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路桥T梁预制施工方案范文

公路桥T梁预制施工方案范文

来源:意榕旅游网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进口段渠道工程

(合同编号:HBNSBD—YJ01—2011—03)

天鹅公路桥T型梁预制

施工方案

批准: 审定: 校对: 编写:

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引江济汉

进口渠道标施工项目部

二0一二年十月

目 录

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依据及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工期安排及赶工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预制场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原材料储存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钢筋加工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T型梁预制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地基承载力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施工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预制加工厂施工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T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预制场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T梁预制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混凝土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T梁预应力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质量控制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安全文明控制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主要机械设备、人员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拟投入人员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 概述

1.1 概述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进口段天鹅公路桥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砼30米T型梁。全桥分3联,桥跨布置为4×30+3×30+4×30m,梁长度中跨为29.30m,边跨为29.57m,梁高为2.0m,每跨边梁、中梁各两片,共44片。桥梁全长339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天鹅公路桥预制加工厂布置在现有施工生产营地内,位于拌合站与生活营地间。预制加工厂主要负责天鹅公路桥T型梁、桩基、承台、墩柱等的钢筋加工和预制施工。根据工程量及工程进度控制安排,预制加工厂用地6700㎡,主要分为原材料储存区、加工区及T型梁预制场区。预制加工厂布置详见附图。

T梁一般构造见图1.1-1。

图1.1-1 T梁一般构造图

T型梁预制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1-1和表1.1-2。

1

2

表1.1-1 预制梁材料数量表

项目 梁位 C50砼 3(m)/片 29.26(80型) 边梁 边跨 中梁 28.56(160型) 边梁 中跨 中梁 29.00 10 875.01 29.45 8 10 908.68 5857 28808 29.08(160型) 28.78(80型) 8 4 877.01 钢材(kg) 片数 钢绞线 (kg)/片 910.76 5885(80型) 23189(80型) 5919(160型) 23121(160型) Ⅰ级钢筋 (kg)/孔 Ⅱ级钢筋 (kg)/孔 4 表1.1-2 一片主梁预应力钢束材料数量及引伸量表

梁位 钢束号 N1 边梁 边跨 中梁 N2 N3 N1 N2 N3 N1 边梁 中跨 中梁 N2 N3 N1 N2 N3 钢绞线 钢束长(mm) 30644 30672 30596 30644 30672 30596 30574 30602 30526 30574 30602 30526 共重(kg) 303.66 303.93 303.17 269.91 303.93 303.17 302.96 303.24 302.48 269.29 303.24 302.49 规格(mm) Φ内80 Φ内80 Φ内80 Φ内80 Φ内80 Φ内80 Φ内80 Φ内80 Φ内80 Φ内80 Φ内80 Φ内80 波纹管 长度(m) 29.0 29.1 29.0 29.1 29.1 29.0 29.0 29.0 29.0 29.0 29.0 29.0© 87.0 87.2 87.2 87.1 锚具 总长规格 (m) 15-9型 15-9型 15-9型 15-8型 15-9型 15-9型 15-9型 15-9型 15-9型 15-8型 15-9型 15-9型 套数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引伸量(mm) 103 101 102 103 101 102 103 102 102 103 101 102 1.2 编制依据及原则 1.2.1编制依据

(1)招投标合同文件

(2)《进口段天鹅公路桥施工图纸》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公路工程质量检测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2012年8月施工总进度调整计划 1.2.1编制原则

(1)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2)钢筋加工厂按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布置。

(3)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业主和我公司项目标准化等相关管理办法规定。 (4)预制加工厂建设规模应符合施工使用要求,具备足够的原材料及半成品存放空间。

(5)预制加工厂建设应体现符合标准、节约用地、节省投资、环保节能、合理实用的原则。 1.3 技术要求

1.3.1主梁预制

(1)浇筑主梁混凝土前应严格检查伸缩缝、人行道板及栏杆、泄水管、支座等附属设施的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能浇筑。施工时,应保证预应力管道及钢筋位置准确。梁端2m范围内及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大、钢筋密,特别是锚下混凝土,应充分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其质量。

(2)为了防止预制梁上拱过大,预制梁与桥面现浇层由于龄期差别而产生过大收缩差,存梁期不超过90d,若累计上拱超过计算值10mm,应采取控制措施。预制梁应设置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反拱(包括梁顶)。预制T梁在钢束张拉完成后、各存梁期跨中上拱度计算值及二期恒载所产生的下挠值按设计要求下挠表执行。

