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自尊和自我控制对手机成瘾的影响

大学生自尊和自我控制对手机成瘾的影响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中国学校卫生2015年7月第36卷第7期Chin J Seh Health,July 2015,Vo1.36,No.7 【心理卫生】 大学生自尊和自我控制对手机成瘾的影响 周扬 ,刘勇1,2,陈健芷’ 1.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校心理教育研究基地,黑龙江150025;2.铁力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摘要l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自尊、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矫治大学生手机成瘾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黑龙江省5所高校的学生共1 000名,使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控制量表进行调查,并使用 结构方程技术构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手机成瘾的检出率为23.43%。自尊对手机成瘾有直接的负向作用,标 准化回归系数 。=-0.232,P<O.01,决定系数R =0.054;自我控制对手机成瘾有负向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卢2:0.421,P< 0.01,决定系数R;=0.177;回归方程纳入自我控制后,自尊对手机成瘾的直接预测无统计学意义,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值卢 =-0.195,P<0.叭;自尊、自我控制与手机成瘾的中介模型拟合较好( /af=3.436,CF/=0.912,GF/=O.933,AGF=0.951,, 手机成瘾与自尊、自我控制之间有着紧密关系,自我控制在自尊和手机成瘾之间起完全 =0.894,RMSEA:O.061)。结论中介作用。 【关键词】 自我概念;行为,成瘾;学生;精神卫生 【中图分类号】 B848.4 R 395.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9817(2015)07.1032-03 Mediation role of serf-control between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self-esteem/ZHOU ,LIU y0ng,CHEN Jian-zhi. School ofEducational Science。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15002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self—contro1.Methods A total of 1 000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 Self-Esteem Scale。and Serf-Control Scale.Results It was f0un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study was 23.43%.Self-esteem and self-control were signiif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mobile phone addiction (卢1=一0.232,P<O.01)and could predict mobile phone addiction negatively( =0.421。P<0.01).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be- tween self-esteem and mobile phone addicti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 after introduction of self control into the regression e— qu ̄ion.Conclusion Mobile phone addiction,self-control and self-esteem are。significantly related,self-contelr mediated the re[a- 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mobile phone addiction. 【Key words】 Sefl concept;Behavior,addictive;Students;Mental health 手机在当代已成为人们的专属通讯工具,然而手 机给人们带来便捷和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心理 病——手机成瘾,且正在迅速“蔓延”。手机成瘾主要 是指个体对手机的不恰当使用而造成的心理及生理 上的不适症状¨ 。已有研究表明,手机成瘾会影响学 业成绩、引起学习倦怠 J,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情绪 体验等产生负面影响 J,同时还可能诱导相关健康风 险行为,如、吸烟等,并出现幻听、头痛和疲劳等 自我控制能预测个体成瘾行为等 J。本研究试图通 过问卷调查法探究自尊、自我控制对大学生手机成瘾 的影响,并参考了前人研究提出自尊对手机成瘾可能 并非直接起作用 j,且基于Gotfredson认为的问题行 为及犯罪的核心机制在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观 点 。。,通过结构建模来考察自尊、自我控制与手机 成瘾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型,为预防和矫治大学生 手机成瘾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症状 。手机成瘾会给个体的社会功能、心理和生理 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已有研究指出,个体的自我相关 因素与手机成瘾可能存在密切关系,如自尊与手机成 瘾呈负相关,低自尊者具有较高的手机成瘾倾向 ; 1.1对象于2014年9—11月,方便抽取黑龙江省5 所高校(哈尔滨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大学生共1 000 名,采取匿名施测的形式,最终得到有效样本为926 份,有效率92.6%。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0.87±1.34) 岁。其中男生348名,女生578名;文科生549名,理 科生305名,艺术生72名;大一学生285名,大二学生 254名,大三学生220名,大四学生167名;汉族897 【基金项目l 2012年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2— 163HLJ)。 【作者简介l周扬(1992一),女,河北承德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 向为病理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 【通讯作者l陈健芷,E—mail:chenjianzhi123@126.conr。 