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名 麻 黄 桂 枝 荆 芥 防 风 紫 苏 细 辛 薄 荷 桑 叶 菊 花 柴 胡 升 麻
性 味 辛微苦 温 辛甘温 辛 温 发散功 用 平喘 利尿 温经通阳 感主 治 咳嗽 气喘 水肿 风疹 用量(克) 2--6 3--10 3--10 3--10 3--10 1--3 2--5 6--15 6--15 3--10 3--10 透疹止痒 止血 辛甘 风袪风湿 微温 解痉 寒 行气 辛 温 解鱼蟹毒 袪风止痛 辛 温 温化痰饮 发利咽喉 辛 凉 散透疹止痒 风苦甘寒 热 清肝明目 甘苦凉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风湿痹痛 胸痹 冒水湿痰饮 麻疹 风疹 风便血 崩漏 风湿痹痛 寒 破伤风 胸闷 腹胀 鱼蟹中毒 风寒头痛 身痛 齿痛 风湿痹痛 痰饮 喘咳 咽痛 腹胀 风疹 感冒肝经风热 目赤涩痛 苦 辛 解微 寒 表退甘 苦 清热透疹 热 微 寒 升举阳气 风热眼病 头痛 风疮痈肿毒 寒热往来 肝郁胁痛 热 月经不调 中气下陷 咽痛 口疮 麻疹 中气下陷
二、常用清热药简表
药 名 石 膏 性 味 辛 甘 大 寒 功 用 清气分热 泻肝火 清连 翘 苦微寒 热板兰根 苦 寒 解蒲公英 苦甘寒 毒 败酱草 苦辛寒 黄 芩 苦 寒 黄 连 苦 寒 黄 柏 苦 寒 山 栀 苦 寒 白头翁 苦 寒 生 地 甘 寒 玄 参 丹 皮 赤 芍 主 治 气分实热 肝胆实火 疮痈肺热喘咳 胃热→齿龈肿痛 阴虚发热 燥咳 消渴病 湿热黄疸 湿疹 阴痒 白带 瘰疬 瘿瘤 乳痈 热病初期 咽喉肿痛 瘰疬 结核 各种热毒证 咽喉肿痛 痄腮 各种热毒证 毒 内痈(肺痈 肠痈) 血滞胸腹瘀痛 肺热咳嗽 湿热 胎动不安 泻痢 心火躁烦 微热呕吐 疮痈 下焦湿热 肿毒 阴虚发热 三焦实热 湿热黄疸 血热出血 外伤瘀肿 湿热泻痢 痔疮出血 热病邪入营血 热盛出血 热病伤阴 阴虚发热 咽喉肿痛 疮疡瘰疬 多种瘀血血热吐衄 证, 外伤瘀肿 热毒痈疮 用量(克) 15--30 3--10 3--10 9--15 9—15 9--15 9--15 9--15 9--15 9--15 9--15 9--15 9--15 3--10 9--15 9—15 6—10 6—10 除烦渴 养阴润燥 清利湿热 散结软坚 宣散风热 消痈散结 凉血利咽 知 母 苦 寒 龙胆草 苦 寒 夏枯草 苦辛寒 银 花 甘 寒 肿消痈散结 消痈排脓 清热解毒泻火 清肺热 安 胎 清心胃火 止 呕 清下焦热 退虚热 利胆 凉血袪瘀 清热止痢 凉血解毒 清养阴生津 滋阴降火 解毒散结 甘苦咸 热微 寒 苦 辛 微 寒 苦 酸 微 寒 凉 活血祛瘀 血 消痈散肿 三、常用温里药简表
药名 性 味 辛大热 附子 有 毒 干姜 辛 热
五、常用祛湿药简表
