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十堰市2017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湖北十堰市2017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来源:意榕旅游网
十堰市2015 - 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第1-7小题各3分,第8小题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酝酿( liàng) 飒爽(sà) 摒弃(bìng) 根深蒂固(dì) .... B.归省( xĭng) 贮蓄(zhù) 芊芊(xiān) 锲而不舍(qiâ) .... C.静谧( bì) 倔强(juã) 撺掇(cuān) 咬文嚼字(juã) .... D.称职(chân) 撷取(xiã) 涅粲(pán) 茅塞顿开(sâ) ....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 遁规蹈矩 闲云野鹤 一如即往 B.翱翔 轻飞曼舞 烟波浩淼 出谋划策 C.凛洌 喜出望外 邪魔鬼祟 闲情逸致 D.附合 胡子拉喳 油然而生 刨根究底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____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____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时;当你走进灿烂的文学名著, 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____着我们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

A.徘徊 纷繁 陶醉 滋养 B.徘徊 杂芜 沉溺 滋养 C.徜徉 杂芜 沉溺 滋润 D.徜徉 纷繁 陶醉 滋润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创造了源源不断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 B.有些国家和地区,像重金属污染区,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 C.今年,十堰的冬雪下得较早,引得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 D.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礼尚往来是人们交往的准则,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 B.在晴朗的夏夜,我们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 C.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D.家长和老师对我寄予很高的厚望。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样的阅读是浏览和观光,是走马观花 ②读得慢一点,等待灵魂慢慢跟上来

③网络阅读仿佛一个急着赶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慌张

④好书,从来都是要静静阅读、慢慢欣赏的,而不是在网络上匆匆浏览 ⑤不要走得太快,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⑥因为,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没有内心的安宁

A.④①⑥③②⑤ B.②⑤③⑥①④ C.④⑥③①⑤② D.④③①⑥⑤② 7.下列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阿加西斯教授的实验室》一文与《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B.汉代乐府诗继承《诗经》的浪漫主义风格。《十五从军征》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表达对战争和徭

1

役的愤怨,让人心酸。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社戏》选自《呐喊》。 D.《小王子》的作者是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这本书推崇真善美,提示人们珍惜友情与爱。 8.根据要求默写。

①____ ,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抒怀》) ②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对联六副.《杭州岳墓对联》) ③念天地之悠悠,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④杜牧《赤壁》从反面落笔,假想战争结局的诗句是: ,________。

⑤对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蘑菇西施》,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11、12题各2分,其余每小题3分)

蘑菇西施 萱子

①菜市场有我不少点头之交,我每天去买菜,他们每天守着摊子,一来二去,便熟了。他们不知道我叫什么,我自然也不清楚他们姓甚名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见面时默契地点点头,或者给对方送上一个亲切的微笑。偶尔在挑菜或者找零的时候,我们还会聊聊上涨的物价,空气里的雾霾,交流一下育儿心得,切磋水煮鱼的几种做法。

②我不怎么喜欢吃肉,平日基本以素食为主,所以常去买蘑菇和豆制品。卖蘑菇的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女人,遗憾的是,她的脸上竞有一大块青色的胎记,从左面颊一直延伸到耳根后面。虽然容貌不美,但她的蘑菇却非常紧俏。她在菜市场没有固定的摊位,每天早上来,不到中午两大篓子蘑菇就被抢光了。她的蘑菇通常会比超市便宜百分之二十,也不像别的摊贩给蘑菇淋水。她的蘑菇新鲜干爽,不管做汤还是清炒,味道都极其鲜美。

③卖菜赚的就是个辛苦钱,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冬天北风肆虐,夏日骄阳似火,能承受这份辛苦的,必定是家境贫苦为生活所迫。我有次和她聊起来,她说儿子在重点高中读高三,成绩很好。老公在小区里当保安,活不重,还能照应家。她种蘑菇好多年了,虽然辛苦,但干的时间长了,有感情,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也挺好。家里还有婆婆,前年摔了一跤后就瘫在床上起不来了,全靠她端屎倒尿地照顾„„

④我暗想,果不其然,她虽然没说家境有多窘迫,但顺着她的话往深处想想:儿子要读大学了,正是花钱的时候;老公当保安,薪水自然不高;婆婆瘫痪在床,天长日久地照顾一个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她种蘑菇卖蘑菇,也是为了贴补家用迫不得已吧。人到中年,生活不易啊。 ⑤以后我去买菜,只要看到她在,就一定去买几斤她的蘑菇。

⑥后来有一次和旁边卖豆腐的大婶聊起来,说到她的状况,豆腐大婶笑说,这你可想错了,她是我们整个市场里最富的。她家在郊区,前两年赶上拆迁,分了五套房子呢,还赔了一大笔拆迁补偿款„„她有多富你想得出来吗?

