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日美动画对比

中日美动画对比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中日美动画欣赏与比较研究

摘要

在动画艺术八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制作技术的进步和艺术潮流的演进,世界各国的动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样风格。

动画的不同风格源于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了解它们在动画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 前言

从中日美三国动画的各自的特征以及各国文化对动画的影响等方面对三国的动漫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主要从其艺术特征、审美创作风格、音效风格,视觉与听觉方面分析,也与其每个国家特有的特色文化进行分析。

二、 美日中主要艺术特征

(1)美国主要艺术特征

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迪斯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迪斯尼动画的特点包括: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

人物性格鲜明,动作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适合绝大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2)日本主要艺术特征

手冢治虫首创借用电影镜头语言来绘制漫画,在有限经费的情况下,一有限的资源,制造出无限的效果。手冢治虫作品强调“人性”,成为日本动画的奠基精神。作品中的角色多半具备复杂多面的性格,好人也有利欲熏心的时候,坏人也有动恻隐之心的时候。即使不用煽情的手法美化人性,故事也会表现了他对人性的信心与期待。

宫崎骏不参照迪斯尼模式,每一部电影都有不同的故事结构、发展节奏和基调。宫崎骏带领其工作室试用质朴的镜头语言,制作出精致细腻的绘画风格。其作品富有深切的人文情怀、环保意识,是日本商业动画中的一股清泉。

(3)中国主要艺术特征

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影响。中国动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

一是情节的写意。与别的国家相比较,中国动画片在情节设计上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例如打斗动作中不是在于你死我活的结果,而是将打斗动作想舞蹈一样来表演。而这种以舞蹈形式来演绎战斗场面的美术特征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京剧将具体化的情节转化为象征性动作的表达方式。

二是动作的写意。中国动画片中的动画设计注重“功能性”而不是“合理性”。常

常把现实的动作加以线条意象化,将日常动作转化为写意的表演。

三是主题的写意。中国动画片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往往通过幻想的故事表现深刻的主题。主题往往含蓄、隐晦不像西方善恶二元独立。

三、 中外动画审美与创作风格

1.美国动画的审美景观与创作风格

(1)迪斯尼的动物美学

“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这是沃尔特·迪斯尼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为在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的主角就是米老鼠米奇。在迪斯尼动画创作的早期,动物明星占据了重要的分量,其中最知名的明星莫过于米老鼠和唐老鸭了。随后增加了更多与米老鼠共同成为迪斯尼那一时代的动物明星,例如唐老鸭、高飞狗、小飞象等等。

(2)美国时尚元素跟随时代潮流

动画是创造梦幻的王国,但同时也不能脱离实际,尤其是在人物造型的审美元素上,始终跟随着时代时尚潮流。在美国各个时期的动画作品中,我们都能寻到时尚元素的印记,尤其是美女塑造的形象,

20世纪30年代,美国时兴雪白皮肤大眼睛,于是就捧出了白雪公主。白雪公主的皮肤白似雪、眼睛大大、嘴唇红红、头发乌黑,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美丽女性的符号。

20世纪50年代,玛丽莲梦露式的金发美女形象成为那一时期的流行元素。这种元素自然也成为迪斯尼动画影片中美女标准。灰姑娘、爱丽丝……无一不是金发美女。

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强调种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于是迪斯尼引入各国美女的风采:拉伯童话故事《阿拉丁》中印第安公主;法国童话故事《美女与野兽》贝儿;中国的花木兰……,迪斯尼动画将时尚元素与文化价值取向实现了有机的融合。

(3)技术万能

技术是确保美国永久繁荣,确保美国神话的永久魅力。因此,美国

始终怀有深深地技术万能情结,这种情结表现在动画创作中,就时常出现了不惜巨额投入,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来打造动画经典大片。

2.日本动画的审美景观与创作风格

(1)视觉的唯美

日本动画以“机器人”、“美少女”为号召,走出一条与其他国家动画不同的道路。日本动画追求唯美效果,不仅背景细腻逼真,而且男女主角都描绘的极其标致;男生都肌肉饱满,酷酷型男;女生颀身修腿,个个像模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为美化和模式化的日本动画人物造型。

(2)视听觉的冲击力

日本动画电影人没有美国人那样的实力,于是他们选择了动画编排与制作走电影路线

的创作思路,将故事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和各种叙事方式得心应手真实地应用到动画电影中;充分调动电影语言,全方位变化镜头角度,加快场面切换速度,频繁移动背景,强化光影效果和音响效果,以此造成对观众视觉神经的猛烈冲击。日本动画片在组合驱动画面产生最为强效的动态视觉效果,使得动画电影中有一种东方式的亲和力与特殊的魅力。