(3)主梁预制时,除注意按设计图纸预埋钢筋和预埋件外,桥面系、伸缩缝、护栏及其它相关附属构造,均应参照有关图纸施工,护栏预埋钢筋必须预埋在预制梁内。

1.3.2预应力张拉

(1)预应力钢束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EP=1.95×105Mpa,松弛率小于0.035,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预制T梁正弯矩钢束锚具采用15-8型、15-9型系列锚具,预制梁在墩顶处的负弯矩钢束采用15-5

3

4

型锚具,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钢材:直径d≤12mm的采用HPB235钢筋,d≥12mm的采用HRB335热轧带肋钢筋,其标准应符合GB1499.1-2008和GB1499-2007的规定;钢板和型钢采用Q235钢,材质标准符合GB700-88、GB709-88、GB9787-88的规定;焊接材料应符合GB1300-77和GB981-76的要求。

(2)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必须严格按照坐标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与T梁腹板钢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钢筋发生碰撞,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只是适当挪动钢筋位置。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

(3)预制T梁预应力钢束必须待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混凝土设计全度等级的90%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方可长了。预制梁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pk=1395Mpa。

(4)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长了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

(5)主梁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梁体发生侧弯,建议张拉顺序为:100%N1→50%N2→100%N3→100%N2。

(6)管道压浆采用C50水泥浆,要求压浆饱满。 1.4 工期安排及赶工措施

1.4.1 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共预制44片梁,设22条台座,两套侧模,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按照架梁顺序对每片梁编号分先后预制,首批22片T梁预制张拉完成满足强度要求好按照“先制先架、后制后架”的原则依次预制和架设,T梁运出梁场架设后,底模空位,及时进行下片T梁预制,每个底模周转2次。考虑天气及龄期、张拉期影响因素,预制T梁总共约150天。

根据现场实际及2012年8月调整的总进度控制性工期,天鹅公路桥T梁预制施工时段为:2012年10月底~2013年3月底。

具体T梁预制计划如下: 序号 1 2 3 4 施工项目 预制梁场建设 施工准备 (砼配合比、钢筋试验) 混凝土浇筑 预应力张拉及灌浆封锚 工期 31 46 131 121 开工日期 2012.10.15 2012.10.05 2012.11.20 2012.12.20 完工日期 2012.11.15 2012.11.20 2013.3.31 2013.4.20 5 运梁架设 120 2013.01.20 2013.5.20 1.4.2 赶工措施

根据合同文件总进度计划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总计划,天鹅公路桥开工实时间为2011年8月,2013年2月通车,施工历时20个月,但由于天鹅公路桥图纸提交时间严重滞后,于2012年9月18日才正式下发我部,原桥梁预制时间为8个月,现根据2012年8月最新调整计划压缩为4个月,同时受预制场地限制,T型梁预制赶工措施须大幅增加。根据原计划安排T型梁预制制作一套模板,7条底模即可满足工期要求。但现在由于施工时间压缩须具体采取以下赶工措施:

(1)增加底模数量、减少存梁时间、预制厂硬化面积扩大;

由于工期限制,须减少存梁时间,待T梁龄期强度满足要求后直接运至部位架设,因此须增加底模数量,压缩移梁存梁期。预制T梁须在4个月内完成,原计划为7条底模,现布置底模22条。预制场硬化较原计划扩大3倍。采用块石+碎石+C20条形混凝土基础及扩大承台基础形式硬化预制厂。

(2)增加模板套数;

本桥共有44片T梁的预制工作量,根据总工期及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安排平均每2天浇注一片T梁,须配制2套模板(1套边模,1套中模),22条底模。

原计划投入一套模板即可满足工期要求。 (3)增加辅助设施投入。

混凝土振捣器、混凝土运输机械、钢筋加工设备、施工人员等投入在原计划基础上增加2倍投入。

2 预制场布置

2.1 原材料储存区

原材料储存区面积为10m×20m,储存台用0.3m×0.3m×10m枕梁平台,高于地面30cm左右,枕梁平台间距为2.5m,共布置8根。原材料堆放区按照不同的规格存放,按照钢筋堆高1.0m计算钢筋存储量,每捆堆高0.2m,宽0.3m(2.7t/捆),估算加工厂存储量如下表2-1。

