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章华寺
几度兴废!几度重修!从昔日宏伟壮观的帝王行宫到今日幽静肃穆的佛门净土„„章华寺中,楚梅、唐杏、沉香井等穿越几千年厚重的历史,将一段段兴衰的故事承载到今朝。
千年古刹章华寺“佛光”再现
在古老的荆楚大地上,有一座千年古刹高耸在楚灵王行宫古章华台遗址上,它位于荆州市沙市区最繁华的中心城区内,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悠远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使这座古刹成了荆州市著名的佛教道场、旅游胜景。它就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汉阳归元寺、当阳玉泉寺并列为湖北三大丛林的沙市“章华寺”。
岁月的变迁,使得这座古刹历经风雨洗礼、沧桑巨变。 章华寺传说
带着新鲜与好奇,沿着车水马龙的闹市一路行去,在烟火红尘掩映之间,找到了极负盛名的章华寺。
提起章华寺的前身,一位在章华寺外做香火生意的老翁讲起了故事。 章华寺又叫章华台,大致修建于元朝,说起它更早的历史,就追溯到了楚国时代。
传说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个端午节,楚灵王带着宫女们,乘船来到沙市荷叶渊(今太师渊),观赏荷花,游宴取乐。傍晚时分,楚灵王发现荷叶渊边站着一位身穿白衣白裙的细腰美女,不觉垂涎三尺。他便身不由己的伸出双手想抱住那女子。哪知那女子乘机一躲,楚灵王扑了空,差点掉进水里。那女子见他狼狈的样子,嘲笑了一顿,向南飘然而去。楚灵王在后面边追边喊“我是楚灵王,给我站住。”那女子来到一座小台前停了下来,等楚灵王快追到跟前时,白衣女子便叫他站住。楚灵王听后,心中十分恼火,骂到:“大胆刁妇,竟敢戏弄我楚灵王。”说罢抽出身上佩戴的宝剑,就朝那女子刺去,那女子甜甜一笑,楚灵王的宝剑竟落在地上。女子又用脚轻轻一勾,只见剑身一闪到了她的手中。女子用剑指着楚灵王说:“我是天上的仙女,如果你喜欢我,想娶我的话,就在此修一
1 / 6
座寺院,我们在此成亲,否则,你想娶我办不到。”楚灵王心想,天下没有我办不到的事,便满口答应了她的条件。这时,女子腾空而起,飞向了天宫。
楚灵王为了得到天下最美丽的仙女,搜刮了大量钱财,又命令大臣到民间去,到处抓人做工。并请来了各国的诸侯献计献策,用高价请有名的建筑师,用上等的材料,连夜赶修。
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修成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寺院—章华台。 章华台又称章华宫,落成之后,楚灵王天天盼着美丽的天宫仙女来与他成亲。哪知等了半年之久,仍不见仙女的踪影。这时,他如梦初醒,方知是那仙女戏弄了他。便派人到民间抢夺细腰美女,在章华宫寻欢作乐。时间一长,人们便把章华宫称做“细腰宫”了。据传章华宫内有三千名细腰女子供他玩乐。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梦泽》中写道:“梦泽悲风动自茅,灵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楚灵王爱好细腰这一怪癖使得大臣们和宫女为了讨楚灵王欢喜,都勒起腰来,减食挨饿,以求腰更细,结果饿死不少。“灵王好细腰,国人多饿死”的典故正是由此而来。
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章华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西汉贾谊《新书》云:“台甚高,三休而乃至其上。”可见章华台非常高大,登上台,中途要休息三次,所以又叫“三休台”。苏东坡的《渚宫》诗说:“当时楚人架宫殿,意思绝妙般与垂。飞楼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赵千娥眉。”楚灵王在宫内歌舞欢宴,接见别国的使臣,得意地说:“贵国亦有此宫室之美乎?”以此炫耀楚国的富庶强盛。
后因七国争雄,楚政崩溃,加之楚灵王的骄奢淫逸,最终国势衰败,落得身败名裂,逃亡荒野,自缢而死。章华宫也败落荒芜了,只留下楚梅和沉香古井。直到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章华寺开山祖师悟开和尚到此建寺庙,名曰“章华寺”。
1今之章华异彩纷呈
姹紫嫣红换做了清修净地,经过2000多年的风吹雨打和战火洗礼后,如今的它又是怎样一翻景象?