药名 藿 香 佩 兰 苍 术 厚 朴 茯 苓 猪 苓 薏苡仁 性味 辛微温 辛 平 辛苦温 苦辛温 甘淡平 甘淡平 甘 淡 微 寒 功 用 主 治 用量(克) 3--10 3--10 3--10 3--10 6--15 6--15 10--30 6--15 10--30 3--10 10--30 10--30 功 用 回阳救逆 温中 温肾止痛 散寒 回阳止呕 温肺化痰 主 治 心肾阳虚 亡阳虚脱 腹中冷痛 风湿痹痛 亡阳虚脱 脾胃虚寒 肺寒咳嗽痰多 用量(克) 3 ~ 10 3 ~ 10 ① 夏季外感,兼有胃肠症化湿和胃 状者; 解暑发表 ② 湿困脾胃,胸脘痞闷,恶心。 燥 祛风湿 湿困风湿痹痛,湿疹 明目 脾胃夜盲症(雀盲) 湿 胸腹脾胃气滞,宿食不健 行气降逆 胀满 消,咳喘证 脾 健脾补中 小便脾虚湿困,食少便溏;心悸失眠 渗 宁心安神 不利 湿 淋浊,带下 水肿 利 健脾止泻 脾虚水肿,泄泻,脚气, 尿 清热排脓 肺痈,肠痈 水肿 清 湿热带下 湿热水肿泻痢 湿热黄疸热 利尿 利 明目 淋证 肝热目赤 水 降火 心火上炎 口舌生疮小便通 通乳 乳汁不通 淋 涩痛 利胆排石 湿热黄疸;结石证;消肿毒 恶疮肿毒;蛇咬伤 清利湿热 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利胆退黄 利尿 泽 泻 甘 寒 车前子 木 通 金钱草 甘微寒 苦 寒 苦酸 微寒 茵 陈 苦微寒
六、常用止咳化痰药简表
药 名 杏 仁 性 味 苦微温 小毒 功 用 宣肺止咳 平喘 润肠 祛痰 排脓 利咽喉 祛痰止咳 主 治 咳嗽气喘 肠燥便秘 痰多 肺痈 咽痛,声嘶 祛痰较优 各种 咳嗽 止咳较佳 咳嗽痰喘,胸闷气逆 胃热呕吐 用量(克) 6--10 3--6 6--10 6--10 6--15 3--10 3--6 3--10 3--10 3--10 6--12 桔 梗 苦辛平 款冬花 紫 苑 苏 子 枇杷叶 川 贝 浙 贝 半 夏 天南星 辛 温 辛 苦 微 温 辛 温 降气平喘 消痰止咳 和胃降逆 润肺 苦 平 清苦 甘 化微 寒 热苦 寒 痰 散结 辛 温 温有 毒 化辛苦温 有 毒 寒痰 平喘止呕
止呕散结 祛风痰 解惊痫 久咳,肺热肺虚(阴虚)痰少,咽燥 咳嗽 痰核瘰病 各种呕吐 痈疽痰核 寒湿顽痰,中风眩晕 痰饮 惊痫,抽搐 哮喘 呃逆,呕吐 苦辛咸 旋复花 微 温
七、常用补益药简表(一)
药 名 人 参 党 参 黄 芪 甘 草 山 药 白 术 大 枣 当 归 白 芍 熟 地 何首乌 阿 胶
性 味 甘微温 补甘 平 甘微温 气健功 用 大补元气 固脱生津 升阳 止汗 利尿 生肌 解毒 祛痰 调和药性 健 补肺肾 脾虚不气虚诸证 主 治 气血亏虚,大失血 消渴,热病伤津 气血亏虚,中气不足 消渴 中气下陷,汗多 水肿 疮痈溃后不愈 咳嗽痰多,疮痈肿毒 挛急腹痛 肾虚遗泄,溲频 肺虚痰嗽,消渴 水肿,表虚自汗 用量(克) 3--10 10--15 10--15 3--6 10--15 6--10 3--7枚 6--12 6--12 6--12 6--12 6--10 脾 甘 平 甘 平 苦微温 甘 平 辛甘温 燥湿 固表止汗 脾 养血 调和药性 活血调经 润肠 敛阴 柔肝止痛 滋阴 养肝肾 润肠 滋阴润肺 止血 运 气血不足诸证 紫癜病,脏躁证 血 虚 证 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血虚便秘 月经不调,阴虚内热 挛急疼痛 肝肾阴虚,潮热 消渴,月经不调 肝肾不足,须发早白 血虚便秘 阴虚肺燥证 失眠,各种出血证 苦 酸 补 微 寒 甘微温 苦 甘 微 温 血 甘 平 七、常用补益药简表(二)
