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甲亢的并发症:
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是指甲亢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以病史较久未能良好控制者和老年甲亢者多见。本病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还常有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过早搏动(早搏)或阵发性房颤,甚至出现持久性房颤。
甲亢性突眼:甲亢性突眼可与甲亢同时发生,也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或好转以后。突眼程度和甲亢严重程度多数不平行,有些患者甲亢不明显,突眼却很严重。甲亢性突眼可分为非浸润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前者表现为眼裂增宽、眼睑后缩、凝视、眨跟减少及轻度突眼; 后者可表现为过度流泪、怕光、眼部肿痛、刺痛、异物感,眼睛不能闭合、结膜水肿及充血、眼眶内组织水肿、眼球活动受限、视物成双、视野缺损、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慢性甲亢性肌病:本病较多见,可发生于80%的甲亢患者,起病较慢。患者常诉说蹲下、起立、上楼及梳头动作困难,其实是肩胛肌、骨盆带肌及肢体肌肉无力所致。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本病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发作时常伴血钾过低,常在半夜发作。此外,高碳水化物饮食也可诱发本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及躯干发作性软瘫,以下肢瘫痪更为常见,严重时可有呼吸肌麻痹,伴有腱反射消失,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发作频数个体差异较大。本病可能与钾离子在过高的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有关。
甲亢危象:甲亢危象常见于甲亢病情长期未控制者,以老年人较多见。常与感染、精神创伤、手术、分娩、劳累过度、突然停药等有关。主要表现为高热或超高热 (≥ 40℃)、脉率增快(≥ 160次/分)、烦躁、恶心、呕吐、腹泻、大汗、兴奋和颤抖,甚至意识模糊、昏迷。本病可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
治疗的发展:
针挑法治疗甲亢:
目前西医主要采用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和手术切除等方法。但由于口服药物治疗易复发,而后两种方法又存在不良反应和创伤性,使中医中药在甲亢的治疗上凸现出了优势。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取中药内服途径,其次为针灸治疗,中医外治法使用并不多见。针挑法作为中医外治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易学易推广等优点,应重视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挖掘整理,使其得以流传。对于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是甲状腺肿大但暂时不需手术治疗、而患者又对自身颈部美观具有高要求的人群,可尝试使用此方法来促使甲状腺恢复正常体积,减少患者自身的不适感,增加患者的自信。故此法适合基层医务工作者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