中国学校卫生2015年7月第36卷第7期Chin J Seh Health。July 2015,Vo1.36.No.7 名,满族21名,其他民族8名。 1.2工具(1)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obile Phone Ad. 于男生。见表1。 表1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 ±s J 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J。该量表为熊婕等 编制,用于诊断大学生的手机成瘾。MPATS共16个 条目,采用5级评分(“非常不符”~“非常符合”对应1 —性别和年级人数统计值 手机成瘾 性别男 348 45.13 ̄2.29 女 578 t值P值 44.74 ̄2.44 0.932 >O.o5 44.92 ̄2.28 44.76 ̄2.42 4.95 ̄2.30 4.96 ̄2.40 0.710 >0.05 自尊 19.41 ̄3.01 19.06±2.96 0.508 >0.05 18.97 ̄3.03 19.02±3.0l 19.36 ̄2.98 19.60±3.o2 1.648 >0.05 自我控制 58.10 ̄4.17 59.60±4.20 2.426 <0.05 58.94±4.14 58.90 ̄4.17 59.25 ̄4.22 59.15 ̄4.19 1.058 >0.05 5分),总分l6—90分,该16个症状分别归属为戒断 年级大一 285 大二 254 大三 220 大四 167 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4个维度。量表 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重测信度为0.91,结构效 度系数达到O.90以上。该量表参考Young的网络成 瘾筛选标准,将得分>60分的被试界定为手机成瘾 F值P值 者Ll 。(2)自尊量表(Serf-Esteem Scale) 。该量表 用以评定青少年自尊水平,包括1O个条目,采用李克 特4级评分,从“非常不符”一“非常符合”对应计1~4 分,总分取值范围10 ̄40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自 尊水平越高。其中4个反向计分条目表示负向自尊,6 个正向计分条目表示正向自尊。该量表在国内外应 用广泛,Cronbach仅系数为0.88,同时具有良好的结构 效度和区分效度。(3)自我控制量表(Self-Control scale) J。该量表由Tangney等编制,谭树华等修订而 成。量表共19个条目,“完全不符合”一“完全符合” 对应计1~5分,得分范围19~95分,包括5个维度,即 冲动控制、工作或学习表现、健康习惯、节制娱乐和抵 制诱惑,其Cronbach仅系数为0.86。 1.3 方法采用分散施测和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 两种方式。分散施测主要是招募被试,在安静的实验 室中接受测试。集体施测是在教师的协助下,在课堂 上向学生发放问卷,完毕后当场收回。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 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用Amos 17.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 的建模及分析,检验水准仅=0.05。 2结果 2.1手机成瘾、自尊及自我控制的得分状况大学生 手机成瘾得分为(44.89 ̄2.62)分,自尊得分为(19.19 ̄ 2.92)分,自我控制得分为(59.04±4.22)分。有217 (23.43%)人为手机成瘾者,其中男生成瘾率为 23.85%,女生为23.18%;大一至大四学生的成瘾率分 别为24.o4%,23.09%,23.20%,23.26%。MPATS的l6 个症状中,得分前5位的依次是手机没信号会焦躁不 安(2.92±1.65)分、反复查阅是否有手机短 来电 (2.86 ̄1.78)分、频繁用手机联系(2.83 ̄1.62)分、害怕 手机关机(2.80 ̄1.59)分、课堂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 (2.79+1.80)分。 在手机成瘾和自尊上,性别、年级间的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自我控制上,存在性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事后检验表明,女生的自我控制得分高 2.2手机成瘾、自尊及自我控制的相关分析大学生 手机成瘾与自尊和自我控制之间,及自尊与自我控制 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r值分别为一0.232, -0.447,O.421,P值均<0.01)。 2.3 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检验为了检验自我控制 (W)在自尊( )与手机成瘾(Y)之间的中介作用,对这 3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1步,以手机成瘾为因变 量,自尊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标准化回归系数 卢】=一0.232,P<0.01,决定系数R =0.054,自尊对手机 成瘾存在预测作用;第2步,以自我控制为因变量,自 尊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化回归 系数卢2=0.421,P<0.01,决定系数R;=0.177,自尊显 著预测自我控制;第3步,以手机成瘾为因变量,自尊 和自我控制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 尊对手机成瘾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0.037,P>0.05, R;=0.001,自尊对手机成瘾的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 义。自我控制是完全中介效应。见表2。 进一步构建自尊、自我控制、手机成瘾三者之间 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各拟合指 数分别为 / =3.436,G =0.912,GH=0.934,AGFI =0.951,刖=0.894,RMSEA=0.061,模型拟合程度较 好。从图1模型的数据结果可知,自尊对手机成瘾的 直接效应 =-0.037,P>0.05;间接效应卢=一0.195,P< 0.01,直接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完全中介效应成立。 表2大学生自我控制在自尊与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n=926) 注:十}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926名大学生中手机成瘾的 检出率为23.43%,略低于刘红等在贵州的调查数据 29.84% ” ,可能是由于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以及不 同地域的差异所致。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上,本 中国学校卫生2015年7月第36卷第7期Chin J Sch Health,July 2015,Vo1.36,No.7 研究结果表明仅存在自我控制的性别差异,没有发现 手机成瘾和自尊的性别和年级差异。