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我国的公共政策评估原则和标准

论我国的公共政策评估原则和标准

来源:意榕旅游网
论我国的公共政策评估原则和标准

摘要:公共政策评估已经成为公共管理领域日益瞩目的环节。但是,公共政策评估在理论和实践当中存在许多需要规范和改进的地方。本文对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原则和标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共政策评估原则标准

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公共政策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政策科学研究将重点放在政策制定环节上,认为公共政策的根本问题是对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当代政策科学将公共政策视为包括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的系统,重视对包括政策评估在内的政策科学的各个环节的研究。通过对某一公共政策的科学评估,我们可以判断该公共政策本身的价值,从而决定该公共政策的延续、革新或终结,同时,还能够对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政策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能否对某一公共政策进行科学的评估是该公共政策能否顺利执行的基础,也是公共部门以后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参考。 1、公共政策评估概念

公共政策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组织,依据政策特定的目标,对社会公共利益经由价值分配过程中所制定的引导、规范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的方案。这一概念具有三大特征:首先,公共政策的主体是特定的,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各种公共组织。其次,公共政策的客体是社会公共资源。再者,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由政

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政策终止等阶段构成。因此,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缺少政策评估,一项政策就不能称之为政策。而公共政策评估,是政治认识主体在一定价值观和价值标准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及其活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结果的价值所作的评估活动。 2、公共政策评估原则

2.1服从和服务于评估对象原则

公共政策评估虽然已经是比较“末梢”的学科领域,但是,它仍然是一个相当笼统的概念。所以,认清当下正要评估的政策对象并结合之,再提出评估的标准,才是现实和具体的。 2.2价值性与事实性统一的原则

公共政策评估,本质上属于对公共政策的价值进行的评估。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就是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我国公共政策评估曾经或至今仍在走的一个误区是过多地强调“价值性标准”,而较少注意到“事实性标准”。 学术界提出的颇具现实性的公共政策评估“科学发展观”标准,并旗帜鲜明地认为“科学发展观”标准“应当成为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 2.3突出重点和具体可操作原则

随着国外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我国的开放引进,加之国内学者和实务部门的不断探索,我国在公共政策评估标准上,理论观点和学术流派纷呈,这对深化科学研究和促进公共政策评估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某一实践性的政策评估项目,在如此众

多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面前,应当努力理解评估工作目的本身,独立思考,有所取舍,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突出重点和具体可操作性。

3、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3.1目标标准

政策目标是制定政策的起点,也是政策制定所要实现的终点。政策目标在政策执行中具有指导、约束、凝聚、激励、辐射的作用。评价一项公共政策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看政策执行后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所确定的目标。那么,在评估政策时,把制定公共政策时所要达到的标准或目标同在一定时间限度内执行政策所达到的目标相比较来进行评价。 3.2投入标准

一项政策从提出、列入议事日程、制定、执行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各种资源。也就是说要制定、执行和贯彻公共政策必须有一定的投入,这些投入包括:资金的来源与支出,所需要的执行政策的人员机构、工作时间的数量与质量,政策资源与政策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个标准要衡量一项政策所投入的各种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其实质就是从资源投入的角度来衡量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所做的工作,也就是政策评估的成本问题。因此,投入成为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评估一项政策能否成功的一项重要的标准可以从各种投入方面进行评估。 3.3公平、公正标准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特征和体现。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在社会资源的分配和调节方面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的公共政策应该发挥其调节作用,而这种调节作用更多的体现在社会公平方面。因此,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该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其目标,最大限度的体现最大数的利益,尽可能的实现帕累托最优。公共政策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是否体现的政策的公平和公正,是否体现和维护了最大数的利益。 3.4效率标准

政策效率的高低往往反映出政策本身的优劣和政策的执行状况。一般来讲,政策的效率标准包括三个层次:政策的成本层次、单项政策的投入和产出次、政策的全部成本与总体产出层次。在政策成本层次上必须掌握政策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和支出,物质与信息的调与使用,决策者与执行者的数量和时间。在单项政策的投入和产出层次上,考虑政策效率时应该重点关注如何以较少的投入、较快、较好、高质量的实现政策目标。在政策的全部成本与总体产出层次上,应该注意除了直接用于政策过程的资源外只用于该项政策,而不能用于其他方面,由此造成的机会成本有多大;该项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直接效果以外的附加效果、象征效果、非预想效果等间接效果有多大。

3.5公民参与、回应政策的程度

由于公共政策主要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公民的参与与回应必不可少,而公民的参与和回应程度高低也衡量政策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公共政策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是一个国家或政治系统维持自己生存、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功能。通过公民的广泛参与,各种社会问题不断输入到政治系统中,政治系统则不断地输出各种政策去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维护和实现公民的利益。因此,一项公共政策不论关系到全体或一部分人的里时,只要政策对象认为满足了自己的利益,就会对这种政策有着积极的回应。反之,政策的回应程度就低。这也是评价政策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 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吴建南,温挺挺 .政府绩效立法分析:以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