(3)民族元素的渗透性

日本的动画片不像中国传统动画片那样采取民俗化的表现形式,但总是将日本的民俗文化和民族性渗透在动画里面。

民俗气息与民俗魂的有机融合是日本动画民俗风格的主要特征。民俗气息的再现往往在民俗之美自然透露:漫天飞舞的樱花、女儿节的木偶娃娃、男孩节的鲤鱼旗等等,都传达着浓郁的日本气息与风情。即使是很小的细节,也能体现日本民俗文化,例如:《灌篮高手》里拉拉队扎的头巾;《聪明一休》里经常在一休动脑筋时出现的祈晴娃娃等,无不体现着日本民俗文化。

(4)技术应用的讨巧性

日本动画与美国动画对技术运用的心理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不同于美国动画耗费巨大的资金,将最真实的造型、场景、物品搬上银幕,他们认真研究动画中的每一个动作,物品的每一个弹性状态;日本从手冢治虫开始更多关注动画人物的内心,而非外表。手冢治虫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故事。于是手冢治虫开发了一套制作流程,最大限制节省成本。他尝试着为经典人物制作经典动作,这样可以再不同的背景下重复使用;尝试眨眼三帧,口动三帧的模式,而迪斯尼要求口型与说话结合,这种静态处理对话场面的技术大大节省了资金。

此外,日本动画增加了“Q版”形象,在写真风格的动画中插入“Q版”形象,表现角色心理或夸大肢体的一种手法。由于“Q版”形象更适合反映极端的心情和超现实的情景,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并且增添了有幽默性。

3.日本动画的审美景观与创作风格

(1)民俗性与戏剧化,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

观赏中国动画,常常能看见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水墨画《小蝌蚪找妈妈》,脱胎与中国画中的写意;《大闹天宫》、《哪吒》传统动画片,借鉴中国古代寺观壁画;剪纸画吸取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文化;《南郭先生》融合了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刚健风格;《三个和尚》,采用中国戏曲……这些根植于中国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动画形象;从服饰传统、环境描绘、人物面貌、性格特征,也是一派中国风貌。

民俗资源是动画取材之一,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就是取材于《西游记》;而《宝莲灯》源自于古老民间传说“沉香救母”;《阿凡提的故事》就是来自新疆地区的民间故事等。中国动画表现域广泛,内容题材的丰富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国几千年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瑰宝的神话 故事和优秀的民间传说。

(2)大众性与多样化

中国动画创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汲取中国民间文化精髓,生成独特的美术韵味。

中国动画戏种多样化。剪纸动画,是借鉴民间剪纸和皮影戏的艺术表现特点。折纸动画,不仅能表现剪纸动画的二维空间状态,折纸动画而且具有三维空间的表现能力。木偶

戏,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借鉴中国民间木偶书发展起来的一种动画表现样式。水墨动画,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表现风格主要是突出水与墨的渲染效果,无论是人物还是背景没有边缘线,意境优美、虚实相生。水墨动画在此基础发展起来具有中国特色的表现艺术。

(3)政治影响与教育性

中国动画片从诞生之日就深受中国社会现状的影相。在苦难的中国,为了唤起同胞的觉醒,万氏兄弟拍摄了激发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的动画片。因此形成了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迥然不同的特色,为了明确教化性却忽略了应有的含蓄与幽默。然而原本属于娱乐的艺术被严格地束缚在指导教育思想之中,被戴上了严肃的“政治紧箍咒”,直接影响了动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四、 中外动画音效风格

1. 美国动画音效风格

1928年,迪斯尼创作了电影史上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它标志着声音元素开始成为动画艺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成分,也使动画片成为电影类型片中的一种形式。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幻想曲》等一批动画占据了观众们的视野。这一时期,美国动画片的声音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制作方式基本上与电影声音制作相差无几。动画音效与配音相对来说比较少,而音乐则占据了动画片的主要地位。片中往往会配有大段音乐作为衬底,以弥补视听上的空白。动画音乐制作方式通常是有传统

交响乐团或者较小的乐团来演奏,曲风而是以当时的流行音乐或者古典音乐为主。

30年代末期出品的《猫和老鼠》中体现了音效的作用,一些模拟现实场景的音效运用到动画片中,如敲击声、爆炸声、呼吸声等等,大量运用了效果音乐。

20世纪后半叶,各种先进的录音采样方式在动画片中得到运用,动画片的声音效果也来越逼真,创造出了能够与电影大片相媲美的音响效果,这也成为美国动画音效风格的主要特征。

虽然科技发展,电脑音乐的融入是动画创作向人类的幻想世界又迈进了一步。

2. 日本动画音效风格

在日本的音效方面,细致生动是其创作风格。真实音效与夸张音效相

融合是日本动画音效运用的主要特点之一。

日本动画音效创作时,创作者时长会营造一个极具真实感的声音场景与画面配合,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夸张音响方面,日本动画片时常会将某些细节声音加以夸张,形成特殊的音响以表达某种暗喻效果。给对象物体或人物加上一种音效属性使其凸显出某种需要的感觉,这种声音的“注脚”,效果为日本动画增色不少,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表现手段之一。