⑦我惊讶不已。在这个以炫富为荣的时代,像她这样守着巨额财富,依然保持本真坚守内心, 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地卖她的蘑菇,得需要多大的定力啊。

⑧再去买她的蘑菇,和她开玩笑说,没想到身边还有她这样深藏不露的大富翁。她羞涩一笑, 平静地说,什么富不富的,不过是赶巧了要拆迁。虽然手里有了点钱,可日子该咋过还得咋过。种蘑菇卖蘑菇十几年了,真不干了干吗?天天喝茶打麻将?不习惯。再说,我对那些蘑菇都有感情了,从前是为了谋生,现在则单纯地只是为了爱好。看着一茬茬的蘑菇长出来,采摘,卖掉,让许多人享受蘑菇带来的美味,不是件很幸福的事吗?

⑨这世界上,有钱人很多。但有了钱后仍然能坚守自己,享受这种单纯的快乐的,却很少。她不

2

漂亮,也不年轻了。但因为这份坚守,因为这份朴素的快乐,我把蘑菇西施的美称,送给了她。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0.开头似乎与本文内容并无关系,能否删去,为什么?

11.“她在菜市场没有固定的摊位,每天早上来,不到中午两大篓子蘑菇就被抢光了”中的“抢”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1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我”为什么叫她“蘑菇西施”?

13.当“土豪”这个历史名词再次来袭时,我们见识到了无数的“土豪”和“土豪行为”。“蘑菇西施”守着巨额财富却没有任何“土豪行为”,有人就说她很傻,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14.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描写女人的容貌丑陋是为了与后文她蘑菇畅销形成对比。 B.“我”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我”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衬托“蘑菇西施”。 C.“我”之所以去“蘑菇西施”那里买蘑菇,是因为“我”怜悯她家境困难。

D.文章开头并未交代“蘑菇西施”的富有,而是按照事件发展顺序安排材料,这样写一是条理清晰,更显真实,二是在文中引起强烈的冲突,更能凸显她的品质。 (二)阅读《母亲给莫言的“五份礼物”》,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母亲给莫言的“五份礼物” 张峪铭

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时,平静地讲了母亲与他的五个故事。莫言虽未诠释,但无不让人感觉到这故事奠定了莫言做人处世的根基,是莫言母亲送给儿子人生途中的五份礼物。 ②莫言小时候,打开水时,他将家里唯一一把热水瓶打碎了。他吓得在草垛中躲了一天,直到傍晚听到母亲呼唤他的乳名,才从草垛里钻出来。母亲没有打他没有骂他,只是抚摸着他的头,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是莫言对他母亲最早的记忆。也是莫言母亲送给他第一份礼物——“爱” 与“宽容”。

③莫言与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他母亲裹过小脚,跑不快,被守麦田的 抓住了。那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他瘦弱的母亲一个耳光,他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莫言终生难忘。可若干年后,莫言在集市上与那守麦田的人相逢时,要冲上去报仇,可他母亲拉住他的手平静地说:“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往事如烟无须管,冤家宜解不宜结。母亲随意地送给莫言人生的第二份礼物——“忍让”与“善良”。

⑤有形的礼物可能随时间流逝而消于无形,而无形的礼物植入了灵魂,才与生命永恒。

⑥一个中秋节的中午,莫言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他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他家门口,莫言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那人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莫言生气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很好了,你要不要?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莫言,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的碗里。

⑦莫言的母亲用自己的言传身教,送给了莫言人生途中的第三份礼物——“仁慈”与“悲悯”。 当莫言将笔触及农村最底层生活时,他的悲悯情怀无不受到母亲的影响。

⑧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莫言在菜市场卖白菜时,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菜的老人 一毛钱时,他母亲泪流满面,轻轻地对莫言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就这轻轻的一句话像一把利锥深深扎在莫言的心上,同时母亲送给他的第四份礼物——“知耻”与“诚实”,也从此放在了莫言心头。

⑨莫言母亲的一生,是辛苦、劳碌的一生。他母亲有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他们家庭陷入了困境,以致看不到光明和希望。莫言说他有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怕母亲会寻短见。有一次回家喊母亲没有人应声,莫言急得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他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了进来。当他母亲知道儿子的心思后,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