药名 性味 养润肺清心 阴润肺益肾 生石 斛 甘淡 微寒 津 清热 消痈排脓 肺胃阴虚 热病烦渴 疮痈肿毒,消渴 肝肾阴虚,腰酸耳鸣 眩晕目障,须发早白 肝肾不足,筋骨痿弱 胎动不安 阴虚 积聚症块 阳亢 潮热 筋骨不健 骨蒸 小儿生长迟缓 肾虚 阳痿 遗精 不育 风湿痹痛 筋骨痿弱 6--12 6--12 6--12 6--12 6--12 10--30 10--30 6--15 6--12 便秘 6--12 6--12 6--15 6--15 伤津 功 用 润肺养胃 热病阴虚内热 主 治 久病阴虚 心烦 失眠 用量(克) 6--12 6--10 6--10 沙 参 甘微寒 甘微苦 麦 冬 微寒 天 冬 甘苦寒 肺虚久咳 消渴 天花粉 甘微寒 枸杞子 甘 平 补 养明目 肝女贞子 甘苦平 肾 桑寄生 鳖 甲 苦 平 咸 寒 祛风湿,安胎 滋软坚散结 阴潜龟 版 咸甘平 益肾健骨 阳 仙灵脾 辛甘温 巴戟天 温 肾益精血 壮强筋骨 甘 辛 阳 微 温 润肠 肉苁蓉 甘咸温 菟丝子 辛甘平 杜 仲 续 断
补明目 益肝 甘 温 肾强筋骨 安苦 温 胎 阳痿 肝肾不足 视力减退 腰膝无力 阳痿 胎动不安 外伤骨折 八、常用安神药
药 名 酸枣仁 远 志 夜交藤 性 味 酸甘平 甘 平 养心功 用 主 治 用量(克) 6--12 3--10 6--15 3--10 15--30 15--30 15--30 15--30 养肝敛汗 阴血自汗盗汗 袪痰开窍 痰阻心窍 神志恍惚 眠、 疖肿乳痈 消痈 惊悸风湿痹痛 健忘 肺虚久咳 自汗盗汗 耳鸣惊痫 阳亢肾虚气喘 眩晕惊悸失眠 遗精 汗多 瘰疬 痰核 虚失苦 辛 安祛风通络 微 温 神 敛肺敛汗 五味子 酸甘温 涩精止泻 明目 磁 石 辛 寒 镇心平喘 安神 珍珠母 咸 寒 甘 涩 平肝 微 寒 敛汗 潜阳 涩精 牡 蛎 咸微寒 龙 骨
九、常用平肝熄风药简表
药 名 性 味 平肝潜阳 羚羊角 咸 寒 熄地 龙 咸 寒 僵 蚕 咸辛平 咸微温 有 毒 咸微温 蜈 蚣 有 毒 全 蝎
十、常用理气药简表
药 名 陈 皮 木 香 枳 实 香 附 青 皮 川楝子
功 用 熄风止痉 熄风止痉 清热 清肝明目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 清热通络 利水消肿 化痰散结 主 治 肝阳 上亢 头痛 眩晕 惊风抽肝风内动 小儿惊风 高热惊风抽搐 肝热目赤 肝热目赤 青盲内障 用量(克) 3--10 6--15 15—30 0.3—1.0 挫末吞服 6--10 3--10 2—6 研末吞服 2—6 研末吞服 天 麻 甘 平 钩 藤 甘微寒 石决明 咸 寒 高热惊厥神昏 肝火头痛目赤 热病痉挛 痹证 肺热喘息 尿闭 癫痫 中风 瘰疬 痰核 风止痉 解毒散结 通络止痛 搐 中风 破伤风 偏正头痛 痹痛 恶疮肿毒 蛇伤 性 味 辛苦温 行气辛苦温 苦微酸 微 寒 健功 用 燥湿化痰 止痛止泻 主 治 中焦 痰湿喘咳 胸膈满闷 气滞 腹泻腹痛 脘腹 下痢后重 胀满 食积 热结便秘 内脏下垂 肝气 乳房胀痛 月经不调 郁结 食积 乳房胀痛 胸胁 疝痛 胀痛 腹痛 疝痛 睾丸痛 蛔虫 用量(克) 3--10 3--10 3--10 3--10 3--10 3--10 脾 破气消积 调经止痛 破气消积 辛苦温 疏肝辛苦温 行苦 寒 气 止痛杀虫 十一、常用理血药(一)
