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葡萄酒酒庄介绍

葡萄酒酒庄介绍

来源:意榕旅游网
目录

世界十大著名酒庄 ........................................................................................................................... 2

1. 2. 3. 4. 5. 6. 7. 8. 9. 10.

彼德鲁庄园 CHETEAU PéTRUS 法国波尔多 ...................................................................... 2 罗曼尼·康帝 ROMANéE CONTI 法国勃艮第 ................................................................... 3 奔富格兰奇 PENFOLDS GRANGE 澳大利亚巴罗莎山谷(Barossa Valley, Australia) .... 4 贺兰酒庄 HARLAN ESTATE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谷(Napa Valley, California) ......... 5 马尔卡森 MARCASSIN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诺玛峡谷(Sonoma Valley, California) ... 6 戴利葡萄酒 TURLEY WINE CELLARS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谷 ...................................... 7 玛歌酒庄 CHETEAU MARGAUX 法国波尔多 ..................................................................... 7 嘉莫斯-嘉本纳沙威浓 CAYMUS CABERNET SAUVIGNON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谷 ..... 8 马丁南尼 MARTINELLI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诺玛谷(Sonoma Valley) ........................ 8 狄康堡 CHETEAU D‘YQUEM 法国波尔多 ........................................................................... 8

世界五大酒庄 ................................................................................................................................. 10 1. 2. 3. 4. 5.

红酒头牌:拉菲酒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 10 最老的明星:奥比昂酒庄Chateau Haut-Brion ............................................................ 11 雄性气质: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 ........................................................................... 12 艺术家风范: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 13 优雅风格: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 ....................................................................... 14

世界十大著名酒庄

1. 彼德鲁庄园 CHETEAU PéTRUS 法国波尔多

波尔多(Bordeaux)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顶级红酒区,那些售价不菲,被投资家追捧的名酒大多产自此地。在波尔多最著名的四个优质红酒产区分别是:美度(Medoc),格拉芙(Graves),圣达美隆(St.Emilion)和宝物隆(Pomerol)。宝物隆虽然没有美度那样的光辉历史,又是四大产区中最小的区域,但是波尔多目前最璀璨的明珠。区内酒庄的书面只有不到二百个,但这里的酒没有便宜货。主要原因当然是其区内的微型气候(Micro-climate)和土壤(Terroir)加上少规模庄园式的精工细致,能酿造出不少稀世之珍。而其中的第一把交椅无可争议地由柏图斯(Petrus)夺得。

柏图斯当然首先以品质取胜。而优秀的品质是来源于其对追求酿酒艺术的完美主义态度。柏图斯庄园占地12公顷。年产量约五千箱酒。其选用的葡萄品种90%以上是梅乐(Merlot),所以它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梅乐(The greatest Merlot of the world).柏图斯葡萄园的种植密度相当低,一般只是每公顷五千至六千棵。每棵葡萄树的挂果也只限几串葡萄,以确保每粒葡萄汁液的浓度。使用的树龄都在四十至九十年之间,采摘时全部统一在干爽和阳光充足的下午,以确保阳光已将前夜留在葡萄上的露水晒干。如果阳光不够或风不够,他们会用直升机在庄园上把葡萄吹干才摘。采摘时他们会用上二百人同时进行,一次性把葡萄摘完。在酿造的过程中,柏图斯也是与众不同。首先他们全部采用全新的橡木桶。在一至二年的木桶陈酿中,他们每三个月就换一次木桶,让酒充分吸收不通橡木的香气。这种不惜成本的做法至今为止还是无人能比。

要成为世界级的名酒,一定要拥有伦敦和纽约的市场。而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极品名酒,一定要得到白金汉宫和白宫的青睐。40年代初,伊丽莎白二世的订婚宴上柏图斯已成为皇室贵族们的杯中物。至1947年伊丽莎白女皇的婚宴上,博图示又一次成为女皇的喜爱。一时间从巴黎到伦敦,酒桌上没有柏图斯的餐厅就一定不是一流的餐厅。60年代JPM(Jean Pierre Moueix)入主柏图斯后,JPM又令柏图斯攻入了白宫成为肯尼迪总统的挚爱。那时由华府至纽约,绅士名媛们如不识柏图斯的一定会被视为冲西部来的乡下牛仔。

柏图斯的酒质十分稳定,气候较差的年份他们会进行深层精选酿酒的葡萄,因此会减产。为保金漆招牌,某些不佳的年份甚至停产。列如1991年就没有柏图斯。柏图斯的特点就是酒色深浓,气味芳香充实,酒体平衡,细致又丰厚,有成熟黑加仑子,洋梨,巧克力,牛奶,松露,多种橡木等香味。其味觉十分宽广,尽显酒中王者个性。柏图斯目前无论从品质还是价格都凌驾于其他波尔多酒王而成为名副其实的酒中之王。

另外Moueix家族还拥有一队非常高水准的庄园管理和酿酒的专业队伍,除了柏图斯外,他们还拥有和管理着一大批右岸的优质庄园,部分庄园酒的瓶颈上还打有JPM的字母。这些庄园的作品有从中价位到高价位的,品质都有可靠的保障。列如一下的产品便是在中国市场上可找到的JPM系列优质庄园酒:

柏图斯小王酒 (Chateau La Fleur - Petrus) 卓龙 (Chateau Trotanoy)

拉图宝物隆 (Chateau Latour A Pomerol) 力关 (Chateau Lagrange)

力富歌仙 (Chateau La Fleur Gazin) JPM歌本 (Chateau Saint Andre Corbin)

JPM圣达美隆 (Chateau La Fleur Chauvin - JPM) JPM圣路易斯 (Chateau Saint Louis)

2. 罗曼尼·康帝 ROMANéE CONTI 法国勃艮第

在介绍罗曼丽·康帝酒业集团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场拍卖会。2006年10月20-21日,在巴黎市政厅举行了一次红酒拍卖会,有6000瓶葡萄酒参与了竞拍,而这些葡萄酒的主人是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他从1977年到1995年三次出任巴黎市市长期间,一共在巴黎市政厅地下酒窖里收藏了1.8万瓶葡萄酒。最终,1986年的“不跟地红酒王”Romanee Conti 以5000欧元每瓶的价格,成为当场单瓶成交价格最贵的葡萄酒。

这就是Romanee Conti,用世界著名就评家Robert Parker 的话就是:“Romanee Conti是百万富翁喝的酒,但只有亿万富翁才喝的到。”

罗曼丽·康帝酒业集团,这个世界闻名的酒业公司常被酒评家简称为DRC(Domaine de la Romanee Conti),它是布根地产区最具知名度的酒业集团。有人说,波尔多的五大名庄撑起了波尔多在世界葡萄酒业的地位,而对于同样知名的产区布根地来说,有罗曼丽·康帝一个就可以把布根地提升到非常高的地位,由此可见DRC的声望。

