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二三

专题二三

来源:意榕旅游网
近七年专题二、三对应高考题

09年23.(14分)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A、B竖直放置,在两板之间水平放置一绝缘平板。有一质量m、电荷量q(q>0)的小物块在与金属板A相距l处静止。若某一时刻在金属板A、B间加一电压3μmgd/2q ,小物块与金属板只发生了一次碰撞,碰撞后电荷量变为 q,并以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度反方向弹回。已知小物块与绝缘平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若不计小物块电荷量对电场的影响和碰撞时间。则

(1)小物块与金属板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小物块碰撞后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停在何位置?

09年24.(18分)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图中L=10.00m,R=0.32m,h=1.25m,S=1.50m。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 m/s2)

10年22.(16分)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沿着动摩擦因数为滑的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池中。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节(取g=10m/s2)。求: (1)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

A (2)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B点的高度h应调

为多大?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Smax为多少?

(3若图中H=4m,L=5m,动摩擦因数=0.2,则水平运动

H 距离要达到7m,h值应为多少?

L B h

12年18.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B.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C.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2R D.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Hmin= R

12年23.(16分)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m、形状不同的“A鱼”和“B鱼”,如图所示。在高出水面H处分别静止释放“A鱼”和“B鱼”,“A鱼”竖直下潜hA后速度减小为零,“B鱼”竖直下潜hB后速度减小为零。“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到浮力和水的阻力。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 倍,重力加速度为g, “鱼”运动的位移值远大于“鱼”的

长度。假设“鱼”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求: (1)“A鱼”入水瞬间的速度VA (2)“A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fA (3)“A鱼”和“B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fA:fB

13年23.(16分)山谷中有三块大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青之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

B、C、D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为青藤的固定点,h1=1.8m,h2=4.0m,x1=4.8m,x2=8.0m。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10kg和m=2kg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A点起水平跳到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点,抓住青藤的下端荡到右边石头的D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大猴子水平跳离的速度最小值 O (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

(3)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

D A h2 h1 B C x1 x2

14年23.(16分)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20m/s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1.8m。在车正前方竖直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800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90m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

2

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 (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当L=410m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 (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的范围。

15年15.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

x近似t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度,正确的措施是(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D.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x更接近瞬时速t15年17.如图所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点)。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足球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做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 )

L2A.足球位移大小xs2

4gL22B.足球初速度的大小v0s 2h4gL22sC.足球末速度的大小v4gh 2h4D.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L 2s

15年18.我国科学教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舰载机总质量为3104kg,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1.0105N;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m,推力恒定。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80m/s。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20%,则( )

A.弹射器的推力大小为1.1106N B.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1.1108J

C.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8.8107W D.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32m/s2 15年23.如图所示,用一块长L11.0m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面高H=0.8m,长

L21.5m。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可在0~60°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m=0.2kg的小物块

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0.05,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最大静摩擦2,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

(2)当增大到37°时,物块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

(已知sin37°=0.6,cos37°=0.8)

(3)继续增大角,发现=53°时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距离xm

2009年23.(14分)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A、B竖直放置,在两板之间水平放置一绝缘平板。有一质量m、电荷量q(q>0)的小物块在与金属板A相距l处静止。若某一时刻在金属板A、B间加一电压3μmgd/2q ,小物块与金属板只发生了一次碰撞,碰撞后电荷量变为 q,并以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度反方向弹回。已知小物块与绝缘平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若不计小物块电荷量对电场的影响和碰撞时间。则

(1)小物块与金属板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小物块碰撞后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停在何位置? 答案(1)gl 1,停在2l处或距离B板为2l g(2)时间为4【解析】本题考查电场中的动力学问题

(1)加电压后,B极板电势高于A板,小物块在电场力作用与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向A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电场强度为 EUBA d小物块所受的电场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反,则合外力为 F合qEmg 故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为

a1F合mqUmgd1g

md2设小物块与A板相碰时的速度为v1,由 v12a1l 解得 v12gl

(2)小物块与A板相碰后以v1大小相等的速度反弹,因为电荷量及电性改变,电场力大小

与方向发生变化,摩擦力的方向发生改变,小物块所受的合外力大小 为 F合mgqE 2F合1g 加速度大小为 a2m4设小物块碰后到停止的时间为 t,注意到末速度为零,有 0v1a2t 解得 tv11 4a2g设小物块碰后停止时距离为x,注意到末速度为零,有

2 0-v12a2x

v2则 x2l

2a2或距离B板为 d2l

2009年24.(18分)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图中L=10.00m,R=0.32m,h=1.25m,S=1.50m。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 )

答案2.53s

【解析】本题考查平抛、圆周运动和功能关系。

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v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Sv1t h12gt 2解得 v1SR3m/s 2h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2,最低点的速度为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2v2 mgm

R

1212mv3mv2mg2R 22解得 v35gh4m/s

通过分析比较,赛车要完成比赛,在进入圆轨道前的速度最小应该是 vmin4m/s 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t,根据功能原理 PtfL12mvmin 2A 由此可得 t=2.53s

2010年22.(16分)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沿着动摩擦因数为滑的道向下运动到B

点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池中。设滑道的水

B 平距离为L,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H L 2

节(取g=10m/s)。求:

h (1)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

(2)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B点

的高度h应调为多大?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Smax为多少?