而在以往研究 中,对手机成瘾与性别、年级等因素是否有关也未得 者是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而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手 机成瘾倾向。低自尊者往往对自己持有负性评价,容 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缺乏自我主见,面对同样的 生活事件会体验到更强烈的负性情绪,容易产生逃避 和依赖行为,因此会表现出低水平自我控制,导致对 问题行为缺乏抑制,进而产生手机成瘾。因此,手机 出 致的结 。 ,因此对于该问题需要进一步的 探讨。 冲动控制l l工作/学习l l健康习惯I l节制娱乐l l抵制诱惑 成瘾可被视为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而产生的一种行为 控制障碍,容易出现在低自尊个体中。这一关系可为 后期手机成瘾的干预提供了实证借鉴,高校心理卫生 m ̄52 1 ‘ 巫 :图1大学生自尊、自我控制与手机成瘾的结构方程模型 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手机使用者的自尊越低,成 巫 瘾倾向越强,其自尊水平越能够预测手机成瘾强度。 低自尊者对自我表现出一种消极的评价,对来自他人 的负向反馈比较敏感,也体验到更高的人际交往压 力,他们往往需要通过寻求途径和方法来满足自尊需 要。自尊主要来源于能力感和社会交往的正向反馈 两个方面,而这两方面都可以通过手机使用来实现。 手机作为大学生的专属工具,个体可以依据自己的意 愿来使用手机,而手机上的娱乐功能,使个体能够获 得控制感和能力感。同时手机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 社会交往环境,它的匿名性、虚拟性和趣味性的交往 特点,可以缓解个体在现实交往中所面临的压力,获 得归属感¨ 。因此,手机成为低自尊者获取虚拟自 尊、宣泄负性情绪、缓解压力和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相反,高自尊者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自我评价, 认识自身的价值,即便手机能够使他们部分的获得自 尊,但是也能分清手机所塑造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 的区别,因此不太容易出现手机成瘾。本研究结果还 发现,自我控制与手机成瘾呈负相关,低自我控制者 表现出更高的成瘾倾向。在以往关于自我控制与行 为的研究中发现,自我控制与大多数犯罪、成瘾行为 等有关 。Gottfredson等 认为,不良行为表现的核 心在于缺乏自我控制,这些行为都可被视为一种冲动 控制障碍。因此,手机成瘾作为一种行为成瘾,同样 可被认为其本质是缺乏对手机使用的控制。 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将自我控制纳入到手机成瘾 模型中时,自尊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自我控制在两 者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控制与手机成瘾有 密切的关系,而自尊对手机成瘾无直接作用,是通过 自我控制对手机成瘾产生影响的。也就是说,低自尊 工作者可以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角度人手, 进而减少成瘾的可能性,有效地戒除手机成瘾行为。 } 一………….中  曩 羹 查及干预对策研究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26-28. [3]黄海,周春燕,余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 学校卫生,2013,34(9):1074—1076. [4] 汪婷,许颖.青少年手机依赖和健康危险行为、情绪问题的关系 [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0(5):41—45. 5【 EHRENBERG A,JUCKES S,WHITE KM,et a1.Personality and self- esteem a8 predictors of young people S technology use[J].Cyber Psy— chol Behav,2008,11(6):739—741. [6] BIANCHI A,PHILLIPS JG.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 bile phone use[J].Cyber Psyehol Behav,2005,8(1):39—51. [7]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6,28(6):1338— 1343. [8]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 学杂志,2008,16(5):468—470. [9] GOTYFREDSON MR,HIRSCHI T.A generla theory of crime[M]. 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65—89. [1O]辛自强,郭素然,池丽萍.青少年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介变量和 调节变量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7,39(5):845—851. [11]TOUNG K.Internet addic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Student Br Med J,2000,7(351):394—436. [1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 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8-320. [13]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2012,26(1):66—69. [14]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 [J].心理科学,2011,34(6):1453-1457. [15]刘勇,陈健芷,赵建芳.哈尔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手机使用及成瘾 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7):26—29. [16]王相英.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中 国特殊教育,2012,12:59-63. [17]贺金波,陈昌润,鲍远纯,等.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 机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822—825. [18]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对疏离感的影响:社会 支持系统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5):540-549. 收稿日期:2014-12-08;修回日期:2015—0卜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