罗曼丽·康帝酒业所拥有的葡萄园都是布根地里最顶级的葡萄园,其面积达67.5英亩,所种的红酒葡萄为100%的Pinot Noir(贝露娃),植株的平均年龄高达50岁。葡萄园包括有华罗曼丽(Vosne Romanee)和符勒基·依修斯(Flagey Echezeaux)最好的园区,还有顶级白酒园梦雪真(Le Montrachet)的一部分,都是不跟地最昂贵的葡萄园。其中,最值得骄傲的是庄园独立拥有的罗曼丽·康帝(Romanee-Vonti)和莱塔希(LaTache),丽琪堡(Richebourg)的一半,罗曼丽 – 圣伟望(Romanee-Saint-Vivant)的一大半及三分之一的大依修斯(Grands-Echexeaux)。而这其中,最享有盛誉的,当数“天下第一园”---罗曼丽·康帝LaRomanee-Conti葡萄园。

罗曼丽·康帝是康帝酒业集团所拥有的葡萄园中最小,却也是最精华的葡萄园,可以算是当今世上最古老的葡萄园之一。葡萄园最早属当地的名门望族维吉家族所有,后来捐给了当地的教会。17世纪,教会为响应狂热基督教人士所发动的另一次十字军东征,就将此酒园卖给了克伦堡家族。葡萄园也改名为Romanee,Romanee本意为“罗马人”,但事实上,这些救援跟罗马人没有太大的关系。有人推测说,也许是为了纪念罗马人在罗马帝国时期,将酿酒艺术传至法国。

克伦堡家族经营此园历四代,在18世纪将此园出售。此时本院已为整个布根地地区最著名的酒园,也是最高贵的葡萄园。当时最有名的两位人物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情妇Pompidou夫人和Conti公爵加入了葡萄园的争夺战中。Pompidou夫人艺术鉴赏品味及高,同时在政治及敛财方面的手腕也堪称一流,当时的她权倾一时;而Conti公爵不仅是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美食家。更难得的是他思想开通,这在当时的皇族尤为少见。最终,Conti公爵购得此园。

1866年,法国爆发了根瘤蚜虫病,很多庄园受到影响甚至鼠键颗粒无收。而当时,只有罗曼丽·康帝不惜血本,使用化学肥料取代可能传染蚜虫病的天然堆肥,利用本园苗圃的苗木进行压条繁殖,才躲过此劫,由此也可见酒业集团对葡萄园看护的精心程度。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罗曼丽·康帝园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到了1945年,园主已经没有资金可以对罗曼丽·康帝园进行投资因大量的青壮劳动力死于战争,劳动力几位缺乏。加之1945年春季的冰雹灾害,严重伤到了罗曼丽·康帝园大部分的老植株。那一年只生产了600瓶酒。酒业集团不得已在1946年将老植株铲除,并从La Tache 引进植株种植。因

此,1946到1951年这个罗曼丽·康帝园园没有出一瓶酒。

如果你了解罗曼丽·康帝酒业酿制葡萄酒的全过程,那么,你就不会质疑,为什么人们将罗曼丽·康帝称为“傲世佳酿的一个传奇”。酿酒师Aubert de Villaine 和 Henery-FrederickRoche对庄园的管理极其严格,质量坚持一贯的高标准。每次经过连绵的雨季后,罗曼丽·康帝园的公认经常拿着铁锹和铁桶,把斜坡上冲走的土壤搬回到园中,甚至从附近La Tache 园中借土;罗曼丽·康帝园每公顷种植约10000株葡萄,年产量为每公顷2500升,平均每3株葡萄才酿一瓶酒,产量低得惊人,也保证了他无与伦比的质量;葡萄的栽种护理方面完全采用手工,不使用化学杀虫剂,尽量少使用其他化学方法;每年在葡萄成熟的季节,罗曼丽·康帝园就禁止任何的参观访问活动,谢绝闲杂人等入园;葡萄成熟时,熟练的葡萄工人手提小竹篮小心地将完全成熟葡萄串采下,立即送到酿酒房,然后经过严格的人工筛选,才能够酿酒;酿造的时候在开盖的木桶中发酵,发酵过程中,每天将更多的风味;所有葡萄酒都要在全新的橡木桶中陈酿(罗曼丽·康帝酒业集团有自己的制桶厂,他们采购来橡木桶的辐板,风干3年后再经过特殊的低温烘烤后才进行制桶)……所有这些,提现的是人类对完美主义的高度崇敬。

行家对罗曼丽·康帝葡萄酒的称赞集中于具有多层次气味的变化、高雅与一股神秘的品质上。其园主奥伯特曾形容它是:带有即凋谢玫瑰花的香味,使人流连住返,可以算是诸仙飞返天际时“遗留于人间的东西”。

康帝园年产约500箱6000瓶,但因其盛名所购之人甚多,价格也相当不菲。普通一瓶PRC集团的罗曼丽·康帝红酒的价格要在5000美元到10000美元之间。哪些稀世珍酿更是天价,即便如此依然供不应求。为此,酒庄采用了一种搭班销售的方法,要买5瓶康帝酒庄的其他产品,才能够买一瓶罗曼丽·康帝园。好在DRC所出的必属精品,所以其产品也是有价无市,只有在大型的葡萄酒拍卖会上才有可能见到他的身影,一般的零售店里根本无觅其踪。因此有人说,如果谁有一杯在手,轻品一口,恐怕都会有一种帝王的感觉油然而生。

3. 奔富格兰奇 PENFOLDS GRANGE 澳大利亚巴罗莎山谷(Barossa Valley, Australia)

如果没有喝过奔富葡萄酒Penfolds,那么,你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了解,就会永远都缺少娜美一定。

奔富Penfolds是澳大利亚最著名,也是最大的葡萄酒庄,它被人们看作是澳大利亚红酒的象征,被称为澳洲葡萄酒业的贵族。在澳洲,这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品牌。奔富酒庄的发展史充满传奇,有人说,它其实是欧洲殖民者在澳洲开拓,房展,定居繁衍演变史的一个缩影。

奔富酒庄的创办者克里斯·若桑·奔富,是一位年轻的英国医生,1844年,他从英国移民,来到澳洲这块大陆。克里斯·若桑·奔富早年求学于伦敦著名的圣巴塞洛繆医院,在当时的环境下,他跟其他的医生一样,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研究葡萄酒的药用价值。因此,他特意将当时的法国南部的部分葡萄树苗带道了南澳洲的阿德莱得(Adelaide)1845年,他和他的妻子玛丽(Mary)在阿德莱得的市郊马吉尔(Magill)种下了这些葡萄树苗,为了延续法国南部的葡萄种植传统,他们也在葡萄树的中心地带建造了小石屋,他们夫妇吧这小石屋称为Grange,在英文中的一时为农庄,这也是日后Penfolds最富盛名的葡萄酒Grange系列的由来,这百大顶级红酒之一,由于产量有限,在如今的市场中成为众多葡萄酒收藏家竞相收购的宠儿。

也就是在那个简陋的石屋内,克里斯·若桑·奔富建立了他的医学实验中心,并且开始为他的病人制造加强型葡萄酒波特(Port)以及雪利酒(Sherry)。随着葡萄酒需求的增加,

克里斯·若桑·奔富也逐渐增加了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1780年,克里斯·若桑·奔富不幸去世,妻子玛丽接管了酒庄。在玛丽·奔富的细心经营下,奔富酒庄的规模越来越大,从酒园建立后的35年时间内,存贮了近107000加仑折合500000升的葡萄酒,这个数量是当时整个南澳洲葡萄酒存储量的1/3。同时,奔富酒庄原有的葡萄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20英亩,成为南澳洲第一大庄园,从此以后Penfolds就成为了澳洲家喻户晓的一个名字。