(3若图中H=4m,L=5m,动摩擦因数=0.2,则水平运动距离要达到7m,h值应为多少?

解析:

(1)由A运动到B过程:mg(Hh)mgL(2)平抛运动过程:xvCt h12mvC0vC2g(HhL) 212gt 22 解得 x2(HLh)h2h(HL)h

当hHL时,x有最大值,SmaxLHL

2(1)2(3)x2(HLh)hh3h10

解得 h1352.62m2h2350.38m 22012年18.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B.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C.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2R D.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Hmin= R

2012年23.(16分)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m、形状不同的“A鱼”和“B鱼”,如图所示。在高出水面H处分别静止释放“A鱼”和“B鱼”,“A鱼”竖直下潜hA后速度减小为零,“B鱼”竖直下潜hB后速度减小为零。“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到浮力和水的阻力。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 倍,重力加速度为g, “鱼”运动的位移值远大于“鱼”的长度。假设“鱼”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求: (1)“A鱼”入水瞬间的速度VA

(2)“A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fA

(3)“A鱼”和“B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fA:fB

2013年23.山谷中有三块大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青之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B、

C、D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为青藤的固定点,h1=1.8m,h2=4.0m,x1=4.8m,x2=8.0m。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10kg和m=2kg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A点起水平跳到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点,抓住青藤的下端荡到右边石头的D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大猴子水平跳离的速度最小值 (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 (3)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

O D A h2 h1 B C x1 x2 23.(16分)

(1)设猴子从A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为vmin,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h112gt ① 2x1vmint ②

联立①、②式,得vmin8m/s ③

(2)猴子抓住青藤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荡起时速度为vc,有

(Mm)gh21(Mm)vc2 ④ 2vc2gh280m/s9m/s ⑤

(3)设拉力为FT,青藤的长度为L,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vc2 ⑥ FT(Mm)g(Mm)L由几何关系 (Lh2)2x22L2 ⑦ 得:L10m ⑧

vc2综合⑤、⑥、⑧式并代入数据解得:FT(Mm)g(Mm)216N

L23.2014(16分)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20m/s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

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1.8m。在车正前方竖直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800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

s=90m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 (4)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5)当L=410m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 (6)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的范围。 23.(16分)

202

【答案】 (1) m/s

9

(2)0.55 m 0.45 m (3)492 m2

v22002

【解析】 (1)装甲车加速度a== m/s.

2s9

(2)第一发子弹飞行时间t1=

Lv+v0

=0.5 s

12

弹孔离地高度h1=h-gt1=0.55 m

2

1L-s2

第二发子弹离地的高度h2=h-g=1.0 m

2t两弹孔之间的距离Δh=h2-h1=0.45 m.

(3)第一发子弹打到靶的下沿时,装甲车离靶的距离为L1

L1=(v0+v)2h=492 m

g第二发子弹打到靶的下沿时,装甲车离靶的距离为L2

L2=v2hg+s=570 m

L的范围 492 m201515.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

x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t速度,为使

x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t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D.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17.如图所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点)。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足球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做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

L2A.足球位移大小xs2

4gL22sB.足球初速度的大小v0 2h4gL22vsC.足球末速度的大小4gh 2h4D.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L 2s18.我国科学教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舰载机总质量为3104kg,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1.0105N;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m,推力恒定。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80m/s。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20%,则

A.弹射器的推力大小为1.1106N

8B.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1.110J

7C.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8.810W

D.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32m/s2

23.如图所示,用一块长L11.0m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面高H=0.8m,长L21.5m。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可在0~60°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m=0.2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0.05,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取g10m/s;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

(2)当增大到37°时,物块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

(已知sin37°=0.6,cos37°=0.8)

(3)继续增大角,发现=53°时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距离xm 23. (1)为使小物块下滑mgsin1cos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满足的条件tan0.05

(2)克服摩擦力做功Wf1mgL1cos2(L2L1cos)

由动能定理得mgL1sinWf0 代入数据得20.8

(3)由动能定理得mgL1sinWf代入数据得v1m/s

12mv 2

H12gt 2

t0.4s

x1vt x10.4m

⑨ ⑩

xmx1L21.9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