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_________)珍贵——(________)销毁——(________)宏伟——(________)
2.选文中第1自然段在结构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呢?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凡是”“统统”“任意”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节选) 梁实秋
①我爱鸟。
②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
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③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④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类型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5.作者开头就交代“我爱鸟”。短文从哪些方面表达了“我”对鸟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6.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用排比句式排除了麻雀和乌鸦,再刻画林中的鸟鸣。 B.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鸟的声音的喜爱和欣赏。
C.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不同的鸟鸣的特点。 D.从听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鸣的清脆、嘹亮和悦耳。 7.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8.请用“~~~”在文中画出描写鸟的身躯俊俏的句子。
9.“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类型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这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之舟(节选)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
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起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会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0.从加点词“依旧”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画“ ”的句子,用___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了“我”对小渔船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2.“我”觉得小渔船“亲切、难忘”是因为( ) A.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B.这只小船对作者来说非常熟悉 C.这是姑爹的小船,姑爹是作者的亲人。 13.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描绘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最后一句,你觉得作者能画出这条小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的一部分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一样,躺在床上后也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5.“生命的一部分”在文中是指___,作者建议我们读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16.第3自然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了第6自然段,你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用“ ”画出来。 18.文中首尾呼应的两句话是( )。 A.我每天都离不开书。 B.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C.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D.不可一日无书。
19.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写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读书
我大概是五六岁开始识字读书的吧,到现在已有30余年了。这30多年来大都有书与我相伴,不曾分离,但其间读书的地点、心境与感受多有不同。
幼时读书,多是在自家门口。那时大人到田里劳作,常留下我在家中看门,大多的日子我常坐在自家门前看姐姐买来的小人书打发漫长的时日。此刻还能记着那些小人书的名字及内容,如《哪吒》《齐天大圣》《英雄王二小》等。
上中学时,识的字多了,看的书也越来越多。有时上课偷偷地看,提心吊胆的怕被老师发现。有时几经周折借到一本好书,又要上课,又要帮大人做活,急得不得了。那时想,要是有一天不用上课,不用做事,让我好好看一天书该多好呀。
后来我也开始买书,于是便盼望能有个书架,有个自己的书房该是多大的幸福呀。高三时,我做了一个简易书架,把自己买的书都放上去,心里美滋滋的。有时坐在桌前,看着书架里的书,觉得那就是自己的财富。之后,我在家读书时,多坐在桌前。
我大学的辅导员叫纪永贵,他不仅外表风流倜(tì)傥(tǎng),学识也渊博。那时他大概30刚出头吧,高高的个子,戴一副眼镜,言谈之中透露着一种儒雅之气,我们觉得他是中文系乃至全校的美男子。纪老师酷爱读书,有一次,我到他家去,看到他的书房里,两个精美的书架,摆着满满的书。墙上贴着一副字“秉烛斋”,我想那就是他书房的名字了。他教我们唐代文学,有时也给我们讲
《红楼梦》,受他的影响,那时我读了不少唐人作品,除了唐诗还有唐传奇。课余时间,又读了几遍《红楼梦》。
刚工作时,单位给了一间住房,我一分为二,一半做客厅一半做卧室兼书房。房间虽不大,安排倒也简洁干净,工作之余就在书桌前读读书,看看报纸,打发了好多寂寞的时光。“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真的,到此刻我还怀念那一段日子,忙碌、充实、宁静而完美。
我真正拥有一间书房是在结婚后。婚前,妻问我要买哪些家具,我说我只要一个书柜,一个书桌足矣。书柜是我们在店里看好后请人仿照做的,书桌是我们花了500多元从店里买的。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把书房布置得舒服漂亮,没事的时候就在房内转悠,看自己的书架、书桌,想想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幸福得不得了,想该好好读书了吧。但以后的日子,不知怎样似乎越来越忙了,书桌、书架蒙了一层灰尘,好久才擦拭一下。
现在,我也经常读书,但多是在床头。夜晚睡意未袭之时,凌晨天色未明之际,倚在床头,翻几页书,也是一种享受。
其实,只要有读书的心境,我想读书也不一定要有书桌、书房吧。 21.在作者的读书经历中,读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22.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读书的感受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23.这是对廉颇的____、____描写。 24.写出了廉颇____________的品质。
桂花摇落以后,( A )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 B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
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 C )桂花。回家时,总要( D )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5.将下列四个字分别填入选文ABCD处。 捧 赏 收 挑
A:_____ B:______ C:_______ D:________ 26.读选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1)这个句子中最能表现桂花香气浓郁的字是“_______”。 (2)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在。
B.母亲把晒干的桂花送给乡亲们做糕饼、泡茶,桂花香气浓郁,让四季香甜。也让乡亲们的生活香甜。
27.用“﹏﹏”画出母亲说的话。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桂花的香气。 B.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母亲闻着花香,收获着桂花,体验着赠送的欢乐。这桂花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28.下面哪句诗与选文中母亲的话表达的意思相近?( ) A.月是故乡明
B.每逢佳节倍思亲
29.作者借桂花抒发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放学(节选)
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麻雀似的冲出教室,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 孩子们往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
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们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经过一个庭院深深的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大铁门,狼狗就....扑过来,小男生们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们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克利斯转弯,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
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