此后,在玛丽·奔富去世之后,他们的子女继续经营奔富酒庄,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时期,奔富酒庄垄断了整个澳洲葡萄酒市场,使自己的事业达到了最高峰。根据当时统计,平均每2瓶被销售的葡萄酒中,就有一瓶来自奔富酒庄。20世纪20年代,奔富酒庄正式用Penfolds作为自己的商标。

1950年,奔富酒庄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春天,当时的老板杰弗里根据消费者口味的改变和实际情况的需要,果断地将生产方向从加强性葡萄酒转为餐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随后的50年间,Grange系列仍旧是澳洲葡萄酒的旗帜。Grange系列与波尔多的庄园酒概念截然不同,他所采用的葡萄并非来自同一个庄园,二世来自巴罗莎谷内各个和约葡萄供应商,这可谓是一个创举。他的成功不仅让奔富成为澳洲葡萄酒学校教科书中的一个经典的案例,更让其高品质的澳洲葡萄酒形象闻名于世。随着Grange的名气日益增大,原来的某些颇具实力的葡萄供应商们也纷纷自立门户,像克拉斯Kalleske,现在也成为了澳洲著名的品牌。可以说Grange系列为整个澳洲葡萄酒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60年代,奔富酒庄不断开发各类供普通消费者享用的餐酒系列,在整个葡萄酒市场上随处可见Penfolds的身影。其中包括Bin 707 Cabernet Sauvignon,Bin 389 Vabernet Shiraz, Bin 28 Kalimna Shiraz,Bin 128 Coonawarra Shiraz,Bin 2 Shiraz-Mataro(Mourvedre)和Koonunga Hill Shiraz Cabernet。除了常见的品种之外,奔富酒庄也开发了“一次性”的限量顶级葡萄酒,而以Bin作为标志让酿酒师鉴定稀有的高品质葡萄酒,从而把其他的混合品种的葡萄酒分开出来,并且允许这些葡萄酒作为顶级酒来收藏。在市面上,这些品牌的酒成为葡萄酒收藏家的宠儿,列如Bin 60A,Bin 90A和Kalimna Block42 。

150年来,奔富酒庄依然保持着其始终如一的优良品质和酿酒哲学,因此,直到今天,奔富酒庄仍旧是澳洲葡萄酒业的领军人之一。20世纪90年代,Penfolds的白葡萄酒项目(yielded Yattarna Chardonnay), 预示着澳洲也有制造和红葡萄酒一样出名的世界级白葡萄酒的能力。而最新推出的佳酿RWT Shiraz,更被酒评家定位为自“奔富酒王”(GRANGE)以来的另一支超级佳酿。RWT是Red Winemaking Trial 的简称,喻义“酿制红酒的考验”。它是奔富酒庄的一个新的风格,使用了法国橡木桶而放弃美国橡木桶,从而使得酿造出的葡萄酒更有让人难忘的丰厚度,是一支体形丰满,强而有力,艳丽的红酒,酒庄的总酿酒师约翰杜威评它为一级佳酿。

不断推陈出新,大量的广告投放和推广,令奔富一直领军于澳洲葡萄酒业,成为行业内的骄傲。

4. 贺兰酒庄 HARLAN ESTATE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谷(Napa Valley, California)

美国葡萄酒的历史不算悠久,但成绩不错,尤其是在法国举行蒙瓶比赛之后,胜过了波尔多五大的佳酿,在世界酒坛上从此奠定了一定的地位。虽然,有人曾指出美国酒以同样的好气候与法国酒的欠佳气候来比拼,有多少“搏蒙”之嫌,但也依然不损其地位。

如今,美国的名庄不少,包括钻石溪(Diamond Creek Vineyards),鸣鹰(Screaming Eagle),格利斯家族园(Grace Family Vineyards),布莱恩特家族园(Bryant Family

Vineyards),科尔金(Colgin Cellars),鹿跃园(Stag’s Leap Wine Cellars Cask 23),嘉莫斯园(Caymus Vineyard Special Selection), 罗拔蒙玳维珍藏(Robert Mondavi Reserve)等。不过,我个人最钟爱的还是哈尔兰园(Harlan Estate)。

酒是挚友从美国亲自带回来的,当然,试酒的当晚还有好几瓶来自不同国家的佳酿,但始终还是这瓶酒最具吸引力。在“醒”酒之后,深红色的酒液显现出令人陶醉的朱古力、烤烟与甘草的香气。此酒单宁充足,醇厚柔顺,透露出优雅、神秘与高贵的气质,难怪被奉为纳帕谷(Napa Velley)的顶级之作(注:另一款则是Opus One). 且说哈尔兰园的佳酿名字由来,正是威廉哈尔兰(H. William Harlan),此家族在纳帕谷的橡木村山麓拥有超过97公顷的土地,大部分是橡木林与河谷,其中的14.5公顷则用于种植葡萄园,就取名为哈尔兰园。家族中有一成员比尔哈尔兰(Bill Harlan)本来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他却对酿酒极有兴趣,因此每天抽空打理葡萄园,并且学习酿酒,在他酿制的第一个年份的葡萄酒面世之时,就即时引起了新闻界与葡萄酒业界的轰动,因此他索性辞去工作,一心一意酿酒。

后来哈尔兰家族在橡木村最危险的陡坡上开辟了约2.5公顷的哈尔兰园,自从比尔获得业界赞许之后,家族还让出12公顷的土地予他,使得哈尔兰园的总面积达到14.5公顷。

园内种植的葡萄是以七成赤霞珠为主,再加上两成梅乐,一成吕丽珠与小维尔多,十足十波尔多风格。在他打理下,种植密度为每公顷5400株,平均树龄为50年。在采摘之时,由人工小心采摘去梗,在压榨后进小型发酵槽内进行发酵,然后移进全新的橡木桶,之后陈化23至26个月,并且以不过滤的手法入瓶。

1995年起,比尔增加了一个副品牌(Second Lable),就是用不合乎哈尔兰要求的葡萄来生产,称为少女(The Maiden)。到1997年,他再与名酿酒师卜里维(Bob Levy)合作,生产另一品牌邦德(Bond)葡萄酒,拓展出路。这款酒也同样获得好评,但反应却终始以哈尔兰园为最佳,其市价超过500美元一瓶,这未能太轻易得到,因此园此酒年产量仅19支而已。

5. 马尔卡森 MARCASSIN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诺玛峡谷(Sonoma Valley, California)

玛尔卡森酒庄(Marcassin)是由加州著名酿酒师海伦•特利(Helen Turley)与丈夫约翰(•John Wetlaufer)建立。海伦•特利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农业学院,她担任过多家知名酒庄的酿酒师。1991年她决定在索诺玛(Sonoma Country)海岸种植葡萄,创办自己的酒庄,尽管那时的索诺玛产区还未开发,众多的酿酒者也认为索诺玛海岸过于凉爽的气候不适宜种植葡萄果实。 1991年以前,索诺玛产区仅仅种植了3.5公顷的葡萄园,这块葡萄园发展到后来就是玛尔卡森葡萄园,现在它被公认是生产最优质加州霞多丽(Chardonnay)和黑皮诺(Pinot Noir)的庄园之一。1999年,海伦•特利获得“年度最佳酿酒师”的称号,也被帕克赞誉为“真正的女神——美国最具盛名的酿酒顾问”。

