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104 Inner Mongolia Agf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杨 茜, 杨淑英, 李建玲, 王晓燕 (包头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包头014010)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识码:C 10.3969/j.jssn.1007—0907.201 1.06.052 文章编号:10o7一o9o7(2Ol 1)06—0104~O1 为了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一般应遵循以下 2.1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些基本原则。 1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 1.1保护优先原则 风景名胜区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而不可再生的遗 产.风景名胜区的价值首先是其“存在价值”.只有在确保风景名 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风景名胜 区的多种功能。因此,保护优先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1.2综合协调原则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资源充分有效保护前 提下的合理利用。虽然保护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核心。但是并不 意味着要将保护与利用割裂开来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殊性之 一就是风景区内包涵有许多社会经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自 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所以只有将各种发展需求统筹考虑.依 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综合安排,协调发展,才能从 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1.3 突出自然原则 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自然特征和文化内涵.维护景观的地 方特色,强调回归自然,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 1.4环境承载力原则 承载力原则意味着任何资源的使用都是有极限的.风景名 胜资源的利用也不例外。当使用强度超过某一阈值或临界值时, 资源环境将失去其持续利用的可能 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必须 要在其允许的环境承载力(或称环境容量)之内。这是风景名胜 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5分区管理原则 根据风景资源价值与分布.划分功能分区.严格实行“山上 游,山下住”、“区内游,区外住”、“区内景,区外商”、“区内名,区 外利”的管理原则.在保证风景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促进地 方经济发展 1.6统一规划、分期发展原则 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遭到破坏 的风景名胜区还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自然恢复阶段 所以对待风 景名胜区规划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 妥善处理近期实际与远景目标的矛盾.从最终目的出发.统一规 划.分步实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容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关于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风 景名胜资源的综合布置.经过批准的规划是风景名胜区保护、 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依据 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 细规划两部分 收稿日期:201 l一1O一28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分为规划纲要和总体规划两个阶段 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的任务是研究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问题. 结合当地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 及其他相关规划,根据风景区的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定发展 战略布置。风景名胜区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1)进行风景名胜 资源调查与评价.明确风景资源价值等级.保存状况以及风景名 胜区主要存在问题。(2)分析论证风景名胜区发展条件(优势与 不足),确定发展战略。(3)拟定风景名胜区发展目标。包括资源 保护目标、旅游经济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4)论证并原则确定 风景名胜区性质、范围(包括外围保护地带)、总体布局以及资源 保护、利用的原则措施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任务是根据风景 名胜区规划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性质、范围、规 模、容量、功能结构、风景资源保护措施。优化风景名胜区用地布 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引导风景名胜区健康、持续发展。 2.2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 (1)根据地形特征、行政区划和保护要求,划定风景名胜区 规划范围,包括外围保护地带。(2)确定风景名胜区规划性质、发 展目标、规模容量。(3)根据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确定土地利用 规划,进行风景游赏组织。(4)确定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规划,明确 保护措施与要求。(5)确定风景名胜区天然植被抚育和绿化规 划。(6)确定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7)确定风景名胜区 基础工程规划,包括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环保、环 卫、能源、防灾等设施的发展要求与保障措施。(8)确定风景名胜 区内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9)制定分期发展 规划。(1o)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提出措旋建议。 2.3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定风景各区用地 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做出具体 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在风景名胜区内.应根据景区开发的需要.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景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主要内容 有:(1)详细确定景区内各类用地的范围界线.明确用地性质和 发展方向.提出保护和控制管理要求.