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
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钟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30.“死党”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文中写安安他们在放学路上做了很多事,请简要写出三件来: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32.请试着补写第4自然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3.加批注是读书的好习惯,请细读第5自然段,从品词语、悟感情的角度,紧扣两个加点词语,把批注内容写在框里。
34.短文中不停地出现时间,如“11点半”“11点45分”“12点整”……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可爱的松鼠
松鼠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200多种,我国有20多种。其中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各地十分常见,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体细长,体毛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称灰松鼠。
人们上山时,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树上跳来跳去,一条又长又蓬松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转。有时候,两只前爪捧着一个松果,用锐利的门牙啃着吃,样子可爱无比。
松鼠在茂密的树枝上搭窝,或者利用乌鸦和喜鹊的废窝,有时也在树洞中做窝。它们除了吃坚果外,还吃嫩枝、幼芽、树叶以及昆虫。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松鼠常将寻到的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
松鼠的听觉和视觉都不错,行动敏捷,活泼。 (有删改)
35.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________和________各地十分常见,又叫________,也称________。
3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贮藏(______) (______)的门牙 行动(______) (______)的冬天 利用(______) (______)的树枝
3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松鼠尾巴的特点是又长又蓬松、常常向脊背上反转。(______) (2)文章第二自然段写了松鼠的食物。(______) (3)松鼠的听觉和视觉都不错。(______)
(4)文章主要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食物。(______) 38.第一自然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________)是蒙蒙细雨的夜晚,(________)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39.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40.用“ ”画出语段的中心句。
41.对画“____”的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采用静态描写的手法,展现了夏天的有趣。
B.夏天的夜晚,迷人的是萤火虫的翩翩飞舞,即使是雨夜也无妨,哪怕是星星点点朦胧的微光也足够唤起美的感觉。
42.选文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细致地描绘了夏天夜晚的美丽景色。请仿照选文的写法写几句话。
家乡最美是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 _____。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_____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3.按原文内容填空。 4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谓:________ _________ 漫浪:_____ __________ 45.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心到的重要,这是因为(用文中原句回答)_ _____ __
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
必得之。
——选自《列子·汤问》
4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伯牙善鼓琴(____) ①善良;慈善。 ②擅长;长于。③赞许。 .(2)善哉 (____) ①善良;慈善。 ②擅长;长于。③赞许。 .(3)志在高山 (____) ①意向,心里想着。②记号。③记载的文字。 .(4)伯牙所念 (____) ①惦记。②说,读,诵读。 ③心里想到的。 .47.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8.由“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 )。 A.伯牙弹的曲子,锺子期都听得清清楚楚 B.伯牙弹什么,锺子期都听不懂
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过琴声传达出来
D.锺子期也很懂音乐,伯牙的琴声中听不出伯牙所想 49.“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 。 A.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B.有山有水的绝美风景 C.纤尘不染的美好境界 D.文笔流畅优美
参考答案
1.珍藏 宝贵 毁灭 雄伟 2.总——分——总
3.因为圆明园里有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凡是”“统统”“任意”这些词语让我了解了侵略者是如何破坏圆明园的,了解他们的野蛮行径,从中体会到了侵略者的破坏力度之大,毁坏速度之快,激起了心中的愤恨。我们要牢记这段屈辱史,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5.从爱鸟的声音、爱鸟的形体两方面。
6.A
7.承上启下,将描写从鸟鸣转向鸟的形体。
8.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9.作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以往美好生活的思念和向往。
10.两个“依旧”使我体会到父亲和姑爹的小船一次又一次地陪伴着作者,将作者带到人生的一个个驿站,这条船承载着的是父亲无尽的期盼和爱。
11. 对比 怀念 12.A
13.父亲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14.我觉得能画出来。因为父亲的爱倾注于这条小船里,伴“我”一路成长,这条小船在“我”心中已留下永难磨灭的印象。(合理即可)
15. 书 讲真理的、传知识的、陶冶性灵、赏心悦目 16.“我”某次出差,丢了手提包,当天晚上因无法读书而不能入眠,后来“我”以台历为书,津津有味地阅读。通过这件事来印证“我”爱读书,不可一日无书。
17.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胡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18.BC
19.要抓紧一切时间读好书,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变得充实而丰富,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明亮而深邃,让我们的行为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20.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21.地点 心境 感受
22.幼时读书,多是打发漫长的时日;上中学时,饥渴地读书;高三时读书,觉得书就是自己的财富;刚工作时读书,打发了好多寂寞的时光,感到忙碌、充
实、宁静而完美;现在读书觉得是一种享受。
23.心理 动作 24.知错就改
25.挑 收 赏 捡 26.浸 B
27.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 28.A
29.作者借桂花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情感。 30.安安的伙伴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
31.惊险地在短墙上跳上跳下 在大铁门前逗狼狗 跪趴在地上观察蚂蚁拖苍蝇
32.小男生们有时会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裤腿上沾满了地上的灰尘,但这并没有打消他们的兴趣,他们拍拍灰尘又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
33.“蹑手蹑脚”“狂喜尖叫”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孩子们逗狼狗时既害怕又异常兴奋的样子,充满了童趣。
34.①记录事件的进程,推动情节发展。 ②表现妈妈等待的辛苦与焦急。 ③时间精确到分,突出孩子们活动的专注投入。
35.东北 华北 普通松鼠 灰松鼠
36.食物 锐利 敏捷 寒冷 废窝 茂密 37.√ × √ × 38.列数字 39.即使 也 40.夏天最美是夜晚。 41.A
42.青草争光,鲜花怒放,村前的小溪在快活地流淌。田野里,农民伯伯在忙着犁田。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唱着一首首动听的歌儿。
43.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44.说。 随意。 45.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6.② ③ ① ③
47.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锺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
48.C49.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