玛尔卡森酒庄的葡萄园坐落于太平洋东部的山脊处,高于水平面18-24英尺,光照和山坡角度都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其中,蓝色滑脊葡萄园(Blue Slide Ridge)及三姐妹葡萄园(Three SistersVineyard)位于索诺玛海岸线上的同一山脊上,共同属于玛尔卡森酒庄和马丁奈里酒庄(Martinellis Winery)。土地表层是砾质土壤,覆盖着来源于海洋火山的碎石,也就是绿岩和玄武石。葡萄园内主要种植霞多丽和黑皮诺。罗伯特•帕克走访庄园时,评价 其葡萄园“种植密度各不相同,但是都属于非常密集型,平均树龄在8.5-12年之间”。

玛尔卡森酒庄的成功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那就是低产量,不进行人工干涉的酿酒哲学,

避免加入野生酵母发酵的操作,不进行酸化处理,也不进行澄清和过滤。酒庄结合各种神奇的方式酿造出了一款款拥有锋利清晰度和复杂性的葡萄酒。

6. 戴利葡萄酒 TURLEY WINE CELLARS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谷

拉里·戴利(Larry Turley)一直追求着他的激情最爱:老藤金粉黛尔(old-vine Zinfandel)和佩蒂席拉(Petite Sirah),他称呼它们为“大红”,这个词语恰当地描绘了它淳厚的浓度。这种对于葡萄酒的热爱世代相传,他的姐妹海伦?戴利(Helen Turley)是一位葡萄酒师,经营着Marcassin——加利福尼亚州夏敦埃酒最畅销的新品牌。49岁的拉里\"戴利长满胡子,是一位急诊室的内科医生,他一直钟爱加利福尼亚老藤酿金粉黛尔葡萄酒(Zinfandels)。

戴利的老藤葡萄园藏着一个惊人的数字,那就是这些老藤葡萄树良多都已百岁高龄。戴利相信越老的葡萄藤,味道越天然、和谐。比拟之下,时间短的津芬德尔葡萄藤则可以获得较大的出产量。

7. 玛歌酒庄 CHETEAU MARGAUX 法国波尔多

传统的波尔多(Bordeaux)五大名庄均产于波尔多的左岸。他们有三个产自菩依乐村(Pauillac),一个产自碧莎村(Pessac),还有产自玛歌村(Margaux)的玛歌庄(Chareaux Margaux)。而1855年波尔多评出的61个列级名庄中就有22个是产自玛歌村。玛歌庄当然是玛歌村名庄中最灿烂的一个明珠。

玛歌庄由Pierre de Lestonnac建园于1590年。由Lestonnac家族拥有近百年之久。但由于女传子,子传女加上法国大革命期间财产曾被充公等复杂的关系,其原有姓氏早不复存在。

1787年玛歌庄已被18世纪最出名的就评家当时的美国注法大使Thomas Jefferson(后成为美国第三任总统)点名为法国的四大名庄。其余三个分别是拉菲庄(Chateau Lafite),拉图庄(Chateau Latour)和红颜容庄(Chateau Haut-Brion)。Thomas Jefferson 的眼力真是了得。在六十多年后的1855年评级中,此四大名酒全进入了列级名庄中的四个一级庄。

玛歌庄的城堡是波尔多酒庄中最宏伟的城堡。所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法国时,法国人也特意安排胡主席参观玛歌庄并亲品1982年玛歌酒。壮丽城堡的建成应归功于Marguis de La Colonilla侯爵。他于1802你那买下玛歌庄,花了14年时间和精力设计及建造,终于在1816年完工并建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玛歌庄城堡。

1836年,De La Colonilla 家族出售了玛歌庄。后来玛歌庄又经过多次的转手,知道1934年由波尔多大酒商Ginestet家族购下并精心管理着。70年代初,Ginestet的酒贸易业务经营不利,需要资金周转,所以决定出售固定资产玛歌庄套现。但他们列出了出售的三大条件:一、必须保留Ginestet公司作为玛歌酒的独家经销权;二、原有雇员不得被新买主炒鱿鱼;三、为了Pierre Ginestet 对玛歌庄所有的贡献,新买主必须允许Pierre终身居住在酒庄城堡。这三大条件虽然令很多国内买家为难,但还是有国外买家挣相竞投。可惜法国政府认为玛歌庄是法国人民的重要历史和文化遗产,所以千方百计阻挡外国买家的借入。最后Ginestet只能做出包括金钱的各种让步,终于在1977年成功的卖给了在法国经营超市网络的希腊人Andre Mentezelopoulos家族。1980年Andre去世,他的产业留下给女儿Corinne。1987年Corinne决定吧家族产业和妇幼的意大利家族Agnelli合并。因此意大利人也自认地拥有了玛歌庄的部分产权。但玛歌庄至今一直有Corinne负责管理。玛歌庄的红葡萄种植面积有78

公顷,其中嘉本纳沙威浓(Cabernet Sauvignon)75%,梅乐(Merlot)20%,嘉本纳弗朗(Cabernet Franc)和小华帝(Petit Verot)5%.玛歌庄的正牌酒Chateau Margaux自80年代至今表现相当出色,很多酒评人称之为近年来波尔多左岸最好的一级名庄。玛歌庄的副牌红酒叫;玛歌红亭(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是波尔多最早的名庄副牌酒:玛歌生产副牌的历史已超过一百年。玛歌庄还有12公顷的白葡萄,全是白莎威浓(Sauvignon Blanc)用于产波尔多最好的白葡萄酒之一的玛歌白亭(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玛歌庄的总产量大约每年2万箱。

玛歌红酒颜色优美,气味香甜优雅,酒体结构紧密细致,入口温柔典雅,而且平易近人。你感觉它有力度但不上头,喝起来舒服而不易醉,微微张开口,你会感觉口腔纯净清凉。玛歌酒是一种适合心平气和地去品尝和体会的酒。有人形容玛歌酒像优美婉转的绝妙女唱或余音绕梁的音乐体会,着实道出了玛歌庄的魅力所在。

8. 嘉莫斯-嘉本纳沙威浓 CAYMUS CABERNET SAUVIGNON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谷

嘉莫斯-嘉本纳沙威浓CAYMUSCABERNETSAUVIGNON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谷嘉本纳沙威浓葡萄酒几乎一直是嘉莫斯酒庄的形象代表。在这个酿酒厂里,你随便打开一瓶1974、1975或者1976年份的葡萄酒,那里面仍会飘出新鲜水果的味道。992年的嘉本纳沙威浓葡萄酒,有着烤橡木和黑茶藨子的浓郁香味。它所具有的成熟、浓郁、淳厚和丰富的味道十分贴近人们的口感。“嘉莫斯特别精选”是加州嘉本纳沙威浓葡萄酒最负盛名的几个品种之一。

9. 马丁南尼 MARTINELLI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诺玛谷(Sonoma Valley)

马丁南尼MARTINELLI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诺玛谷(SonomaValley)在俄罗斯河谷(RussianRiverValley)的所有庄园主里面,马丁南尼(Martinelli)家族一直声名显赫。他们拥有的142多公顷种植葡萄园,同时为其他顶级葡萄酒生产商的提供上等原料。几年前,史蒂夫·马丁南尼(SteveMartinelli)开始自行灌装4000多桶不朽之作,虽然相对于马丁南尼葡萄酒,其结果是它们成为加利福尼亚州味道最丰富、最令人激动的葡萄酒品牌。

