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10篇+《千字文》
第 31 篇《朱子家训》(节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注释】
1.恒:常常。
【译文】
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许多物质能源和很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第32篇《续小儿语》
从小做人,休坏一点,覆水难收,悔恨已晚。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注释】
1.休:不要。
18
2.惊:警醒。
3.誉:称赞。
【译文】
从小就要谨慎注意,不要在为人处世的事情上哪怕做错一丁点,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想要回来就很晚了。
晚上反省自己的白日所做所为,做了坏事要警醒,做了好事可以欢喜。
别人称赞我,我谦虚低调,我的品德上又增加了一个优点;自夸自擂,败坏自己的名声,我的品德上又增加了一个污点。
待人的礼节要丰厚,对自己的待遇要俭约,要求自己要从重从严,要求别人要从轻从宽。
第 33 篇《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 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 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译文】
书刚开始读的时候,不觉得会有什么疑问;但读着读着,慢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读
18
到一半时,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再往下读,疑问就会慢慢被解决。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所遇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这才能称得上是学习。读书不会产生疑问的人,需要教给他思考的方法,使之头脑里‚有疑‛;学会了‚有疑‛,就要想办法去钻研,千方百计去解决疑问,到这里才是真正的进步。
第 34 篇《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注释】
1.[媪]ǎo,年老的妇女。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第 35 课 《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18
【译文】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没有地方写了,于是找来一个木 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 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第 36 篇《王冕好学》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 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 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
1.牧:放牧。
2.陇:田埂。
3.窃:偷偷地,暗中。
4.辄:总是(常常)、就。
5.或:有人;有的人。
【译文】
18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 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 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第 37 篇《治家格言》(节选)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注释】
1.庭除:庭院。这里有庭堂内外之意。
2.未雨而绸缪(chïu mï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 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18
第38篇《松》
松,大树也。叶状如针。性耐冷,虽至冬日,其色常青。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
【注释】
1.如:像。
2.虽:即使。
3.至:到了。
【译文】
松树,是高大的一种树木。其叶形状似针,非常耐寒,即使到了冬天,叶子也不凋落,四季常青。松树的枝干长且粗壮,可以用来建造桥梁,也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第 39课《声律启蒙》节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
18
1.广寒宫:中国古代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
【译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上的夕阳对晴朗的天空。飞来的大雁对离去的燕子,回巢的鸟对低鸣的虫。三尺长的剑,六钧重的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两鬓斑白,清晨就有急着赶路的人了;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披蓑衣在溪水边垂钓。
第 40篇《声律启蒙》节选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注释】
1.冯妇:见孟子。
2.叶公:《庄子》叶公子高好画龙,天龙闻而下窥,叶公惊走。非好龙者, 好似龙者也。
3.蛩:音穷。本作蛬,一名蟋蟀,一名促织,今通作蛩。
4.雍雍:《诗》雍雍鸣雁。
18
5.秦岭:《韩愈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6.又一联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7.巫山:《广舆记》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二峰。
8.迢递:远也。嵯峨:山高貌。
三年级下册:13篇
第 41篇《敬老》
雪初止,路中泥滑。有老人,扶杖独行,失足仆地。一童子趋而扶之。既起, 取巾代拭衣履,问其所居,送之归家。老人欲具饭饷之,童子曰:‚恐家人盼我。‛遂辞出。
【注释】
1.止:停止,停下
2.仆:通‚扑‛,扑在,摔倒
3.趋:走过去
4.拭:擦拭
5.饷:给...吃饭
18
6.辞:告辞
【译文】
雪刚刚停,路上很滑。有一个老人,独自扶着拐杖行走在雪地里,不留神摔了一跤倒在地上。一个孩子上前走去将他扶起来。起来之后,又用小手绢帮助他擦拭衣服上的泥土痕迹,并询问了老人的住所,把他送回家去。老人想做好饭给孩子吃,小孩说:‚恐怕家人正在盘我回家。‛于是向老人告辞走了。
第 42 篇《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注释】
1.尧:传说中我国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史称唐尧。
2.道:道路。
3.禹:传说中我国古代部落联盟领袖,亦称大禹,夏禹。
4.疏:疏通。
【译文】
18
尧、舜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家被淹,房屋被毁。尧任用鲧来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伏。后来舜用禹来治水,禹采取疏导的办法,带领老百姓开通许多州,疏通许多河道,修建许多湖,勘测许多大山,疏通河道,一切顺其自然,13 年里,没有发生过任何水灾。大禹的成功和鲧的失败,就在于治法不同。
第 43篇《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注释】
1.盘古: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首出创世的人。
2.无以:没有办法。
3.措辞:本指说话、行文时选用词句。这里指理由、借口。
4.之谓:说的就是……。
【译文】
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混混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
18
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的变化,他的智慧比天还要高超,他的能力比地还要强大。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也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三皇。
第 44 篇《对牛弹琴》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注释】
1.为:给。
2.清角之操:这里指高深的曲子。
3.伏:趴着。 如故:像先前一样。
4.蹀躞(diã xiâ):小步走。
5.耳:耳朵听。
6.鸣:鸣叫声,作名词。
7.掉:摇动,摆动。
18
8.奋:竖起。
【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 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第 45 篇《同舟共济》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注释】
1.济: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译文】
吴国人和越国人互相厌恶,(但是)当他们同船渡河的时候,(如果)遇到风浪,他们互相救助就如同左右手那样.