表2-1 材料存储区堆放量

名称 材料存储区 存放区尺寸 (m×m) 20×10 周转区面积(m) 60 2钢筋存放量(t) 700 备注 2.2 钢筋加工区

5

6

钢筋加工区面积为10m×20m,地面采用15cm厚C20混凝土硬化,顶部搭设10m×10m,高为3.5m和3m的拱形滑动防雨棚各一个,底部移动滑槽长20m,移动防雨棚与材料存储区相连,立柱用钢管喷涂蓝色。

加工区内设置成品堆放区、待检区、焊接区及切割加工区。加工区负责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完成后放于待检区,经检验合格后,全部存放于成品区内。半成品或成品应按规格分类堆码整齐,按其检验状态与结果、使用部位等进行标识。 2.3 T型梁预制区

共设有22片T型梁预制位置,具体分布见附图,预制场区地面先采用40cm厚砂石层铺设,预制台座底部拟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端设1.5m×2m扩大基础,顶部两侧设置30mm×30mm×3mm角钢,中间铺设一层3mm厚钢板。台座内部预设Ø40PVC管,穿通混凝土底座紧固模板对拉螺栓,每片梁设34孔。拟台座具体结构及钢筋布置见附图4。 2.4 地基承载力验算

由于梁场场地在营地建设时经过粘性土回填压实,初步设计制梁台座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一次压实处理,确保垫层下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土基上部采用砂卵石垫层,垫层分层压实,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200Kpa(查JTGD63-2007第27页表4.5.4),重度G取20KN/m3,地基承载力计算如下:

2.4.1计算公式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0007-2002)第5.2.1-1、5.2.2-1条公式:

pkfa

pk=Fk+GkA

pk—相当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 f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Gk—基础自重基础上的土重(kN);

A—基础底面面积(m2);

2.4.2计算过程 (1)设计荷载参数 T梁重量F1=767KN T梁模板重量F2=100KN

T梁台座重量G1=(8.7+1.8)×25=262.5KN

基础座上土的重量G2=0.82×20=16.4KN 基础底面面积A=3×2=6㎡ (2)代入公式得

pk=(767+100+262.5+16.4)/6=191Kpa<200Kpa 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3)计算说明

本计算中基础底面面积A取值较为保守,为底座两侧扩大基础面积,实际工程中条形底座部分同时受到下部基础的支撑,故两侧所受荷载较设计值小;因预制过程中底座中间段受到一定的剪力和弯矩,为防止破坏,在底座底部布置一定量造筋,具体钢筋布置及用量见附图4。

3 施工工艺流程

3.1 预制加工厂施工流程

预制加工厂施工详见图3.1-1。

图3.1-1 预制加工厂施工流程图

3.2 T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

3.2.1T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 T型梁预制施工流程详见图3.2-1。

质量检测、验收 预制梁底模施工 钢筋加工厂建设 场地硬化 平整场地 施工准备 7

8

钢模板制作 钢筋配料 侧模保养、脱模剂 钢筋骨架绑扎 埋设波纹管、定位、固定 质检 立侧模及封头模板 质检 浇砼 养护、坼模 制试块 图3.2-1 T型梁预制施工流程图

3.2.2 梁预应力张拉、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T型梁张拉施工流程详见图3.2-2。

检查孔道,保持清洁 检查砼强度、外观尺寸 钢束检查 压试块 按常规张拉程序张穿钢束 拉、锚固、检查 张拉设备、 压浆设备检查 排气、灌浆孔检查 按压浆程序灌浆 做试块 检查压浆密实情况 压试块 起运 凿毛、清洗,浇封锚砼

图3.2-2 T型梁张拉施工流程图

4 施工方法

4.1 预制场施工方法

4.1.1平整场地

人工配合挖掘机或推土机,将场地内杂物清除干净,对于拐角及机械不能触及的地方人工平整,清理出的垃圾不得任意抛洒,要集中清理,倾倒在指定位置,场内便道、原材料堆放区、加工区、T梁预制区需将场地碾压压实。