10. 狄康堡 CHETEAU D‘YQUEM 法国波尔多

想知道滴金庄的葡萄酒究竟有多好,你只需要去翻翻葡萄酒拍卖的历史资料就知道了。一瓶1784年的滴金庄葡萄酒,1986年由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高达5.6588万美元,创下了当时白葡萄酒售价的最高纪录。而它曾经的主人是美国第三任总统、威望最高的开国元勋之一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18年后,也就是在2004年12月22日,纽约葡萄酒商扎奇斯(Zachys)和洛杉矶沃利斯(Wally’s)共同举办的葡萄酒拍卖会上,单瓶1847年的滴金酒拍卖额高达6.1675万美元,再次刷新了白葡萄酒拍卖的记录。

如此显赫的历史,是的滴金庄葡萄酒在众多葡萄酒爱好者的心目中,成为梦寐以求的挚爱,有人说,她是最后贵族的“液体黄金”。

滴金庄位于法国波尔多著名的甜酒产区苏玳(Sauternes),庄园最早建于16世纪,1593年12月8日,Jacques de Sauvage 以交换保留地契的形式获得当时为皇家领地的滴金庄。1785年,“滴金女士”Josephine d’ Yquem与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教子Louis Amedee de Lur Saluces

伯爵结婚,滴金庄从此正式归属Lur Saluces家族,并一直延续下去。就在他们结婚两年之后,后来的美国总统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来到苏玳地区,在遍尝波尔多名酒之后,他对滴金庄的白葡萄酒赞不绝口,并运了一些回去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华盛顿,这种酒随后也成为了华盛顿的最爱。

1855年法国实行葡萄酒定制度时,滴金庄在苏玳和巴萨区的葡萄酒评级中唯一被评为超顶级葡萄园酒庄(Premier Cru Superieur)。这一至高荣耀也使得当时的滴金庄甚至比拉图(Latour)、拉菲(Lafite)、玛歌(Margaux)、红颜容(Haut - Brion)和武当王(Mouton Rothschild)五大红酒品牌还要高出一个等级。

滴金庄里最为著名的是贵腐甜酒,说起这种白葡萄酒,还有一番传奇经历。在1847年时,当时的主人de Lur Saluces 因为去外国打猎迟归,因而耽误了葡萄树的采摘时节,等他回来的时候,葡萄都以及腐霉了,但他仍然下令采摘酿造,不过其酿制方式与其他的白葡萄酒大不相同,以至于大家都没有把它当做一会事。等到十二年后,俄国沙皇的兄弟GrandDukeCon斯坦题呢造访酒庄,品尝这酒时,被那种特异的酒香深深吸引,不能自拔,立马掏出2万法郎买下一桶,这个价格是当时滴金庄葡萄酒的四倍。从此,滴金庄贵腐甜酒的名气在欧洲迅速传播开来,滴金庄也开始持续酿制这种葡萄酒。

不过,酿制这种葡萄酒是一件向东冒险的事情,用滴金庄过去的总管Alexandre伯爵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就话说,就是:“没有失去一切的勇气,将永远无法制胜!”因为酿制贵腐甜酒需要采摘萎烂的葡萄,隐藏必须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慢节奏进行,而且要分多次采摘,没吃都只能在下萎烂程度最深的葡萄,它留待下次达到要求是在采摘。总产量可能会低至每英亩仅约386升,也就是说差不多7棵葡萄树的葡萄才能酿成一瓶滴金庄贵腐甜酒,难怪其价格都在300美元以上了。即便如此,也常常会因为年份收成不够好而颗粒无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曾经有1910年,1915年,1930年,1951年,1952年,1964年,1972年和1992年的9个年份,因为当年的品质不符合酒庄的要求,完全停产。在最悲壮的1972年,滴金庄的工人破纪录地在2个多月间分11次完成采收。但是在酒酿成后,因为对品质的严格要求,最后还是决定放弃推出1972年份。因此,说滴金庄贵腐甜酒是上帝的恩赐,一点都不未过。

1968年,滴金庄传到最后的贵族Comte Alexandre 的Lur Saluces伯爵中,Alexandre伯爵精心管理酒庄36年,使古老的酒庄不断发展。然而,400年家族继承最终仍然惜败于现代商业的最后一击。1999年,世界著名的高档名牌品经营公司LVMH兼并了滴金庄。租到葡萄酒爱好者为这以并购扼腕叹息,认为浓厚的商业味会毁了滴金庄艺术品般的葡萄酒,不过也有人认为,LVMH强化了滴金庄在世界奢华品牌中的地位。

“滴金庄”有超乎想象的浓郁与香甜,年轻时浓得坚硬结实,成熟时丰沛圆融,没一会品尝都是味觉的惊喜。酒色呈明亮的金黄色,如同液体黄金,浓浓的蜂蜜和杏干香气透出清甜的忍冬花香,品起来犹如软缎抚过舌尖,蜂蜜糖的甜醇配合着隐隐约约的姜甜,浓郁悠长的蜜糖果干尾韵令人难忘,豪华而丰硕。“滴金庄”最经典的搭配佳肴是法国鹅肝,醇香甜美的酒将鲜嫩细腻的鹅肝美味展现到极致。她一般不太容易搭配甜点,但是与法国最顶级的Roquefort蓝莓奶酪去世相当经典的绝配之一。

“滴金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通常有50年甚至20世纪的陈年潜力,据说至今在城堡还存有少量瓶装的18世纪的酒,至今让人赞不绝口。有人说,“滴金庄”是可以一代传一代的世纪佳酿,因为只有经历过数年的存放之后,才有幸享有那全然成熟甜美的黄金酒液,体味最后贵族的荣光。

世界五大酒庄

1. 红酒头牌:拉菲酒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在世界上各国各地,各门各派的酒王中,最出名的酒王应该算是法国波尔多(Bordeaux)菩依乐村(Pauillac)的拉菲庄了。何故?

第一, 历史。拉菲庄是有一名拉菲(Lafite)的贵族创园于1354年,在14世纪已相当

有名气。到了1675年她由当时世界的酒业一号人物希刚公爵(J.D.Segur)购得。希刚当时在酒界此诧风云,他同时拥有顶级的历史名庄拉图(Chateau Latour)、武当王(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和凯隆世家(Chateau Calon-Segur)。法王路易十四曾说希刚家族可能是法国最富有的家族。在17世纪,法国基本上是布根地(Burgundy)酒的天下。而当时上流社会的著名“交际花”法王路易十四的情妇庞巴迪夫人(Marguise de Pompadour)却对拉菲庄情有独钟。令拉菲庄成为凡尔赛宫贵族们的杯中佳物。1755年希刚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去世后,拉菲庄产权进入了一段较为混乱的历史时期。但拉菲酒的品质却依旧不为人失望。直至1868年詹姆士·罗富齐男爵(Baron James Rothschild)在公开拍卖会上以天价四百四十万法郎中标购得。该家族拥有拉菲庄一直至今,而且一直能把拉菲庄的质量和世界顶级葡萄酒的盛誉维持至今。

