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米和毫米》
一、 复习导入
1.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米、厘米) 1米等于几厘米呢?(1米=100厘米) 2. 你能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吗? 门高约2( ) 酸奶盒高约8( )
吸管长约1( )我们来给酸奶盒配一根吸管
(生:1米 太长) (生:1厘米 太短) (生:1分米 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为什么不用米呢?太长。为什么不用厘米呢?太短。) 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 认识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长比米短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dm表示。 1. 认一认
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我们先在老师放大的尺上来看一下。从刻度0到刻度10是几厘米?(10厘米)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小朋友,你能在你的直尺上像老师这样指一指1分米吗?
1分米实际有多长呢?请你用自己的尺横放在面前量一量吸管的长。几厘米?(10厘米)刚才的这根吸管正好是1分米,说明1分米里面有10厘米。 比划1分米
请你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吸管的两端,现在我们两指间的一段就是几分米?(1分米) 2. 找一找
把吸管轻轻拿掉,两指不要动,1分米有这么长。看到了吗?手放下,1分米有多长,再比划一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的边长大约是1分米,比如老师手中的粉笔盒,(指一指)它的这条高的长大约就是1分米。你找到了哪些物体的长、宽或
者高的长大约是1分米呢,前后四人为一小组,把你找到的物体的边像刚才老师那样指给小组里的小伙伴看一看?谁来说你找到了哪个物体的哪条边的长大约是1分米?(我找到的了粉笔盒的这条高的长大约是1分米,指一指) 小朋友们真善于观察,找到了这么多边长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 3. 画一画
那你能画出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吗?画之前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的地方?在纸上画一画。(提醒:画线段时不要忘了画上端点,标好长度,画好了用坐姿告诉老师)
(展示一生)我们来看这位小朋友的作品,你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刻度0到10)还可以从刻度几开始画到刻度几?
老师在屏幕上展示了小朋友的三种画法,仔细观察,你发现要画1分米只要怎样画就行了。
不管从几开始,只要画满10小格,就是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都是1分米。所以我们可以说1分米等于10厘米,反过来10厘米等于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5.1米=10分米
老师也画了一条线段,刻度0到20,这是几分米?(2分米)刻度0到40是几分米?如果要画5分米呢,要从刻度几开始画到刻度几?7分米呢?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那你知道1米等于几分米?(10分米)你是怎么想的?(100里面有10个10)
每个小组长那里都有1把米尺,我们还可以在米尺上像这样比划着数一数,(展示)1分米是这么长,2分米……,会数了吗?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在1米的尺上数到了几分米?
是10分米吗?我们再来验证一下,老师这里也有一把米尺,长度正好是1米,我还做了长度是1分米的小纸条(手指纸条的长)贴在了上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段小纸条。(10段)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小朋友们真会思考,推算的结果和数的结果一样。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也就是说1米等于10分米,反过来10分米等于1米。(板书:1米=10分米) 4. 量一量
为什么不用这把米尺来量一量物体的高度呢,朱老师现在请一个坐姿最端正的小朋友来量一量讲台的高是几厘米?接近几分米?为什么是9分米?(你真会学习,把上个单元学到的近似数的知识都用上了。)87厘米接近90厘米,90厘米正好等于9分米。我们再在这把直尺上 1分米1分米的数一数,看看讲台的高是不是接近9分米?是吗?验证的结果和推算的结果一样,小朋友们可真厉害!