第 46 篇《论语》•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18
【注释】
1.子:先生,指孔子。
2.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
3.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说:通\" 悦\高兴,愉快。
5.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7.愠:恼恨,怨恨。
【译文】
出自《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 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第 47 篇《论语》雍也第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8
【注释】
1.知,音zhì,同‚智‛;
2.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第 48 篇《杨柳》
杨柳,随处可种,临水尤宜。春初发叶,旋开黄花。及春末,叶渐多。花中结实,细而黑。蕊落,有絮绽出,质轻如棉,色白如雪,随风飞舞,散于各处。
【注释】
1.宜:合适,适宜。
2.旋[xuán]:不久。
3.实:果实,种子。
18
4.发:生长,繁育。
5.旋:不久。
【译文】
春天,杨柳抽出一条条嫩绿的枝条。湖畔,水边,随处可见它的芳踪。春乍到,柳叶细细,开出极小极小的黄花,迎着阳光微笑。春意越来越浓,柳叶越来越绿,越来越密。一朵朵小黄花悄无声息地结出果实,细细的,黑黑的。花蕊落了,柳絮绽开,像棉花一样轻盈地浮在空中,又像小小的雪绒花,飞在春天的每一个角落。
第 49篇《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注释】
1.尽:全都。
2.弥漫:布满。
【译文】
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
18
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
第50 篇《孟子•梁惠王上》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注释】
1.权:称量。
2.度(duï):度量。
【译文】
(孟子)说:‚用秤称一称, 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第51篇《大雨》
午饭既毕,天气郁蒸,苍蝇纷飞庭前。少顷,大风陡起,沙尘扑面。黑云自西北来,电光四射,雷声隆隆,大雨骤至,沟浍皆盈。未几,雨霁,夕阳返照墙隅,豁然开爽,暑热尽退。
【注释】
18
1.未几:不一会。
2.毕:完。
【译文】
夏季,刚吃过午饭,天气很闷热,苍蝇纷纷地发到前庭了。不一会,突然刮起了大风,刮起的沙尘扑面而来。乌云从西北方向滚滚而来,,闪电向西方射去, 雷声隆隆,大雨突然就来了,(不一会)沟、浍就都满了。不一会雨过天晴了, 夕阳照在埃墙上心情豁然开朗,暑热也都完全消退了。
第 52 篇《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注释】
1.共谈:共同谈赏的。
2.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3.四时:四季。
4.俱:都。
18
【译文】
夏季,刚吃过午饭,天气很闷热,苍蝇纷纷地发到前庭了。不一会,突然刮起了大风,刮起的沙尘扑面而来。乌云从西北方向滚滚而来,,闪电向西方射去, 雷声隆隆,大雨突然就来了,(不一会)沟,浍就都满了。不一会雨过天晴了, 夕阳照在埃墙上心情豁然开朗,暑热也都完全消退了。
第 53篇 《春日寻芳》
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园,小姊妹或三 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
【注释】
1.绚烂:颜色丰富,让人眼花缭乱。
2.陌:田间小路。
3.水滨:水边,靠近水的地方。
【译文】
山水的美丽,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共同谈论的话题。巍峨的高峰耸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两岸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 四个季节都具备。晨曦的薄雾将要消散,猿猴群鸟的鸣叫声彼此起伏;夕阳将要坠落,潜游水中的鱼儿竞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就不再没有能置身于这奇山妙水做山水
18
的知音的人了。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