日本由于特殊的文化环境,各式各样时代的音乐都会在日本动画中得到体现。而动画中的音乐通常与片子的主体结合比较紧密。丰富的动画选题决定了其音乐风格的多样性,

从清新、通透的独唱、合唱旋律、到摇滚、布鲁斯、爵士等风格都会根据动画作品的需要而得到适当的运用。此外,日本动画的音效并没有仅局限在动画的圈子之中,而是融入到整个音乐市场里。著名歌手的专辑中会有动画主题曲,著名作曲家的唱片片中也会有动画配乐。可以说,日本的动画音乐已经成为整个动画产业中附属产业的重要支柱。

3. 中国动画音效风格

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中共的动画也出现过两次事业高峰,其中《大闹天宫》、《哪吒》、《三个和尚》等那一时代的经典之作。中国动画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特色,不仅表现在画面的风格上,也表现在其声音元素上。

以《大闹天宫》为例,分析中国动画音效的民族风格。《大闹天宫》的音乐元素非常丰富,堪称为那个时期中国动画之最。该片配乐主要风格取材于中国国传统京剧,视听言语极为丰富。例如,打斗场面的节奏感基本上是运用了中国传统京剧武打戏的音乐节律来把握。其中打斗缠斗时,配乐按着打斗动作,时快时慢,松紧有度,与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

对于场景音乐的设计,《大闹天宫》几乎每个场景都有一个特定的配乐来表现该场景的特点。例如,花果山,采用快乐的二胡丝竹音乐;凌霄宝殿中,运用气势宏大的钟鼓乐;而十万天兵天将摆阵花果山时的打击乐更令人唔到双方战前的紧迫感和气势感。

在主题音乐上,《大闹天宫》几乎为每个单独出场地角色设计了独特的配乐;弦乐齐奏表现齐天大胜的神通广大;木琴敲击来表现土地爷的滑稽等等。即使仅靠视觉,也能明确辨别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五、 中外动画产业发展策略

1. 美国动画产业发展策略

全球化和本土化相融合创作动画精品。“球土化”融合是一种文化为了自

身的发展需要对另一种文化形式进行改造、利用的过程。

高投资打造动画大片。高投入打造动画大片,然后得到更大的十倍以上

的回收,这是美国动画也创造的事实。

高水准推出衍生产品。以迪斯尼为代表,构架动画明星品牌的塑造。开

拓播放市场,推出动画影片后都大力宣传去打票房,并发行拷贝和录像带。开拓商品市场,推出与动画主角的产品。

2. 日本动画产业发展策略

以小取胜。日本没有像美国雄厚的资金,但更着重眼前经济效益、市场

互动和快速回收。尽可能以小的投资,尽可能少人力,尽可能快的制作和尽可能高的回收是日本动画创业的特点。

走电影路线。在“走电影路线”的道路上,讲故事电影的蒙太奇语言与各种叙事运用于其中:充分调动电影语言,全方位更换镜头,频繁移动背景,强化光影效果和音响效果,以此造成对观众视觉神经的猛烈冲击。

动画与漫画相结合。日本漫画为日本动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资源。

政府大力扶持动画产业发展。为加大日本动画产业在全球市场的销量,扩大日本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相,日本政府对日本的动画实施大量的支持和扶持。

3. 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策略

央视动画,为国家打造坚实基础。央视动画是国产动画制播合一的典型

代表。其动画片在进行生产的同时,央视本身就是播出的母体,拥有大量动画类栏目。

为补缺高达26万分钟的中国动画空缺,选择了引进部分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动画。

学习和引进国外高新技术。

六、 总结

美国的动画可以说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但是他们的漫画总是落于俗套,单纯搞笑和单纯教育式的动画片太多,不像日本将动漫涉及到了日常生活、心灵感受等领域。

不用说,典型的动漫大国,动漫业的发展涉及生活各个领域,周边产品层出不穷。而且对国外有很深的影响(比如中国、美国)。日本漫画剧情引人入胜、画技高超。动画制作精美,技术应用也恰到好处。

中国动漫现在还在动漫的初级阶段徘徊。主要的问题:人们的观念落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动画制作者总认为动漫是给小孩子看的,而家长对动漫中稍涉及“情感”方面的问

题特别敏感(如《虹猫蓝兔七侠传》),所以动漫低幼倾向严重。不仅如此,中国的电脑特技、影视技巧方面有待提高,也应该改改一味模仿的毛病。

相较于国外动画,中国动画缺少创新,在技术上落后,在剧情和人设上也有很大差距。

在人物设置上,中国动画习惯用低龄的儿童,3头身的大头宝宝或动物与人混杂,普遍低龄幼稚化,缺少多样的画风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动物不是人类,即使拟人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儿童却少成熟的思想与处世能力,人设缺少吸引人眼的要素。

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对中国动画发展脉络有一个了解,对今天的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既可从中借鉴吸收优良传统,又可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之处,找到一条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发展道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