第二, 1855年的评级。葡萄局爱好者都知道,波尔多在1855年对该区的名庄进行了评

级。当时他们子啊多如繁星的庄园中选出了61个最优秀的名庄叫做Grand Cru Classe(中文可称作“列级名庄”)。在61个中又分为5个级别。其中第一级有四个,他们分时拉菲庄(Chateau Lafite)、拉图(Chateau Latour)、玛歌庄(Chateau Margaux)和红颜容庄(Chateau Haute Brion )。而四个中拉菲庄排名第一。

第三, 拉菲庄是目前世界上最贵一瓶葡萄酒的记录保持者。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汤马士

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不单是总统,他还是十八世纪最出名的酒评家。相当于今天的罗拔派克(Robert Parker)。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瓶1787你那有汤马士·杰弗逊签名的拉菲以十万五千英镑的高价由Forbes杂志老板Malcolm Forbes投得。创下并保持了世界上最贵一瓶葡萄酒的记录。

第四, 拉菲庄的品质和个性是无与伦比的。能拥有世界顶级的优秀品质,当然首先是

拉菲庄的土壤及所处地方微型气候得天独厚。拉菲庄总面积90公顷,每公顷种植八千五百棵葡萄树。其中嘉本纳沙威浓(Cabernet Sauvignon)占70%左右,梅乐(Merlot)占20%左右,其余为嘉本纳弗朗(Cabernet Franc)。平均树龄在四十年以上。每年的产量大约三万箱酒(每箱12支750ml计算)。此产量踞所有世界顶级名庄之冠。以此产量及其能维持的价格相比,拉菲庄的成就真是无人能及。拉菲庄的葡萄种植采用非常传统的方法,基本不使用化学药物和肥料,以小心的任何呵护法,让葡萄完全成熟才采摘。在采摘时熟练的工人会对葡萄进行书上采摘筛选。不好不采。葡萄采摘后送进压榨前会被更高级的技术工人进行二次筛选,确保被压榨的每粒葡萄都达高质要求。在拉菲庄每2至3棵葡萄树才能生产一瓶750ml的酒。为了保护这些矜贵的葡萄树,如没有总公司的特约,拉菲庄一般是不允许别人参观的,除此之外,拉菲庄还是出名愿花重本雇用最顶级酿酒大师的名庄。拉菲酒的个性温柔皖细,较为内向,不像同产于

菩依乐村的两大名庄拉图庄和武当王的刚强个性。拉菲庄的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顺,所以很多葡萄酒爱好者称拉菲庄为葡萄王国中的“皇后”。

除拉菲庄外,罗富齐家族的波尔多、智利、意大利、葡萄牙均拥有不少的优质名园和葡萄酒品牌。其中饮家较为熟知的波尔多名庄有宝物隆的依云卓(L’Evangile),都夏美隆(Ch.Duhart Milon),拉菲庄的副牌酒小拉菲(Carruades de Lafite)和都夏美隆副牌美隆拉菲(Baron de Milon)

2. 最老的明星:奥比昂酒庄Chateau Haut-Brion

红颜容庄位于离波尔多市中心五公里的一市属于小区Pessac的中心,是五千多个波尔多酒庄仅有的几个位于市内,被建筑环绕的酒庄。本来波尔多市西南的Pesssac区是优质酿酒葡萄的种植园区。但好几百年前,优质葡萄酒可能还没有今天那么值钱,在土地上盖上房子可卖得更好的价钱。所以,波尔多市区不断扩张,令现今的Pessac区只剩下几个庄园,而且都被房子包围。

红颜容庄的土地与14世纪已开始种植酿酒葡萄,而它名副其实地成为酿酒酒庄应该是从1525年开始。当年在波尔多市附近礼邦市(Libourne)市长女儿Jeanne de Bellon 嫁给富有的贵族Jean de Pontac。Jeanne长得美丽动人,是市长最心爱的宝贝。当她出嫁时,市长把红颜容园地送给女儿作嫁妆。Jeanne是红颜绝色的大家闺秀,自然深的丈夫的百般疼爱。Jean de Pontac 于1533年为Jeanne买下了庄园旁边的一处豪宅叫:Maison Nobel de Haut-Brion连属地一起纳入酒园。以后不久他又在豪宅旁为妻子建立起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红颜容庄城堡。红颜容庄园城堡可称得上是波尔多酒庄城堡中最浪漫,优美和典雅的一座。所以酒标一直用此建筑物作为商标图案。

Pontac家族一代接一代的拥有着红颜容庄。1666年Pontac家族在伦敦开了一家餐厅酒馆,专做法国美食和红颜容美酒,叫做Pontacs Head Tavern。当时是伦敦时尚人士最喜爱的聚点。在那个年代法国出口到英国都是散装酒,到英国后才装瓶并帖英文标签的。红颜容是第一个在原产地装瓶而且打上法文酒标的酒在英国销售。但她非常受欢迎,价格也不菲。当时红颜容通常每年的开盘价是550里拉(Livres)每吨。拉图是450里拉每吨而拉菲是410里拉每吨。

17世纪末Pontac家族的后人Francois 由于没有儿女,去世后红颜容庄落入其妹夫Fumel家族手中。1794年法国大革命中fumel家的继承人被送上了断头台,财产被充公。法国大革命结束后Fumel家的后人又将红颜容庄买回。但不久即出售给当时拿破仑皇朝的外交部长Talleyrand。1836年改庄园由Egene Larrieu购得。

1855年红颜容庄被评为波尔多列级名庄中四个一级名庄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拉菲庄,拉图庄和玛歌庄。当时评出的五个级别的61个列级名庄中,60个都是在美度区之内。只有一个,即是红颜容是出自格拉芙区的Pessac村,而且一进就直接进入一级和另外三大并驾齐车。

1935年红颜容酒庄又发生了有趣的买卖故事。当年非常富有的美国金融家Clarence Dillon因为很喜欢葡萄酒,所以决定去葡萄酒圣地波尔多买一个顶级酒庄。Dillon原来是决定去洽谈购买圣达美隆区(St Emilion)的白马庄。但由于当天下大雨雾又大,天气很寒冷。他觉得不是很舒服,所以想找个地方休息整顿一下。结果走进了离城不远的红颜容酒庄,成了酒庄的客人。饥寒交迫之下,喝着红颜容的美酒,吃着酒庄准备的每餐,Dillon喜欢不已。一谈之下得知业主也有出售酒庄之意,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当场成交。自始,Dillon及其后人一直拥有红颜容酒庄。Dillon的儿子Douglas Dillon1953年成为美国驻法大使当然也是酒庄的庄主。Douglas回美后成为肯尼迪政府的财政部长。1967年

Douglas的女儿joan嫁给卢森堡王子,红颜容酒庄成为她的嫁妆,从此由她掌管。王子去世后,红颜容酒庄又跟随Joan于1978转嫁Duc de Morchy,而Morchy就成为了现时红颜容酒庄的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红颜容酒庄的酿酒家族Delmas。 George Delmas 1921年便加人红颜容陈伟酿酒师。他的儿子Jean-Bernard在红颜容庄出生并继承父业陈伟酒庄的酿酒师。Delmas家的第三代Jean-Philippe也已成为目前酒庄管理队伍的一员。一家人忠贞不贰,兢兢业业地在一个酒庄做了三代实在少有。Delmas家族也是波尔多公认的最顶尖酿酒师之一。他们在1961年第一个提出打破传统,采用新科技设备酿酒,引进不锈钢发酵桶等。在当时所有列级名庄均保留传统酿造方法,这一举动是不可思议的。但至今这已是大部分顶级酒庄效仿的样板。