4.1.2场地硬化

场地平整完成后,对加工区及施工便道进行硬化处理,硬化采用15cm厚C20砼浇筑,技术人员要对砼顶面标高进行控制,打桩,挂线。浇注过程中严格控制砼厚度及平整度,预设0.2%坡度利于排水,场内四周设30cm×40cm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砖砌,并采用1:2砂浆抹面。场内降雨通过排水沟直接引入附近的河沟内。原材料堆放区采用30cm×30cm×10m枕梁平台8根,间距2.5m。T梁预制区及场内行车道采用40cm厚块石铺设垫层;行车道主要用于钢筋模板等材料及T型梁运输,分4m和6m宽2种,具体分布位置见附图。

预制加工厂地三面封闭,采用高度为两米的砖砌围墙,靠进渠道左侧临时施工主干道一侧不布置围墙。

4.1.3加工厂建设

场地硬化完成后按场地平面规划图,布置修建钢筋加工区,分为钢筋加工区、原材料堆放区、成品合格区、半成品区、待检区。钢筋棚(材料库)必须建立详细的钢筋发放使用台帐,使之具有可追溯性。

加强钢筋棚(材料库)的防盗、防电、防火工作,棚(库)应备有灭火器材。 4.2 T梁预制施工方法

4.2.1钢筋绑扎

骨架钢筋及隔板有关钢筋与埋件钢板均在钢筋加工厂加工成半成品,运抵施工现场绑扎成型,然后根据《钢束布置图》绑扎定位网片,为保证定位钢筋网片位置正确,须经检查无误后,将定位钢筋网片与梁肋钢筋点焊固定。

翼板钢筋待梁侧模支立、固定后再行绑扎。 4.2.2模板施工: (1)底模基础平台

T梁基础平台尺寸见图2-1预制梁台座结构图,砼浇筑时预留模板拉杆孔,保证位置准确;

底模台座预留一定的反拱度,反拱为近似二次抛物曲线,预留反拱度最大值按照理论反拱值的0.65倍设置,具体位置反拱度尺寸见表2-2,因二次曲线为

9

10

对称图形,表中仅给出距跨中一侧拱度预留值。

表2-2 T梁预制底板反拱值设定表

预留反拱值(mm) 距跨中距离(m) 边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13 -13 -13 -12 -12 -11 -10 -9 -8 -7 -6 -5 -3 -1 0 边梁 中跨 -13 -13 -13 -13 -12 -12 -11 -10 -9 -8 -7 -6 -5 -3 -1 0 边跨 -13 -13 -13 -13 -12 -12 -11 -10 -9 -8 -7 -6 -5 -3 -2 0 中梁 中跨 -13 -13 -13 -12 -12 -12 -11 -10 -9 -8 -7 -6 -5 -3 -2 0 (2)侧模

侧模制作采用型钢作骨架,焊接成型,钢板作面板,机械冷压成型,专业厂家加工制作。模板加工长度以一节为一个加工单元,具体由翼板、肋板、隔板组成。

(3)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分节吊装,吊装前应清除板面污物,均匀地涂刷脱模剂,粘贴模板接缝企口处泡沫堵漏止浆条。吊装时采用人工辅助定位,同时安装模板上口及底部的对销拉杆,然后调校、紧固。

图4-1 中跨边梁模板示意图

4.3 混凝土施工方法

4.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设计要求T梁砼28天强度为50MPa,配合比设计在这一基础上应考虑T梁断面结构型式、尺寸、钢筋布置等情况,以满足施工需要。因此要求参照以下配合比参数设计C50砼。

配合比设计主要参数要求如下: 水灰比:≯0.55

水泥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标号:525 水泥用量:≮280kg/m3 最大氯离子含量:0.3% 最大碱含量:3.0kg/m³ 4.3.2混凝土拌合及运输

混凝土拌合采用混凝土拌合站拌合系统,为满足砼凝结速度和浇注速度的需要,使浇注工作不间断,首选2台9m3砼运输搅拌车运送砼。

4.3.3混凝土入模及振捣 (1)混凝土入模及振捣

11

12

砼入模前应对模板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及预应力管道进行检查,同时清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

砼入模采用吊车吊1~1.8m³立灌入模,自由倾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砼入模按水平分层推进,上下层前后浇注距离保持在1.5m以上,分层厚度≯50cm。

(2)砼振捣及注意事项

①砼振捣采用ZN50型插入式振动棒及ZW—5型500kgf激振力的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以振动棒振捣为主。