(我注意到了这个小朋友在测量的时候有细心,他是把米尺的0刻度线朝下,量的时候尺沿着讲台的高竖直量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测量习惯。看的时候眼睛要和讲台齐平看。)
那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和板凳的高分别是多少呢,又各接近几分米?接下来请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的高和板凳的高。听清要求再动手,请小组长拿起尺,沿着桌子和板凳竖直的边量一量(0刻度线朝下)。其他三个小朋友走过来一起看一看桌子和板凳的高各是几厘米? 接近几分米?量完后安静地放下米尺,坐回位置。开始。
汇报。课桌的高几厘米?接近几分米?你怎么知道的?板凳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朋友们动手能力真强,量得真棒!) 三、认识毫米 1. 初步感知
那我们每天都使用的数学书有多厚呢?我们一下来量一量。
(听清要求:请小朋友们把书背朝上,右手用尺量,从刻度0开始量) 预设1:同意吗?为什么不能用1厘米?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看来要表示不到1厘米的长度,我们就需要认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预设2:你刚才说了哪个长度单位?你怎么想到的?(不到1厘米)那你知道1毫米有多长吗?(你脑袋里的数学知识可真多啊,真佩服你!) 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 2. 认一认
1毫米实际有多长呢?我们先在老师放大的尺上观察一下。
用笔尖从一条小竖线画到另一条小竖线之间的一小段的长度就是1毫米。 在自己的尺上你能找到1毫米吗?(直尺平放)用笔尖指一指。
3. 数一数
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呢?自己数一数。(10毫米) 我们再一起在老师放大的尺上来数一数。
那其他的1厘米里面是否也有10毫米呢?请小朋友在尺上再找1厘米,用笔尖指着数一数。(10毫米)你数得刻度几到几?几毫米?
小朋友数得真仔细,找到这么多小秘密,通过数一数,我们发现1厘米都有10毫米。所以说1厘米等于10毫米,反过来10毫米等于1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那从刻度0到2是几毫米?30毫米可以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 4. 找一找
1毫米在尺上就这么1小格,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长或厚大约是1毫米。 比如:(实物)身份证、银行卡的厚大约是1毫米。还有吗?
桌上的5角硬币的厚大约是1毫米。小朋友想捏一捏这个5角硬币,感受1毫米有多长吗?请小朋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这个5角硬币,再把5角硬币抽出来。
感觉1毫米怎么样?
现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一条很短的长度就是1毫米。
我们的数学书中也有1毫米。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数学书上10张纸的厚大约是1毫米。我们来量一量,好吗?现在请同桌合作,左边小朋友从数学书中间数出10张纸捏紧,右边的小朋友用尺量一量。
10张纸厚1毫米,那20张纸呢?(2毫米)50张纸呢?(5毫米)9毫米是几张纸?
数学书的厚不满1厘米,那到底有多厚呢?你能准确地量出来吗?(学生动手量)
我们一起在老师放大的尺上来数一数。
除了这样1格1格数,还可以怎么看出是6毫米?
恩,你观察得真仔细,在尺上有个很贴心的设计,每1厘米中间都有1根稍长的刻度线,这根刻度线把1厘米分成5毫米和5毫米。数学书的厚度就是5毫米加1毫米就是6毫米。
三、 练习巩固 1. 想想做做第1题
你能看出橡皮的长度是几毫米吗?
你怎么想得这么快?一眼就看出来了,有什么好办法快告诉大家。(刻度0到3是30毫米,加5毫米是35毫米) 那回形针能很快地看出它的长度吗?
还有不同看法的吗?(20加8或30少2是28毫米) (读长度时还要注意方法,用简单的方法可以读得又快又对) 2.想想做做第2题
你会量出每条边的长吗?开始测量。
(1)交流:三角形的这条边是几毫米?这条边呢?这条边呢?
通过测量我们发现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怎么样?(一样长,我们把这样三条边一样长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这个知道我们以后会学习。)
(2)交流:平行四边形上面的边几毫米?下面的边呢?左面的边呢?右面的边呢?
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你又有什么发现?
(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我们可以说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小朋友们不仅动手能力强,还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3、数学笔记
这是小马虎的日记,现在请小朋友用你会发现的眼睛找一找问题。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厘米长的牙刷刷牙,然后洗脸吃早饭。到学校,我坐在4 米 高的凳子上,开始读7厘米厚的语文书。
小马虎看到你们帮他修改好了日记,可高兴了,向小朋友们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真棒! 四、 3.全课小结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能比划下1分米有多长?1毫米呢?
你能把学过的4个单位从大到小来排一排吗?(瞧,这4兄弟排好队向我们走来了,我们边比划边读一读这首儿歌)
今天认识的毫米已经是很小的长度单位了,可还有更小的呢!想知道吗? 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去书本的第54页上找一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