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5) 胄字世威,奉世之后也。常慕周伯况、闵仲叔之为人,隐处山泽,不应征辟。
郃子固,已见前传。弟子历,字季子。清白有节,博学善交,与郑玄、陈纪等相结。为新城长,政贵无为。亦好方术。时,天下旱,县界特雨。官至奉车都尉。
段翳字元章,广汉新都人也。习《易经》,明风角。时有就其学者,虽未至,必豫知其姓名。尝告守津吏曰: 某日当有诸生二人,荷担问翳舍处者,幸为告之。 后竟如其言。又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翳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于筒中,告生曰: 有急发视之。 生到葭萌,与吏争度,津吏楇破从者头。生开筒得书,言到葭萌,与吏斗头破者,以此膏裹之。生用其言,创者即愈。生叹服,乃还卒业。翳遂隐居窜迹,终于家。
【译文】
杨由传,杨由字哀侯,蜀郡成都人。少年时学习《易经》,还有七政、元气、风云占候等。做了郡文学掾。当时有大雀晚上集于库楼上,太守廉范问杨由,由答道 :按占卜郡内当有小兵,但不为害。 后二十多天,广柔县蛮夷造**,杀伤长吏,郡里调集库兵攻打他们,祸乱平息。又有风吹削哺,太守又问杨由。由答道: 正当有荐木实的人,他的颜色黄。 不久,五官掾献桔数包。杨由曾经到人家喝酒,他对车夫说: 饮酒如果三行时,就应赶快起身。 不久催着离开。后来主人房后有人斗殴相杀,人问杨由怎么知道。由答道: 刚才土地庙中树上有斑鸠打架,这就是兵贼的兆头哩。 他的话多有应验。杨由著书十多篇,名叫《其平》。死在家中。
1
李南传,李南字孝山,丹阳勾容人。少时好学,对风角很明白。和帝永元年间,太守马棱因盗贼案被召,当到廷尉那里去法办,官吏人民都不安,李南特通谒道贺。马棱有些不高兴,对李南说: 太守不道德,现在当办罪,可是你为什么反而贺我呢? 李南说: 早上有好风,明天中午应有好消息到,所以来祝贺。 第二天早上,马棱伸颈望日影,认为不灵;到了中午,竟有驿使诏书原谅马棱的案情。李南问为什么迟到。使者说 :前日经过宛陵浦里癏过渡时,马折了足,因此不能快速到达。 马棱才心服。后来举为有道之士,召入公府,因病不能成行,死在家中。李南的女儿也晓得家术,做了由拳县人的妻子。早上到厨房,猝然有暴风发作,妇便上堂屋向婆婆告假回去,辞别父母,婆婆不许可,媳妇便跪着哭诉道: 我家专祖传法术,疾风猝起,先吹灶屋烟囱和井架,这祸必降到厨房主持炊事的妇女,这是我将死的预兆。 于是说明她的死期。婆婆于是让她回去,如期果然病死了。
李郃传,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父亲李颉,以儒学著称,官做到博士。李郃继承父业,游太学,通晓《五经》。长于《河洛》风星,外表质朴,别人都不懂。县召他做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派使者,都穿便服单独行动,各人到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两人当到益部,投到李郃候舍。这时正是夏天晚上在外乘凉,李郃便仰观天上,问道 :你们两位从京师出发时,知道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吗? 两人默不作声,惊讶地互相对看一下答道 :没有听说过。 并问 :你怎么知道的? 李郃指着星星告诉他们 :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所以知道哩。 过后三年,其使者中有一人拜为汉中太守,李郃还在汉中为吏,太守认为李郃有隐德,召李郃做户曹史。当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都送礼庆贺,郡里也派使者前往。李郃进谏道 :窦将军是皇后的弟弟,不修礼德,而专权骄傲放肆,危亡之祸马上要到,希明府一心忠于王室,莫与他交往。 太守坚决派人前去,李郃不能阻止,请求自行,同意了。李郃于是所在留迟,来观其变化。走到扶风,而窦宪到封地自杀,他的党羽全部被杀。凡与窦宪有交往的人,都被免官,只有汉中太守没有关系。李郃岁中举为孝廉,五次升迁做了尚书令,又拜为太常。元初四年(117),代替袁敞做司空,数次陈述政事得失,有忠臣的气节。在位四年,因请托事被免官。安帝死后,北乡侯立,又用李郃为司徒。等到北乡侯生病,李郃暗地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正逢孙程等事先成功,
2
所以李郃的功劳不显著。第二年,因为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第免官。将佐大匠翟..上书说李郃 潜图大家,以安社稷 。于是录阴谋之功,封李郃为涉都侯,李郃辞让不受。八十多岁,死在家中。门人上党冯胄独自制了丧服,守心丧三年,当时人很觉奇怪。
段翳传,段翳字元章,广汉新都人。学习《易经》,明风角。当时有到那里学习的人,即使人没有到,他一定预先知道他的姓名。曾经告诉守津吏道 :某日会有两个学生,挑着行李打听我的住处,希望你告诉他们。 后来果然像他所讲的那样。又有一个学生来学习,学了几年,自己认为略究要术了,辞归乡里,段翳替他合一剂膏药,并用简书封在筒中,告学生说 :有急事打开看看。 学生到了葭萌,与吏争渡,津吏打破了从者的头。学生便打开筒子得了信,信中说,到了葭萌,与吏相斗头打破的,用这膏药裹之。学生听了他的话,受伤者立即好了。学生叹服,于是打转完成了学业。段翳于是隐居不露踪迹,死在家中。
【原文】
廖扶字文起,汝南平舆人也。习《韩诗》、《欧阳尚书》,教授常数百人。父为北地太守,永初中,坐羌没郡下狱死。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及服终而叹曰: 老子有言: 名与身孰亲? 吾岂为名乎! 遂绝志世外。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谶纬,风角、推步之术。州郡公府辟召,皆不应。就问灾异,亦无所对。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