②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本工程取振动棒插入间距≯30cm),棒头且不得碰撞模板、预应力波纹管道。

③振动棒棒头应垂直插入砼中,且插入下层砼5-10cm,快插慢拔。 ④检查每一振动部位,以该部位密实为止,密实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⑤附着式振动器布置在T梁二侧模板斜面及两端梁首上,振动器布置间距按2.0m考虑(振动器布置详见图4-1)。

(3)混凝土冬季施工

①骨料采取防雪、防冻措施,砼拌合时骨料内不得进入雪、冰块。 ②砼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20℃时,撤模后应对砼构件加以覆盖保温,使其缓慢冷却。

③砼浇注应尽可能连续,浇注同时应加温、保温处理。 (4)混凝土养护

洒水养护,养护周期7天,寒冷天气每天洒水6~8次;干燥高温天气每天洒水8~10次。5℃以下停止浇水,覆盖保温材料。

(5)T梁翼缘表面混凝土处理

为保证T梁翼缘表面与桥面砼能较好的结合,同时减轻降低劳动强度,本工程采用水冲翼缘表面混凝土处理,即在T梁砼浇注完搓毛后,在其表面刷一层缓凝剂,在砼初凝前用水冲刷以露出翼缘表面混凝土石子为止。 4.4 T梁预应力施工方法

4.4.1预应力张拉 (1)张拉机具要求

千斤顶与压力表应由国家认可的计量部门配套校验立定,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5级。检验千斤顶所用的试验机或测力计精度不得低于±2%。检验时,千斤顶活塞的运动方向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

张拉机具使用前应全面进行检验,使用时的检验期限应视千斤顶情况而定。一般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千斤顶在工作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检验;弹簧测力计的检验期限以不超过2个月为宜。

(2)张拉应力控制

张拉实行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并以控制张拉力为主,预应力张拉从梁两端同时张拉,张拉初始应力为张拉应力的10%,锚下控制应力为1395Mpa。

(3)张拉顺序

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梁体发生弯曲,张拉顺序为:100%N1→50%N2→100%N3→100%N2。

(4)张拉设备的选择

根据设计给出的最大张拉力(经计算为5060.12KN)及多束钢束、两端张拉要求,拟选用2台YCW250A千斤顶,及2台ZB4—500型配用油泵。

(4)张拉注意事项

①张拉前应检查T梁外型尺寸、砼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

②穿束前检查锚垫块和孔道位置是否正确,孔道内是否畅通,有无水分和杂物。

③张拉前应注意钢束是否滑丝、断丝,如超过表四之规定,应更换;当不能更换时,在许可条件下,可提高其他钢束应力值,以满足设计上各阶段状态下的要求。

④张拉锚固后应及时压浆,一般在48小时内完成。如不能及时压浆,须采取保护措施,保证锚固装置及钢束不生锈、滑丝。

⑤调正初始长度、初始应力,使所有预应力束松紧程度基本保持一致。 ⑥开动油泵进行张拉,大、小油缸回、进油要缓慢,使压力指针走动均匀,按规定程序张拉完后,检查油表读数与张拉换算数据是否一致。

4.4.2波纹管安装

(1)波纹管的连接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作接头,接头管长20cm且用密封胶带封口,避免浇注砼时水泥浆掺入管道内,造成管道堵塞。

(2)波纹管安装位置应正确,定位钢筋与T梁腹板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避免在浇注砼时管道产生位移。

(3)波纹管应避免反复弯曲及邻近电焊火花烧伤管壁。

(4)波纹管安装前应保证不变形且无渗漏水现象方可使用,反之则进行修补或更换。

13

14

4.4.3穿束

穿束时将一端打齐,按顺序编号并套上穿束器,将穿束器的引线穿过孔道,然后向前拉动,直至两端露出所需长度为止。

4.4.4预应力钢束锚固

在张拉完后所得的延伸量与预计延伸量之差在6%以内及预应力钢束在张拉控制应力稳定后,即进行锚固。反之,则须重新检校设备,放松预应力钢束重新张拉。两端张拉同一束预应力钢束时,可先在一端张拉锚固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待张拉应力达设计应力,持荷3~5分钟后方可进行锚固。放松千斤顶压力时,应避免震动锚具和钢束。

