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信号工程安装装置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确保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转辙装置应确保道岔的正常转换,尖轨(或心轨)的一侧应与基本轨(或翼轨)密贴,当尖轨与基本轨间有4mm及以上间隙时(牵纵拐肘除外),道岔不能锁闭和接通道岔表示。对多点(两点及以上)牵引的道岔,除第一牵引点外,其他牵引点亦应设置密贴检查器或在两牵引点间装设密贴检查装置,密贴段各牵引点处有4mm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锁闭和接通道岔表示;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60km/h线路上两牵引点间有5mm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接通表示。
严格执行首件定标制度,每道流程必须在结合建指和接管单位到场共同确认过后,方可进行下个地点的施工。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为了确保工期,信号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施工程序如下:
调查道岔安装装置型号→配合工务调整道岔方正→锁闭框安装→尖轨连接铁安装→锁闭杆安装→锁勾安装→转辙机安装→动作连接杆安装→表示杆安装→机械调试→电气调试→试运行测试和验收。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常规部分的施工方法,选择已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进行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5.施工要求 转辙装置
5.1 ZD型电动转辙装置安装
5.1.1 道岔要求方正,两岔尖前后偏移不得大于20mm,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不爬行,反弹,轨枕影响角钢安装的道岔,应先由工务部门采取措施整修。
5.1.2 转辙机装置安装应符合:角钢铁应与钢轨密贴,长角钢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对称道岔中心线垂直,长角钢与短角钢相垂直,三杆应与角钢平行(尖轨连接杆与长角钢两端因钢轨爬行而引起移位时,其前后偏差不大于20mm),转辙机应与单开岔直
股基本轨或对称型道岔中心线平行,其偏移不大于10mm(指转辙机壳与道岔间),螺栓采用防松螺栓。
5.1.3 道岔安装装置应采用部颁标准图安装,角钢及杆件应镀锌。 5.1.4 电转机蛇管采用双层橡胶管。 5.1.5 道岔二极管采用定型产品。
5.2 S700K电动转辙机与分动外锁闭安装装置安装 5.2.1 钢轨钻孔
5.2.1.1 检查道岔方正,是否达到安装要求。 5.2.1.2 按图纸所示尺寸分别对两侧钢轨进行测量:
(1)首先确定尖轨尖端处混凝土方枕中心位置(固定螺栓孔中心),并标注在轨面上(A点)。
(2)以A点为基准,向岔前方向测量265mm,在轨面上标注(B点),此点为前角钢安装孔位置。
(3)以B点为基准,向岔后方向测量1153mm,在轨面上标注(C点),此点为后角钢安装孔位置。
(4)以A点为基准,向岔后方向测量360mm,在轨面上标注(D点),此点为锁闭框安装中心位置。
(5)测量要平行于线路中心线,即在直股基本轨上测量,则顺着钢轨测量,在曲股基本轨上测量,则平行于直股基本轨测量。
5.2.1.3 用一块角形铁和锁闭框为模板分别在轨腰上标记钻孔的中心位置,并冲一钻孔号眼。
5.2.1.4 使用φ21mm的钻头依次对标记点进行钢轨钻孔。
5.2.1.5 一组道岔所有安装孔钻完后应复检钻孔位置是否符合尺寸。 5.2.2 转辙机安装
(1)清扫整体道床基础角钢安装槽道及转辙机安装坑,无大块杂物。
(2)将前、后长基础角钢穿入槽道内,将4块角形铁分别与钢轨连接,暂不拧紧连接螺栓,以便长基础角钢能够与角形铁顺利连接。
(3)将长基础角钢与角形铁连接,中间加入绝缘垫板、绝缘管和钢垫板等,暂不拧紧连接螺栓,以便短基础角钢能够与长基础角钢顺利连接。
(4)将短基础角钢与长基础角钢连接,注意转辙机安装孔的方向与转辙机安装左、右侧一致,若短角钢安装后角钢底部至地面的距离小于S700K转辙机的4颗固定螺栓长度,则应先将固定螺栓由短角钢底部向上穿过短角钢后再将短角钢安装在长角钢上。暂不拧紧连接螺栓。
(5)依次序拧紧角形铁与钢轨连接螺栓、长基础角钢与角形铁连接螺栓、短基础角钢与长基础角钢连接螺栓,拧紧角形铁与钢轨连接螺栓时注意角形铁应紧贴轨底上坡面,拧紧长基础角钢与角形铁连接螺栓时应注意各垫板摆放顺序正确和绝缘管应充分套入角钢安装孔内。
(6)将转辙机安装在短基础角钢上。此时可进行转辙机配线。 (7)安装尖端铁
