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既有道路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拓宽,并且修建高等级的公路,在施工时可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状态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建设问题,施工对交通以及负面附近环境的影响,逐步成为方案选择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因素,装配式盖梁技术和传统的盖梁技术相比,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还能够缩短工期,加快进度,为桥梁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具体分析研究预制盖梁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当中应用,并且阐述现代化环境当中传统盖梁现场支架法浇筑施工变为预制集中和现场拼装结合的施工方式,从而有效地控制盖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安全风险,同时控制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前完成竣工目标,以便有效保证道路的通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关键词:装配式盖梁;施工技术;桥梁 1 加强装配式盖梁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
当前桥梁的预制水平逐步提高,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装配式构件,比如说装配式盖梁的预制装配化结构,能够提升施工的速度减少质量问题,并且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城市高架建设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桥梁上部结构预制装配化技术较为成熟,预制组合梁、预制小箱梁等已经逐步应用于城市高架建设当中,而桥梁下部结构的预制装配化相对较为落后。这些年来国家开始逐步重视预制装配式建筑和建筑工业化等问题,在桥梁下部结构的预制拼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预制盖梁桥段的受力性能、施工工艺和连接方式也逐步成熟稳定,今后桥梁建设过程中全预制装配化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2 工程概况
某工程主要在华东某市的西北地区,需要建设全长10.5公里的一条道路。该线路具有到发、转换、过境等一体化复合型功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南拓北展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西城一体化的快速通道。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实地勘测发现
装配式盖梁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在设计过程中地面铺装速度控制在每小时60公里,高架主线设计速度控制在每小时80公里。全线包含两座立交桥、一座高架桥以及10对平行匝道。在施工时,高架上部主要使用跨径30米。预制装配式小箱梁下部主要使用双柱式桥墩,立柱以及盖梁等位置都通过预制方式进行施工,而后拉到现场进行拼装。
上部和下部均使用预制装配式的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工业程度化高,而且质量稳定,施工迅速,近些年在上海、长沙等区域,该技术逐步推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3 施工工艺
在装配式盖梁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装运、起吊、坐浆、吊装、调节、养护、灌浆等多个步骤。在工厂当中,盖梁主要通过起重车完成装车,由于盖梁具有大是体积、高重量的特点,需要综合分析道路运输的具体条件。将盖梁运输到现场指定位置后,再转换工具,通过吊机完成起吊工作,依照具体工况对起吊方案进行确认。盖梁到达指定位置后,需要对立柱顶部预留的钢筋是否和盖梁底部套筒精确定位进行检查。盖梁的实际垂直度主要通过立柱顶的调节块完成调节和控制,通过经纬仪来完成水平面的偏转监测,最后使用吊机调整来控制。在坐浆材料实际强度符合施工要求后,就可以完成后续的套筒灌浆工作,在压浆后直到套筒顶部的出浆口开始冒浆。
在盖梁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依照以下流程完成施工,首先需要清理立柱的顶面,其次需要设置挡浆模板,在立柱顶面完成垫层坐浆等工作,吊装盖梁到指定的位置,控制盖梁的具体位置,养护垫层的坐浆材料,最后需要对灌浆设备进行检查,做好套筒灌浆。
4 操作要点 4.1 盖梁装运
在盖梁预制后需要与现场的具体工况结合,对盖梁的具体吊装顺序及进场方向进行确认,同时还需要对盖梁出厂过程中的装车方向进行确认。在装车时,要
设置枕木为盖梁的放置点,接着使用尼龙绑扎盖梁前后,在和盖梁接触的位置通过麻布完成填衬工作,最后使用紧绳器收紧绳索。与此同时,为保证施工安全,还需要在需要的位置加装具有警示功能的绳子与宽灯。
4.2盖梁吊装
运输盖梁到现场要求的位置后,可以使用吊机等设备将其吊装到指定位置,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需要依照实际工况选择吊装方法。比如说,单机抬吊与双机抬吊。如通过双机抬吊的方法进行吊装时,需要安装钢丝绳与卸扣,并在吊装时保证两台吊机的同步性,吊起盖梁后方可组织运输车离开施工现场,进行后续施工。
在平板运输车离开现场后,需要吊车进行操作,将盖梁输送到指定的位置,而后通过吊车对盖梁同步抬高,在高度符合要求后,使盖梁整体吊装就位。接着,使用吊机完成精准的吊装操作,保证盖梁底部的套筒和立柱顶部的钢筋能够完全对准,之后将盖梁逐步放下。
4.3垫层坐浆
在吊装盖梁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将立柱顶面清理干净,放好控制线,主要是在盖梁和立柱位置,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工作,将挡浆模板设置在立柱的顶部,其次,需要注意加强立柱顶面的凿毛、清理和洒水润湿工作,除了需要保证其处于湿润状态外,还需要注意不能存在积水等问题,以保证和坐浆材料的良好黏结,接着需要检查浆液的拌制设备,保证其处在最佳工作状态,依照设计的具体要求完成拌制浆液等工作,尽快进行铺设。在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铁板完成坐浆材料的刮平,使其保持在设计要求的标高。完成坐浆材料的铺设后,需在立柱上套接支浆垫,此时需注意其高度应比浆液的表面略高。
4.4盖梁调节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盖梁的实际高度为3m在垂直度方面要求不高。在盖梁调节过程中,主要是在每根立柱设置四个垫块进行调节。在双立柱当中可以在每根的顶面设置两个垫块,通过有效的方法保证盖梁放置以后能够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在调节垫块顶面实际标高后可以动态化地实现盖梁实际垂直度的动态控制,与此同时,在盖梁的侧面设置水平尺即可以有效对观测盖梁的实际垂直度。
在吊装及安装盖梁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方位角的控制。因为钢筋和套筒间必然存在间隙, 所以在水平的表面进行小幅转动,然而转动后,可能会导致盖梁端部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需要进行有效地控制。具体的控制方法是通过经纬仪观测盖梁的两端,保证其中线和立柱侧面上的控制线可以重合,如果在夜间进行施工,需要在照明达到要求后,通过激光垂准仪观测盖梁和立柱之间的偏差,同时通过吊机适当变幅来控制偏差。
4.5套筒灌浆
在垫层坐浆材料的强度符合要求后就可以进行后续的套筒灌浆施工,在操作的过程中,具体的灌浆方法主要是从套筒底部预留好的注浆口完成压浆施工,直到套筒顶部的出浆口开始冒浆。套筒灌浆较为危险,是一项高空作业,在开始前需要将作业平台及设备设置好,并且进行其他的准备工作,如对套筒内部进行清洗与适当润湿,检查灌浆设备等。因为灌浆材料的黏稠度较高且非常容易凝固,所以,在实际操作方面需要注意加快速度,在灌浆材料达到凝固前,完成灌浆工作,以此确保盖梁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装配式盖梁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加强装配式盖梁施工技术与桥梁发展技术的结合,以推动桥梁工程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欧智菁,薛文浩,谢铭勤,等 .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施工技术综述[J]. 中外公路,2020(1):96-101.
[2] 宋琢, 张迪. 装配式桥梁预制盖梁施工平台设计与计算[J]. 广州建筑, 2020, v.48;No.270(02):53-57.
[3] 柳士伟、王海海、马志青、荆刚毅、陈雷. 大悬臂盖梁装配式支架法施工技术[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20, v.16;No.190(10):238-240.
[4] 陈家勇. 装配式盖梁与墩身的连接构造形式探讨[C]//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公路学会, 2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