4.4.5压浆

钢束张拉完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般不宜超过14天,压浆采用C50水泥浆,要求压浆饱满;

压浆时应缓慢均匀的进行,保持排气畅通,对此较集中的和邻近的孔道应连续压浆完成,以免串到邻孔;当水泥浆凝固堵塞孔道,不能连续作业时,后压浆的孔道应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畅通。压浆时应注意水泥浆的泌水情况和水泥浆的稠度,及压浆泵内的灰浆量以免空气漏入;

压浆时应充分拌搅水泥浆,每一孔道压浆时间视天气情况,不宜超过30~45分钟。

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检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压浆从孔道一端灌入,另一端出浆时表示灌满;如未从孔道另一端出浆,则应采取补救措施,为达到这一目的,可采用二次压浆的方法,即第一次压浆完成后30分钟再次压浆,压浆压力应高于第一次压浆压力。

4.4.6封锚

对应埋置在构件内的锚具,压浆后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凿毛后设置钢筋网,浇注封锚砼。封锚砼标号不低于T梁砼标号的80%,亦不低于C30。

5 质量控制措施

(1)根据施工实施细则在T梁预制开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影响安装质量及安全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首先进行分析研究,实现有效的控制。

(2)加强T梁预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监理手册等文件的学习,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对T梁安装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定,并严格处理质量事故。

(3)落实专人负责T梁预制的质量,防止在拆模及移动时T梁出现掉角、

表面裂纹等破坏。

(4)认真进行生产工序自检、互检、交接检及监理部组织工序交工检验,建立奖惩制度,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5)严格原材料、半成品进场检验制度,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6)提高模板的制作精度,加强混凝土生产、浇筑工序管理,改善混凝土的养生条件,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

6 安全文明控制措施

(1)认真落实项目部有关安全生产的指令和要求,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2)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人人管安全、安全为人人的安全网络; (3)加强砼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定操作规程,做到设备专人专用、专人专管;

(4)预制厂内严禁非施工人员入内,T型梁张拉时两端严禁站人,同时注意钢束张拉时的受力状况,以免意外伤人;

(5)T型梁吊运储存时应检查吊具是否完好后,方可决定是否吊运。储存时T型梁支点用枕木(砼地梁)垫平垫稳,打斜撑,稳定后应做试落勾;

(6)钢筋加工设备使用前,须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是否漏电;电源线须进漏电开关,切割机后方不准堆放易燃物品。

(7)各种机械设备必须经常维修保养,排除隐患,安全操作;钢筋加工各种机械操作区要悬挂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标识牌制作与物资部联系。

机械操作人员、钢筋加工、焊接等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并按期培训。 (8)钢筋加工厂内施工用电应规范管理,各作业区用电回路分开设置,加设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线路接头牢靠,防止设备、线路过热或打火短路。

(9)场内设置消防器材,同时达到相关要求。

(10)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7 主要机械设备、人员配置

7.1 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表

主要施工机械根据施工现场施工需要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编制,在施工认真落实施工机械来源,确保性能优良。机械、设备严格按照工程所需的型号、数量进场。

15

16

表7-1 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机械名称 拌和站 混凝土搅拌车 装载机 汽车吊 钢筋切断机 砂轮切割机 电焊机 钢筋弯曲机 钢筋调直机 高压油泵 千斤顶 污水泵 插入式振捣器 附着式振动器 活塞式压浆机 钢筋套丝机 柴油发电机 规格型号 HZS75 斯太尔9m 徐工50 16t~100t GQ40 5.5KW BX1-500 GW-40 GT3-12 ZB4—500 YDC240、YCW3000 7.5KW ZB110-5型 ZW—5型 UB2型 100kw 3单位 台套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2 1 3 1 1 12 1 1 2 4 2 16 6 1 2 1 备注 备用 电源 7.2 拟投入人员配置

表7-2 拟投入人员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工种 施工管理人员 钢筋工 浇筑工 模板工 吊车司机 普工 起重工 电工 数量 5 15 10 15 3 16 6 2 备注 9 10 11 12 13

焊工 试验员 材料员 安全员 质检员 4 5 2 1 2

8 附图

(1)《钢筋加工厂平面布置图》; (2)《钢筋加工区布置详图》; (3)《钢筋加工棚示意图》; (4)《T梁底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图》。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