不会再笑她,而且也将给课堂教学增添一抹亮色。我们不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吗?可竟然说她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自己! 于是老师在作业下的空格里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
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如果漠视这些后进生,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还会引起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他们变得既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也不愿和别的同学交流。
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那么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
就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