尖端铁主要用于连接道岔的尖轨与长短表示杆。每组道岔的尖端铁有左、右两个,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尖轨上。由于尖轨上尖端铁的安装孔已在制造道岔时预制好,因此在道岔铺设完成后即可安装。安装时注意薄、厚头部螺栓的安装位置正确。
(8)将长、短表示杆连接到尖端铁上,表示杆另一端暂不连接到转辙机检测杆,可在调试过程中完成连接。
(9)动作连接杆在分动外锁闭装置完成安装后将一端连接在锁闭杆上,另一端与转辙机动作杆在调试过程中完成连接。
5.2.3 分动外锁闭安装
(1)拆除道岔两侧尖轨的第1、2、3连接方钢。
(2)将两侧的锁闭框和尖轨连接铁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基本轨和尖轨上,安装前需将安装侧的尖轨拨离基本轨。锁闭框安装螺栓应大约在锁闭框安装长孔的中心位置,并暂不拧紧,便于随后调整。
(3)将锁闭杆装入锁闭框内。锁闭杆为两段式,中间为绝缘连接,先将两段进行中间连接,再穿入锁闭框内,调整锁闭框使锁闭杆在锁闭框内摆放平顺,不别卡。
(4)将尖轨连接铁上销轴事先取出,注意保持销轴表面清洁。将即将安装锁钩的一侧尖轨拨离基本轨,取掉锁钩挡板最下方的对穿螺栓和套管后,将锁钩放在锁闭杆上,锁闭杆卡在两档板中间,锁钩缺口卡在锁闭杆的凸起处,恢复挡板最下方的对穿螺栓和套管。过程中保持锁钩孔内清洁无异物并润滑油均匀。
(5)拨动锁闭杆,当锁钩孔对上尖轨连接铁的销轴孔时,穿上销轴,销轴一端带上平垫、弹垫、M20mm螺母并拧紧,穿入开口销。
(6)将锁闭铁插入锁闭框方孔内,同时将固定螺栓一头钩住基本轨,另一头穿入锁闭框和锁闭铁安装孔内,带上平垫、弹垫和M20mm螺母使固定螺栓和锁闭铁不松动,暂不拧紧。
(7)撬动本侧尖轨使尖轨与基本轨处于密贴状态,另一侧尖轨处于自开状态,用手托起锁钩,拨动锁闭杆。
(8)按照步骤(3)、(4)、(5)安装另一侧锁钩、锁闭铁和螺栓。
(9)手摇转辙机使转辙机动作杆状态与道岔状态一致时,通过动作连接杆将锁闭杆与转辙机动作杆连接在一起。调整锁闭框使锁闭杆与转辙机动作杆平行,并且转换过程中锁闭杆平顺不别卡,然后拧紧锁闭框与基本轨的固定螺栓。
6.劳动组织
主要人员表 负责人 技术主管 专职安全员 工班作业人员 普工 7.材料要求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人 1人 1人 2人 8人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仪表配备按照要求进行配置。 9.质量控制及检验 质量控制
全部安装装置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和《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竣工资料完整、移交及时。道岔安装后动作正常,表示正确。
质量检验 9.1 安装装置
9.1.1 密贴调整杆、表示杆或锁闭杆、尖端杆、第一连接杆与长基础角钢之间平行,其前后偏差不大于20mm。
9.1.2 各部绝缘及铁配件安装正确,不遗漏,不破损。
9.1.3 安装于钢轨的安装装置,固定长基础角钢的角形铁应与钢轨密贴;长基础角钢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对称道岔中心线垂直,其偏移不得大于20mm,固定道岔转换设备的短基础角钢应与长基础角钢垂直。
9.1.4 各种连接杆的调整丝扣余量,内外不得小于10mm。 9.2 转辙机
9.2.1 多点牵引时,各牵引点转辙机的动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牵引点转辙机电源相位正确,动作一致。
9.3 密贴检查器
9.3.1 用于牵引点处密贴检查,当尖轨与基本轨在密贴位有4mm及以上间隙时,密贴检查器不应接通密贴表示接点。
9.3.2 用于多牵引点处密贴检查,当尖轨与基本轨在密贴检查点间隙大于或等于规定标准值时,密贴检查器不应接通密贴表示接点。
9.3.3 密贴表示器各接点组接通、断开良好;各运动零件动作灵活;当密贴检查器动作终了时,快速接通接点;当接点组可靠断开时,其可靠断电距离不小于4mm。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10.1.1 施工时设立作业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
10.1.2 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现场应有人统一指挥,并设专职安全防护人员负责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坚持早点名时安全预想制度。
10.1.3 施工调试完毕后要检查现场道岔是否需要钩锁,并确保道岔开向正确。 10.2 环保要求
施工现场要保持环境清洁,施工废料及时清理,施工时对道床道砟有影响的要用彩条布防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