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题作业2(1)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题作业2(1)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①桀:夏桀,暴君。

1、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译文: 2、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

译文:

【答案】

1、现在侍奉国君的人说:“我能替国君开辟疆土,充实府库。”

2、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桀一样的暴君富有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竭,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

【注】①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②摙(liǎn):担运。③糗(qiǔ):干粮。④近畿(jī):京城附近地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与恢素善 善:友好。 . B、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崇尚。 . C、视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 .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 A、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B、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岁暮尤穷者充其租调。 C、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D、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

(2)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译文:

【答案】

1、C

“视”应为“对待”。 2、C 3、B

4、(1)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2)在几个郡待过,遇见能引发贪欲的事情也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心性,妻子儿女像贫穷的人一样挨饿受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荀栾布列传》)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匿僕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布“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 ①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樊哙可斩也!

③高帝将兵四十余力众,困于平城。 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⑤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季布乃大飞鸣,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铁证如山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握手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肉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译文: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译文:

【答案】 1、A

“匿”应为“藏”。 2、D 3、B

4、(1)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

(2)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它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