红颜容酒庄内有43公顷种植红葡萄,45%嘉本纳沙威浓Cabernet Sauvignon,37%梅乐Merlot,18%嘉本纳弗朗Cabernet Franc,酿造正牌酒Chateau Haut-Brion和副牌酒Bahans de Haut-brion。年产量约20000箱。另有2.7公顷种植白葡萄沙美龙Semillon和白沙威浓Sauvignon Blanc两种,酿造波尔多最顶尖的白葡萄酒Chateau Hault-Brion Blanc。红颜容白葡萄酒无论价格还是质量都是世界顶尖的。她的木板是要挑战世界上最名贵的白酒,布根地的梦雪真(Montrachet)。

红颜容应是一瓶最适合跟红颜共饮的典型淡雅型美女酒。它年轻时清纯可爱,淡雅芳香,平易近人,颜色不太深,中度陈年后,它既有少女的可爱,有具备成熟女人的魅力,成熟后,它热情大方,含有烟草味,焦糖味,黑草莓味,咖啡味和少许松露味气质逼人,而橡木的香味则向你暗送秋波,酒体尽显软弱无力的媚态。著名的酒评家Pobert-Parker曾说过,在他二十多年的品酒经历中,他发觉自己唯一越喝越爱的就是Haut-Brion,并认为这是他智慧增长的证明。红颜容的魅力真是没法挡!

有关红颜容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红颜容Haut-Brion在14世纪其实是一块很大的地或一个庄园。后来可能是因为遗产的分割,市区的扩张等多种原因,剩下了几个非常靠近的名庄。他们分别是:

修道院红颜容(Ch.La Mission Haut-Brion) 拉图红颜容(Ch.La Tour Haut-Brion) 丽嘉红颜容(Ch.Les Carmes Haut-Brion)

他们近靠在一起,因为地源和气候,他们的酒有类似的特点,但由于世袭的家族种植和酿酒工艺的差异,他们又拥有着不同的个性。当然这几个都是葡萄酒爱好者这的一试的波尔多名庄。

3. 雄性气质: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

位于法国波尔多(Bordeaux)美度区(Medoc)菩依乐村(Pauillac)的拉图庄(Chateau Latour)是一个早在14世纪的文献中就已提到的古老庄园。但当时它还不是个酒庄,16世纪时才开垦成为葡萄园。在1855年已被评为法国波尔多一级名庄之一,备受红酒爱好者们追捧。

这座古老的酒园在1670年被法国路由十四的私人秘书戴·夏凡尼(de Chavannes)买下。以后一直在法国贵族之间转手。但在1963年,当时掌握拉图庄的三大贵族中的Beaumont 和Vortivron因为不愿每年将红利分给68位股东竟把酒园79%的股份卖给了英国的波森与哈维(Pearson and Harveys of Bristol)两个集团!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不少法国人视其与卖国行为无异!1989年已成为哈维集团东主的里昂联合集团(Alliance Lyonnais)以近2亿美元的天价把在波森集团手中的股份购回。每公顷单价为1400万法郎。换算到每株葡萄树即

值1800法郎,堪称全球最昂贵的酒园!1993年,法国百货业巨子春天百货公司(Printemps)的老板Francois Pinault 以7.2亿法郎购下拉图庄的主控权。

拉图庄种植的葡萄以嘉本纳沙威浓(Cabernet Sauvignon)为主,占80%。每公顷植10000株,可算是密集型种植。但园中多为30-40岁的老树,葡萄质量高而产量少,每公顷产量不超过5000升。这就要比别的葡萄园少。葡萄在采收时就经过严格的筛选,而在葡萄汁发酵时也不是如一般酒厂在木桶里进行而是以不锈钢为酒槽,在美度区可谓开风气之先。葡萄汁在不锈钢槽发酵完后再泵回全新木桶醇化20至24个月不等。如果年份不好,酒庄会加强葡萄的筛选工作以保证即使在较差的年份仍能保持就得品质。当酒庄在英国人手中时,被交由酿酒大师Jean-Paul G爱人的热全权管理。他采用的一系列改革使这个古老酒庄脱胎换骨,风华正茂。而Jean-Paul Gardere的更新计划之一便是引进可控制温度、发酵进度、且容量达14000升的不锈钢槽。当时也曾引起业界的一片质疑,不过结果却证明G爱人的热的做法是正确的。现代化的发酵方式比传统方式要减少一半的时间(7-10天),也改善了拉图的高度涩感与必须放置10年以上方可入口的问题。

拉图庄最好陈放10到15年才会完全成熟。成熟后的拉图庄有极丰富的层次感,酒体丰富而细腻。正如一位著名的品酒家所形容,拉图庄就犹如低沉雄厚的男低音,醇厚而不刺激,优美而富于内涵,是月光穿过层层夜幕洒落的一片银色……

4. 艺术家风范: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武当王酒庄位于波尔多菩依乐村西北。一座海拔27米的小圆丘上,一整片面积达82.5公顷的葡萄园铺展在朝阳的上坡上。深深的砾石层覆盖着底层的石灰土,极佳的土壤结构加上气候的调节,构成葡萄生长的绝好环境。尽管从波尔多酒庄的评级时间上看,武当王是波尔多五大一级庄中的新晋,但却一直以来备受从多瓶酒名家的青睐。美国著名酒评家Pobert Parker品尝2006年新酒后,在“五大”之中给予了武当王最高分数。

优秀的品质来源于酒庄的辉煌的历史背景,1853年,声名显赫的Rothschild家族在英国的后代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买下当时名为Brane Mouton酒庄,并将其更名为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1922年,Nathaniel男爵的孙子、年仅20岁的Baron Philippe Pothschild接管武当王庄,这令庄园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Philippe男爵掌管武当王朝长达65年之久,其人格魅力为酒庄大虾不休烙印,其革新精神则为酒庄发展注入了源源活力。Philippe男爵为武当王庄所作出的味道贡献主要有三:

一、 提出“酒庄装瓶”。今天,所有优质庄园酒的酒签上皆可见这一句字样,同时

也成为了一个品种的保证,但在80多年前却堪称创举。1924年,Philippe男爵提出:为保证葡萄酒是原产自武当,酒庄从此将自行装瓶。此举对酒窖容量的要求大大提高。武当请来著名建筑师设计了一间纵深达100米的大型酒窖Grand Chai,80多年来吸引拜访者无数。

二、 把艺术与标签完美结合。武当王不仅是极品美酒的同义词,更凝聚了其他酒庄

无法仿效的艺术气质。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国巡回的“Moution Rothschild酒标艺术展”是这家波尔多一级酒庄为艺术家们特地保留的一方天地,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艺术家们想美酒的致敬。长长的名单中星光闪耀:米罗、夏加尔、布洛克、毕加索、沃霍尔、巴贡、巴尔蒂斯、塔皮埃斯……这一天下无双的风景同样始于Philippe男爵。1945年法国解放,男爵决定设计新酒标以示庆祝。由年轻的艺术家Philippe Juillian所绘的一个象征胜利的“V”子,为这一年份赋予了特别的纪念意义,同时也开启了武当王每年请一位艺术家为酒标作画的传统。目前,武当美酒艺术博物馆中的三件古老的艺术珍宝更

