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低应变检测方案
工 程 名 称:
联系人员及电话:
编制: 批准:
宁波蓝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邮编:315016 电话:5
地址:宁波望春工业园春华路885号2号楼
2016年 月 日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委托单位: 5.勘察单位: 6.监理单位: 7.施工单位: 8.设计单位: 设计参数:桩型/桩径/桩长/砼强度: / / /
总桩数/检测桩数: / 结构形式/层数:
9.试验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10.试验内容: 低应变动力检测确定桩身结构完整性
二.抽样方式及检测数量
1.抽样方式:□建设(监理) □设计 □质监部门 □委托方 2.抽检数量及桩号:详见选桩表
三.基桩检测主要设备
使用 仪器名称 动态检测仪 √ 加速度传感器 动态检测仪 √ 加速度传感器 型 号 编 号 灵敏度 频率范围 备注
四.检测原理、方法
1、检测原理
采用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该法以一维波动理论为基础,应用应力波特征法来检验桩身质量。用力锤对桩作瞬态激振,以产生脉冲应力波,应力波沿桩身往下传播,到达桩底后发生反射,再向上传播返回桩顶。当桩身存在缺陷时,波阻抗变化也会使应力波产生反射,该反射波传播至桩顶由传感器接收,
性质、程度不同的缺陷引起反射波在振幅、相位与频率上不同程度的改变,当阻抗减少时,此反射波为负;当阻抗增加时,此反射波为正;阻抗变化大,反射波就大。根据这种变化的波形,结合工程地质和施工等有关资料,可以判断缺陷的性质、程度与位置。 2、 检测方法
用力锤击桩顶部,产生脉冲应力波,并由设置在桩顶的加速度(或速度)传感器接收信号,信号经电荷放大器放大后送基桩分析系统处理。
手锤 传感器 动测仪器 计算机分析系统
桩头
3、试桩等级说明: ⑴ 桩身结构质量分类代号:
Ⅰ类桩:波形规则衰减,无缺陷反射波存在,桩底清晰,波速正常,桩身完好。
Ⅱ类桩:波形规则衰减,存在轻度缺陷反射波,桩身有小缺陷,桩底可分辨,波速正常。可以作为工
程桩使用。
Ⅲ类桩:波形存在严重的缺陷反射波,桩底反射不易识别,波速偏低,砼质量较差。作为工程桩使用
需采取处理措施。
Ⅳ类桩:波形存在严重的缺陷反射波,且多次重复反射,波无法向下传播,无桩底反射。 ⑵ 检测结果中缺陷的距离是指检测面到缺陷的距离。
五.试桩的桩头处理
1、 试桩桩顶不能有积水,宜保持干燥;
2、 试桩桩顶应完整、无破损;如有破损,则将破损处破除至好的混凝土面。
六.现场检测用电
1、动测一般有自备电源。如检测桩数较多时,仪器电池不够用,在场地50m范围内应有(220V)电源; 2、场地应避免有强烈震动。 注:以上二条需建设方积极协调配合
七.被检测桩的龄期
受检测桩的混凝土龄期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八.扩大检测要求
1、当Ⅲ类、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在未检测桩中继续扩大检测。 2、扩大检测的数量由建设(监理)、设计等方协商确定。
九.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 检测人员应熟悉业务,检测过程中应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公司质量手册作业文件有关规定进行质量
控制,保证试验质量;
2、 祥细记录受检桩的桩顶标高及其他与数据分析有关的情况;
3、 受检桩号应仔细核对,检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桩应慎重,并核对桩号及桩位;
十.注意事项
1、 在检测结论尚未完全确定之前,检测人员及其它有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将检测情况向外透露; 2、 遵守公司工作人员守则规定;
3、 检测前应及时与驻现场的建设(监理)方联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