3

我是不会去的。”

⑩莫言母亲在磨难中,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却将第五份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儿子,那就是“责任”与“坚韧”。

当莫言获得诺奖接受采访时,莫言说:“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无庸讳言,莫言母亲给儿子的五份礼物,无疑影响 了莫言的一生,这影响让莫言与母亲的灵魂深处有了“相通之处”。 15.莫言回忆了母亲的五件往事,请你按照顺序填写事件。 ①母亲安慰将热水瓶打碎的我。

② ③

④母亲为我卖菜时故意多算一位老人一毛钱而落泪、难受。 ⑤

16.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莫言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17.“母亲没有打他没有骂他,只是抚摸着他的头,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对母亲叹息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艰难,物资匮乏。

B.自己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内疚。 C.孩子的胆子太小。

D.在当时特殊年代下的无奈。

18.莫言母亲送给儿子人生途中的“五份礼物”,让莫言一生感念。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人送你难 忘的“礼物”,请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逝者如斯夫:向啊,语气词。 B.不舍昼夜:shâ止,停止。 C.思而不学则殆:dài同“怠”,迷惑而无所得。D.人不知而不愠:yùn愤恨。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共二十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三”在古代有“多”的意思,“三省”“三人”“三军”可以印证。 C.“温故而知新”讲的是学习方法,告诉我们学习新知前要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4

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个断句是正确的。

22.我国古人一直坚信可以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请你选择其中一章,说说其现实意义。 (二)阅读《次北固山下》,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3.选择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青山”而后写“绿水”,已流露出人身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与末 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B.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C.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说理融为一炉。全诗格调轻快,乐观向上。 D.古人常用“书”表示信件,比如“乡书何处达”、《与朱元思书》中的。书”都指书信。 24.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的画面。 四、写作(50分)

2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有____相伴滋味长

(2)请以“我真的很不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题目(1)的,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补后题目要通顺。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积极向上,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篇幅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若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6分)

1.D 2.B 3.D 4.A 5.C 6.C 7.B(以上7题每题3分)

8.(5分)①位卑未敢忘忧国 ②白铁无辜铸佞臣 ③独怆然而涕下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⑤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每小题1分,每错、漏一字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6分)9.(3分)本文讲了“蘑菇西施”守着巨额财富,坚持自己种蘑菇、卖蘑菇,保持淳朴善良的品质的事。

10.(3分)不能删去,第一段简单介绍菜市场及“我”的点头之交,这是蘑菇西施的活动环境;引出下文,为“蘑菇西施”的出场作铺垫。(观点1分,理由2分)

11.(2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蘑菇西施”的货物十分畅销,侧面表现她的蘑菇价廉物美。 12.(2分)因为她虽然富有,但并未丧失本心,她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立身之业,坚守着自己的淳朴善良,坚守着自己的幸福感觉。纵然她的容貌不美,但她却有着无人可比的精神财富。(关键在答清

5

容貌与品格之间的关系,意对即可)

13.(3分)不傻,“蘑菇西施”虽然富有,却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地种蘑菇、卖蘑菇,坚守内心,保持本色;她让许多人享受蘑菇带来的美味,用行动回报社会;她孝顺公婆,让人赞叹和敬佩。(观点1分,理由任答其中两点2分。从反面答,言之成理也可) 14.(3分)D

(二)(12分)15.(3分)①母亲捡麦穗被守田人扇耳光,若干年后,在街上与其相遇,我要报仇,母亲不让。②母亲将难得吃到的半碗饺子都给了乞讨老人。③母亲在身患疾病、家境困难的情况下,坚强生活。(每点1分)

16.(3分)母亲是一位有爱心、善良、宽容、诚实、坚韧,责任心强,注重言传身教,教子有方的人。(“注重言传身教,教子有方”1分,其他品质2分) 17.(3分)C

18.(3分)答案略。(要点:“礼物”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12分)19.(3分)B

20.(3分)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抓住“知”“好”“乐”等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即可) 21.(3分)A

22.(3分)参考答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论语》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如第七章,强调个人修养。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得到极大的丰富的同时,我们依然要坚守正确信仰,规范言行,不能迷失本心。(任选一则,言之成理皆可) (二)(4分)23. (2分)D

24. (2分)春潮涌涨,大江奔流,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要点:描写生动,想象合理) 四、写作(50分)

基本标准:成文成篇,中心基本明确37分以上;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准确、流畅40分以上;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或写法有特色、有创新45以上; 其他情况酌情给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