2 / 6
细数着脚下十九级的台阶,登上了章华台,只见高大巍峨的山门在台上高高耸起,彩绘斗拱无比华丽,山门上高悬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笔书写的“章华寺”三个遒劲有力的大金字,显得十分庄严。山门左右各有一座巨石雕刻的飞狮,造型新颖,振翅飞翔。
进入章华寺,到处弥散着香火的味道,许多信徒虔诚地参拜着。朗朗的颂经声在空气中飘散,有种远离尘世之感。幽静肃穆的环境,楼台重叠的殿堂,层层相接、红墙黄瓦、如云似锦。
章华寺内主要建筑有:十大殿宇—天王殿、大雄宝殿、韦驮殿、关公宝殿、圆通殿、财神殿、地藏殿、药师宝殿、玉佛殿、千手千眼观音殿;三大楼—鼓楼、钟楼、藏经楼;三大堂—客堂、斋堂、罗汉堂;两宝塔—千佛和平多宝铁塔、观音甘露宝塔。主要文物有:楚梅、唐杏、沉香井以及御赐《龙藏》、圣旨等镇寺之宝。这些宏伟、庄严的建筑与殿阁里生动传神的佛像及文物,足够让我们领略到佛教的神奇以及章华寺所负的盛名的缘由。
进入三重檐的天王宝殿,大肚弥勒佛面带笑容稳坐在大殿正中,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应该就是如此境界吧。弥勒佛左右两壁上供奉着四大天王,他们神态各异,分立两侧。
走出天王殿,这是一处四合院落,南面为背靠天王殿的韦驮殿,北面为大雄宝殿,东西两旁为斋堂、客堂。
据寺里的师傅介绍,大雄宝殿为明清风格建筑,殿内金刚莲花宝座上供奉着三世佛。
三世佛由一棵千年古樟雕琢而成,神态庄严、真金贴身、无比辉煌。 最让人感兴趣的则是大雄宝殿前的两株植物,两件稀世之物—楚腊梅、唐银杏。左边一株为楚梅,相传是楚灵王建章华宫时种下的,故叫楚梅,是原生梅,因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故有“天下第一梅”之称。右边一棵为唐杏,因植于唐代,又称唐杏,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如今一梅一杏,在大殿左右两边,经历了千百年风雨,经受着善男信女们的香火。
3 / 6
沿着寺院的左边走去,绕过一片水池,前有一口古井,名曰“沉香井”,也有千年历史,传为楚灵王建章华宫时挖成,供宫妃们沐浴、饮茶、浇花之用。井底用沉香木铺就,故井水清香甘甜,从不干枯,被称为章华甘露。清人宗湄诗中有颂“朝汲井泉甘,暮汲井泉洌。”沉香井左侧为千手千眼观音殿。殿后是“观音甘露宝塔”,据介绍,此塔是由心继方丈率两序大众发愿修建而成的,塔高六十六米八,共七层,按汉、隋、唐、宋、元、明、清七朝风格装修各层。塔内绘有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八十四像的彩色壁画,向人们讲述着佛教故事。登塔远眺,历史文化的古城荆州新貌尽收眼底。
据护塔的师傅介绍,章华寺更神奇是常杞老法师不腐肉身镀金法像,就供奉在这观音甘露宝塔底层下设的肉身菩萨殿里,常杞老法师是监利人,终年78岁。生前身材十分瘦削,每日只进食一餐。在2000年坐化,尸身被放置在两口扣在一起的大缸中密封起来的,三年后,开缸时却依然保持原貌,尸身未腐。于是,人们就将尸体重新处理,打上石膏,当做真身供奉了起来。是中南地区独一无二的镀金肉身。
在五百罗汉堂,立体彩塑的五百个罗汉神态各异、造型生动,或坐或立、或动或静,吸引了无数香客前来数罗汉。有这样的说法,任意选择一尊罗汉像,随便沿某个方向数过去,数到自己年纪的数字,最后的那一尊佛像就代表了自己。
罗汉堂前的“千佛和平多宝铁塔”,是199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修建的,铁塔高三十三米,与佛教三十三重天相合,重约十六万斤,为全国寺院铁塔之最。
2修复古刹众望所归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章华寺从它建成至今,2000多年的时光过去了,如今章华寺虽然没有昔日宏观壮丽的规模,但是一些遗留下来的古迹却弥足珍贵。而这块王宫故地历尽沧桑,却倍受关注。
从元文宗图帖睦尔到明朱元璋之子朱桢驻守荆州复兴章华寺再到建文帝朱允炆避难穿僧衣途经江陵,在章华寺挂单三天,留下了“楚歌赵舞今何在?惟见寒鸦绕树啼”的诗句,以及后来的清光绪帝赐章华寺御制《龙藏》等等„„章华寺
4 / 6
经历了战乱又遭文革洗礼,在风雨的侵蚀中“无奈”而又“倔强”的记载着它的历史„„
1956年,章华寺被列为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章华寺被政府列为全国重点寺庙开放。
修复古刹,众望所归。1997年,心继法师任章华寺方丈,经过8年多整修,章华寺终于恢复了生气蓬勃的景象。目前已颇具规模、初显成效,成为鄂西南一带著名旅游胜地,国内外的信徒和游客络绎不绝。
据了解,章华寺还要在“大雄宝殿”后修“玉佛宝殿”、“万佛殿”、“灵骨塔”、“佛学院住宅楼”、“招待所”等殿堂,建成之后将以宏大的规模面世。目前正在修复的“玉佛宝殿”,将供奉从缅甸请回的一卧一坐二尊玉佛,卧佛由整块玉石雕成,身长一丈五尺,为全国寺庙内所罕见。玉佛宝殿上为藏经楼,内藏镇寺之宝御赐《龙藏》、圣旨、半副銮驾、如意、玉印等。
荆州古树
随着一座座高楼大厦逐渐竖立,一株株记载着城市历史的古树正在相继在消失。一个城市的古树是我市历史文化脉络的表征,一旦失去,将永远地抹掉了历史地缘的记忆。“绿色”与环保,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
1.125岁的广玉兰
位于中山路中段以南的小巷子至今仍保留着解放前的模样,弯弯曲曲的巷道,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走在这里不自觉就会感觉回到了从前,而在巷尾拐弯处,一颗高大的广玉兰树会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广玉兰曾经被定为沙市市的市树,碧绿的叶子,洁白的花朵,它的美丽曾被无数市民定格在自家的相册中,也被无数青杨巷的老居民珍藏在记忆中。现在,青杨巷东面已经拆迁了一大半,邱大妈是唯一一户还没搬走的住户,提到这棵125岁的古树,她总能想起儿时的许多美好回忆。夏日里,三五个玩伴来到树下乘凉,闻着花香,嚼着菱角,高兴的时候你讲讲故事,我唱唱歌,仿佛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事了。
2.最具传奇色彩的女贞树
5 / 6
中山公园里的两棵古树,关羽夜读《春秋》的地方,在市政府重建春秋阁的时候,咱俩又被移栽到了这里。
3.最幸运的古树——小叶朴 3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