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升初必考)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题五(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小升初必考)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题五(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五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

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谖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日:“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注释]

①少时:小时候。②诵:背诵。③辍(chuò)然:突然中止的样子。 ④渲(xuān):遗忘,忘记。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其母方织( ) 其母引刀裂其织( ) ..3. 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何为中止? 。 (2)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谖矣。 。 (3) 3.孟母通过 这件事,告诉孟子 .

. 的道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 释】

①自--从。 ②坠--掉落。

③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__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___ ③遽____________ ④求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莫能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誉之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1)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2)不要自己夸要自己。

(3)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

(4)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司马光幼时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画横线的字。

(1)众皆弃去( )(2)破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这则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下面带点字解释有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墙坏 雨:下雨 B.其邻人之父亦云 父:父亲 C.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丢失 D.其家甚智其子 甚:很,十分 2.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毁坏了墙。 B.暮而果大亡其财 翻译: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不筑,必将有盗。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D.其家甚智其子 翻译:他家的那个孩子十分聪明。 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六、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曾子烹彘(zh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 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

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 ②今子欺之 ..C.①女还 ②顾反为女杀彘 ..2.解释加点的字。

(1)妻止之 止( ) (2)遂烹彘也 遂 ( )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七、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 这篇文言文选自《 》。

2. 2.解释下面的字:弗: 立: 。

3. 3.“其人弗能应也”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是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 4. 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句话的意思

是: 。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 。 5. 5.假如你是这位楚国商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6. . . 7. . . 8.

八、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 ....C.而不求偿 偿:报偿 D.时人畏服如是 时人:同乡 ...2.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译为现代汉语。)

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主人与食 (2)既得盐美 ..(3)缘有盐故 (4)反为其患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这篇文言文所蕴含的道理。

. 。

十.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夸父逐日①

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④,饮于河、渭⑤;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⑥。未至⑦,道渴而死⑧。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①逐日:追逐太阳。②逐走:竞跑,赛跑。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④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⑤河、渭:即黄河、渭水。⑥大泽:大湖。⑦未至:没有赶到。⑧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夸父与日逐走。( )A.行走。B.跑。 (2)河、渭不足。( )A.不够。B.够。

2.在文中找到与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黄河和渭水的水都不够他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神话故事中还有像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下一页

答案: 一.

1.正在 割断

2.(1)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呢? (2)从此以后,孟子不再遗忘了。 3.割断她的织物 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否则会半途而废 二.

1.吕氏春秋·察今 吕不韦

2.①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②指示代词,这儿③急忙,立即,匆忙。④寻找。 3.①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4.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该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死守教条,否则会一事无成。 三.

1.自相矛盾 韩非子•难一 战国 思想 韩非子 2.(1)……的人。(2)穿透。(3)用。 (4)不。

3.(1)夸耀它说。(2)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4.(1) 四.1.去:离开(2)破:击破,打破

2.从此以后手不离书,甚至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地步。 3.如:曹冲称象;瓦特留心观察水沸腾发明蒸汽机。 五.BBDC 六.

2.(1)止:阻止(2)遂:于是……就……

3.婴儿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要依赖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 4.(略)言之成理即可。 七.

1.《韩非子•难一》 2.不 存在 3.无言以对

他把自己的矛和盾的功能都夸大到绝对化的程度,最后不能自圆其说 4. 什么都刺不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5.示例:我会说:“我的矛和盾是世界上的绝配,我的矛除了我手里的这把盾,别的盾都可以刺穿,我的盾除了我手里的矛谁也刺不穿, 所以两个一起买最好。 八.

2.凿壁借光

3.三个故事:凿壁借光、佣作求书、匡衡说《诗》(感受略) 九.

1. (1)给 (2)已经 (3)缘故 (4)反而

2.(1)主人听了,又给他加了些盐 (2)愚笨的人没有智慧,便空口吃盐 3.做事要把握尺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十.

1.(1)B (2)B 2.河、渭不足。 3.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 4.《精卫填海》。 有,如《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后羿射日》中的后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