药 名 丹 参 川 芎 红 花 桃 仁 三 棱 莪 术 乳 香 没 药 延胡索 郁 金 益母草 牛 膝 穿山甲
性 味 苦微寒 辛 温 辛微温 袪苦甘平 辛苦温 苦辛温 活血功 用 凉血 消痈 安神 行气 祛风止痛 主 治 各种 血瘀 外伤 瘀痛 月经 不调 症瘕 痈疮肿毒 失眠 头痛 胁痛 风湿痹痛 症瘕 症瘕 肺痈 便秘 症瘕瘀痛 食积气滞 用量(克) 6--15 3--10 3--10 3—10 3—10 3—10 3—10 3—10 3—10 3--10 6—15 6--15 3--10 瘀 润肠 行气止痛 消积滞 消肿 生肌 活血苦 平 行气辛苦温 止痛 辛苦寒 苦辛温 跌打损伤 瘀血肿痛 胸腹疼痛 痹痛 (止痛专药) 气血凝滞诸痛 解郁 清心 利胆 肝气郁结 诸胀痛 月经痛 黄疸 月经不调 产后腹痛 水肿 皮肤痒疹 腰膝痿弱 热淋瘀痛 产后腹痛 症瘕 痈肿初起 或脓成不溃 乳汁不下 辛 苦 利尿 解毒 微 寒 活血补肝肾 酸苦平 袪引血下行 瘀 消痈 排痈 咸微寒 下乳 十一、常用理血药(二)
药 名 性 味 功 用 清热 利尿 主 治 尿血 咯血 衄血 水肿 黄疸 尿血 咯血 衄血 黄疸 热毒疮痈 咯血 便血 尿血 呕血 崩漏 秃发 便血 血痢 崩漏 各种出血 疮痈疖肿 咯血 呕血 汤火伤 疮疡痈肿 溃疡不收口 咯血 衄血 尿血 崩漏 等各种出血 咯血 便血 崩漏 胃酸过多 赤白带下 心腹疼痛 产后瘀痛 跌打损伤 各种出血 尿血等各种出血 汤火伤 湿疹 肝火目赤 用量(克) 15--30 6--15 6—15 6—15 6—15 6--15 6--12 3--10 9--15 2—5 吞服2.0 3--10 热凉小 蓟 甘 凉 利尿 解毒 证·血苦 涩 血侧柏叶 收敛 生发 微 寒 热止·地 榆 苦微寒 收敛 解毒 出血 血 白茅根 甘 寒 槐 花 苦微寒 仙鹤草 苦涩平 白 芨 血余炭 乌贼骨 参三七 收苦 甘 微 寒 敛苦 平 止敛肺 生肌 生肌 清肝 解毒 咸 涩 血 制酸 微 温 固带 甘 苦 袪消瘀肿 微 温 瘀止痛 止蒲 黄 甘 平 血 利尿
十二、常用祛风湿药简表
药 名 羌 活 独 活 威灵仙 稀莶草 秦 艽 乌梢蛇
性 味 辛苦温 辛苦温 辛 温 苦 寒 苦 辛 微 寒 甘 平 祛 风 湿 功 用 止痛 解表散寒 止痛 通络止痛 消骨鲠 清肝 利筋骨 退虚热 通络止痉 风湿痹痛 主 治 上半身痛 风寒头痛 身痛 风寒身痛 诸骨哽喉 肝阳上亢 湿热疮毒 阴虚发热 风湿顽痹 惊痫 疥廯 用量(克) 3--10 3--10 6--12 6--12 6--12 3--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