以及开发利用强度指标 等。制定土地使用和资源保护管理规定细则。(2)对景区内的人 工建设项目。包括景点建筑、服务建筑.管理建筑等.明确位置、 体量、色彩、风格。(3)确定各级道路的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 标高。(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 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风景名胜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主 要是针对明确的建设项目而言。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条件分析和 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道 路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竖向规划(下转107页1 6期 李美莲等:甜糯玉米种星白糯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07 率68.8%。鲜果穗单产963.4kg/667m2,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 28.0分.蒸煮品质61.6分。综合评分89.5分,排名第一位。大斑 品质60.4分,综合评分88.5分,排名第三位。大斑病、灰斑病、弯 孢菌叶斑病、纹枯病、矮花叶病、心叶期玉米螟危害均为1级,赤 峰点丝黑穗病发病率为3.1%.呼和浩特试点瘤黑粉病发病率 2-4%:无倒伏倒折。 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纹枯病、矮花叶病毒病、心叶期玉米 螟危害1级:丝黑穗病赤峰点5级.瘤黑粉病内蒙古农牧业科学 院试点5级.其他试点1级。赤峰点倒折率3.5%。 3.2.2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甜糯玉米区域试验 出苗至采收 2005年杂交种鉴定:单产鲜果穗1000.5kg/667m ,比中糯1 号增产10.5%。 14d。植株整齐,0株型松散,保绿度83.8%。株高227.1cm,穗位 105.9cm,双穗率平均43.9%,果穗短锥形,穗长18.3cm,穗粗 4.5cm.穗行数14~16,秃尖0.4cm,行粒数平均36.7粒,籽粒白 色,白轴,苞叶长短适中.苞被完整,穗形、粒型一致,籽粒饱满, 排列整齐,皮较薄,较柔嫩,鲜百粒重28.9g,出籽率71.9%。鲜果 穗单产1007.8kg/667m2.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8.1分。蒸煮 2006—2007年杂交种高级产比与多点鉴定:平均单产鲜果 穗1100.Ok ̄667m2,比中糯1号增产15_3%。 2008年自治区甜糯玉米区域试验:3点平均单产鲜果穗 963.4k ̄667mz,糯玉米蒸煮品质排名第一位。 2009年自治区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点平均单产鲜果 穗1007.8k ̄667m2,糯玉米蒸煮品质排名第三位(表1)。 表1 2005—2009年种星白糯1号在内蒙古试验产量 品质结果 4适宜种植区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4.1适宜区域 果穗包叶变松.花丝干枯变黑褐色,籽粒的乳熟后期采收为佳。 参考文献: 【1】贾恩吉,何文安,赵仁贵.鲜食糯玉米栽培及速冻保鲜技术[J].杂粮 种星白糯1号在内蒙古自治区及全国甜糯玉米种植区有效 积温2400 ̄C以上地区都可以推广种植 4.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作物,2009,29(6):391—392. [2]冯健英,许洛,王绍新,等.不同播期对糯玉米石彩糯1号生长发 4.2.1 选地与施肥 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土壤.施优质农家肥 1500kg/667m2作底肥.磷酸二铵15 20kg/667m2或玉米专用肥 20kg/667m 作种肥,拔节期追施尿素20kg/667mz。 4.2.2播种呼和浩特地区4月25日至6月初均可播种.播前 要有良好的底墒,每667m2播种量1.75kg左右,每穴下种1 2 粒.播深3cm为宜。 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88—13990. 【3】钟莉,茅国夫,缪卫根.不同秋播期对甜玉米品种金银蜜脆产量和 品质的影响fJ1.园艺与种苗,201 1(1):65—66. 【4】辛德财,王鹏文.不同糯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与采收期研究『J].安 徽农业科学,2010,38(51:2290—2291. 【5】姜艳超,王庆祥.不同品种、密度、肥料对甜糯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 【J].杂粮作物,2004,24(4):218—220. [6】王创云,赵怀生,王美霞,等.菜用玉米新品种腾糯2号的选育及应 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75—19276. 隔离种植。最好选择距离其它玉米300m外种植,也可采用 时间隔离.与其它玉米的花期相差20d以上,防止窜粉.利于保 证果穗纯白的品质 4.2.3 田间管理适时定苗,5叶期定苗,行距50cm.株距 [7】诸葛龙,周金群,徐毅,等.甜糯玉米三熟套作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 ̄):34—36. 30cm。种植密度4500株/667m2左右。生长期间根据降水状况 及时灌溉,大喇叭12I期(9 10片叶展开)结合灌溉追施尿素 20kg/667m 。 [8】赵晓雷,付从贵,张巧云.极早熟糯玉米星糯668的选育报告[J].天 津农业科学.2009.15(3):60—61. 『91周建萍,乔治军,马俊华,等.鲜食玉米杂交种品糯1号的选育与栽 培f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645—646,649. [1O]翟广谦,郭耀东,郑联寿,等.几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 4.2.4去除分蘖和小穗 种星白糯1号有分蘖特征.应及时 去除。吐丝后保留两个果穗。去除多余的小穗。以提高产量和 商品性 4.2.5病虫防治 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 1000倍液灌根 玉米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可用Bt乳油 600 1000倍液灌 心防治玉米螟.隔7d再防治一次 及遗传参数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3,31(1):l1一l5. f11]李风华,董海合,赵忠宇,等.玉米新品种津糯201的选育及栽培技 术要点lJ1.天津农业科学,2006,12(4):l1一l2. f12】董立红,陈永欣,韩永明,等.优质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 与利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9,73(8):7-9,34. 4.2.6收获 适时采收甜度高、种皮薄、品质好.一般在玉米吐 丝授粉后25d左右分批采收。判断鲜果穗采收期可从外观上看 【13】齐树亭,王松文,齐立学,等.彩甜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J1.天津农业 科学,2003,9(2):54—56. (责任编辑吴云霞) (上接104页)设计、估算工程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l1翟付顺,陈翠俊,郭美锋,将农业景观纳入风景名胜区发展体系的探 索——以摘星山风景区雁门山景区详细规划为例【J].安徽农业科 【2]周莹莹,李帅波,王鹏飞.河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创新初探 湖南农业科学.2010(Z1):48—51. [3】王文哲,刘敏,梁青.风景名胜区景观评价方法探析叽.安徽农 业科学.2011,39(19):11606—11607.11614. 学,2010,38(10):541 1-5412,5419. (责任编辑敦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