三、

为酒庄增色不少,馆中藏品不断丰富,成为武当酒庄又一处游览胜地。 擢升一级名庄。武当王历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页当属1973年迟来的破格晋级。1885年的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官方色彩浓厚,等级评定过程中大小波折不断,且各级别之间的门槛颇高,酒质、售价、声望及酒庄历史等都是评级要素。因而,近百年间无视杯中沉浮,席位既定,“晋级”一说非寻常之难。虽然从各方面评判,武当王早具一级酒庄实力,名义上却长期忝列次席。经男爵多年努力,法国政府于1973年正式对分级制度进行了唯一一次改动,而破格晋级的酒庄只有一家,就是武当王。得到这一至高肯定之后,Philippe男爵抒怀明志:“进我第一,希我据此,武当不变(Premier je suis, second je fus, Mouton ne change)”。

除了全力发展武当王的事业,男爵还相继收购了同在菩依乐村的两家五级名庄Chateaud’Armailhacq (1989年更名为Chateau d’ Armailhac)与Chateau Clera Milon。收购Chateau d’Armailhac时,酒庄还有一家附属的小酒商。随着男爵事业的蓬勃发展,这家小公司也不断壮大成为今天的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S.A.。从20世纪30年代起,公司已经开始品牌酒的经销,其中Mouton Cadet 是今天全世界品牌酒中的一个明星。男爵不仅在本土收获连连,还在海外取得显赫的成功。他与美国酒业头号人物RobertMondavi在加州纳帕谷合作开创的作品一号Opus One是目前加州的顶级名酒之一。

1987年,Philippe男爵去世。次年,男爵的女儿Philippine女男爵全面接掌家族事业,她用创新精神续写着武当历史。80年代末,Philippine女男爵决定在菩依乐村最精华地带种植4公顷的白葡萄品种。1991年,酒庄开始酿制白葡萄酒Ailed’Argent,沙美龙葡萄占到一半左右的调配比例。1994年,武当开始生产副牌酒Le Petit Mouton。同先父一样女男爵进军海外成绩非凡,在智利酿造的活灵魂Almaviva如今是当地数一数二的顶尖名酒。

目前武当王酒庄种植有77%的嘉本纳沙威浓、12%的梅乐、9的嘉本纳弗朗以及2%的小华帝,正是典型的美度区法定葡萄品种。葡萄树平均年龄46岁。院内的种植密度相当高,达到每公顷8540株。酒庄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葡萄收到极好呵护。

收获期间全部手工采摘,用小果筐装运以保持果实的完整。去梗前逐粒筛选,只留下最好的果粒。年轻葡萄单独酿造,不用于生产正牌酒。每年酿造技术都与当年收成情况相适,有技术经理、酒窖主管和实验室分析人员三方共同确定各项工艺技术指标。酿成后,使用80%至90%的新橡木桶陈放,每个月换一次桶,最后使用蛋青去除悬浮物。葡萄收成两年后装瓶。典型的武当王红酒骨架高大,口感强劲,单宁饱满而质地极佳,具充沛的醋栗与红色水果香,充满迷人的韵味。

5. 优雅风格: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

传统的波尔多(Bordeaux)五大名庄均产于波尔多的左岸。他们有三个产自菩依乐村(Pauillac),一个产自碧莎村(Pessac),还有产自玛歌村(Margaux)的玛歌庄(Chareaux Margaux)。而1855年波尔多评出的61个列级名庄中就有22个是产自玛歌村。玛歌庄当然是玛歌村名庄中最灿烂的一个明珠。

玛歌庄由Pierre de Lestonnac建园于1590年。由Lestonnac家族拥有近百年之久。但由于女传子,子传女加上法国大革命期间财产曾被充公等复杂的关系,其原有姓氏早不复存在。

1787年玛歌庄已被18世纪最出名的就评家当时的美国注法大使Thomas Jefferson(后成为美国第三任总统)点名为法国的四大名庄。其余三个分别是拉菲庄(Chateau Lafite),拉图庄(Chateau Latour)和红颜容庄(Chateau Haut-Brion)。Thomas Jefferson 的眼力真是了得。在六十多年后的1855年评级中,此四大名酒全进入了列级名庄中的四个一级庄。

玛歌庄的城堡是波尔多酒庄中最宏伟的城堡。所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法国时,法国人也特意安排胡主席参观玛歌庄并亲品1982年玛歌酒。壮丽城堡的建成应归功于Marguis de La Colonilla侯爵。他于1802你那买下玛歌庄,花了14年时间和精力设计及建造,终于在1816年完工并建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玛歌庄城堡。

1836年,De La Colonilla 家族出售了玛歌庄。后来玛歌庄又经过多次的转手,知道1934年由波尔多大酒商Ginestet家族购下并精心管理着。70年代初,Ginestet的酒贸易业务经营不利,需要资金周转,所以决定出售固定资产玛歌庄套现。但他们列出了出售的三大条件:一、必须保留Ginestet公司作为玛歌酒的独家经销权;二、原有雇员不得被新买主炒鱿鱼;三、为了Pierre Ginestet 对玛歌庄所有的贡献,新买主必须允许Pierre终身居住在酒庄城堡。这三大条件虽然令很多国内买家为难,但还是有国外买家挣相竞投。可惜法国政府认为玛歌庄是法国人民的重要历史和文化遗产,所以千方百计阻挡外国买家的借入。最后Ginestet只能做出包括金钱的各种让步,终于在1977年成功的卖给了在法国经营超市网络的希腊人Andre Mentezelopoulos家族。1980年Andre去世,他的产业留下给女儿Corinne。1987年Corinne决定吧家族产业和妇幼的意大利家族Agnelli合并。因此意大利人也自认地拥有了玛歌庄的部分产权。但玛歌庄至今一直有Corinne负责管理。玛歌庄的红葡萄种植面积有78公顷,其中嘉本纳沙威浓(Cabernet Sauvignon)75%,梅乐(Merlot)20%,嘉本纳弗朗(Cabernet Franc)和小华帝(Petit Verot)5%.玛歌庄的正牌酒Chateau Margaux自80年代至今表现相当出色,很多酒评人称之为近年来波尔多左岸最好的一级名庄。玛歌庄的副牌红酒叫;玛歌红亭(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是波尔多最早的名庄副牌酒:玛歌生产副牌的历史已超过一百年。玛歌庄还有12公顷的白葡萄,全是白莎威浓(Sauvignon Blanc)用于产波尔多最好的白葡萄酒之一的玛歌白亭(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玛歌庄的总产量大约每年2万箱。

玛歌红酒颜色优美,气味香甜优雅,酒体结构紧密细致,入口温柔典雅,而且平易近人。你感觉它有力度但不上头,喝起来舒服而不易醉,微微张开口,你会感觉口腔纯净清凉。玛歌酒是一种适合心平气和地去品尝和体会的酒。有人形容玛歌酒像优美婉转的绝妙女唱或余音绕梁的音乐体会,着实道出了玛歌庄的魅力所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