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打,应该会有误差。但是觉得不是特别大。)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最影响中国的三大思潮:1.马克思主义2.传统思想3.自由主义。
1935年遵义会议即延安整风后认识到,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具体的马克思主义: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应用它。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
毛泽东思想(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实事求是。主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1. 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
2. 党的十二大以后,(首次)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方面展开,(首
次)提出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的心论断。
3.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4. 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5. 1997年,香港回归,邓小平去世。
6. 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主体思想
7. 邓小平理论精髓:实事求是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8.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围绕“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 党在21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0.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11. 三个代表的首要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2.2002年,江泽民下岗
13.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知道是想并写进了党章,2004年写进了宪法。
14.“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集中概括。
15.发展先进生产力(基础),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保证),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目的)。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16.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次提出)
17.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1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9.科学发展观解决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