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 一、指导思想
认真集体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研究新高考,处理新信息,交流新体会,学习新方法。紧扣课本,科学计划,注重基础,强调能力,提高复习效率,力争取得好成绩。 二、措施
1、精心组织好复习:
高中物理课本(必修1、必修2、3-1、3-2、3-5)、第一轮复习参考书<<创新设计>>
配套资料: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3A创新卷、衡水中学卷、云南师大附中同步月考卷等) 2、团结协作,和谐共事,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高三物理备课组(8人)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课后练习,统一教学辅导资料,统一单元测试试卷,发挥集体智慧,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教学中,重点抓好基础: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同时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2016届高三进度安排
第一轮复习时间: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上旬
第二轮复习时间:2016年3月上旬——2016年5月上旬
1.以知识专题为主线,整理知识体系,夯实各章节具有基础性、常规性和典型性的物理模型,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主要任务。
2.以实验专题为主线,将实验进行归类整理,掌握同类实验的关联关系。
3.以题型专题为主线,有效地进行针对性训练,理清各类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4.适当兼顾综合训练,规范学生的口述表达及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综合应考能力 第一轮基础知识和实验内容的复习 高三第一学期复习进度安排表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计划 课时 第1周 9月2日至9月8日 原子核最后3节内容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2周 9月9日至9月15日 第3讲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 第4讲 运动的图象和追及问题 第5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章末测评 3 1 2 2 2 3 备 注 第3周 9月16日至9第6讲 力 重力和弹力 1
2
月22日 第4周 9月23日至9月29日 第7讲 摩擦力、受力分析 第8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9讲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10讲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第11讲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 2 2 1 2 2 3 第5周 9月30日至10月6日 师大同步第一次月考 第12讲 牛顿第一定律第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第6周 10月7日至10月13日 第1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 第14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 第15讲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第16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3 2 2 第7周 10月14日至10月20日 第8周 10月21日至10月27日 第17讲 平抛运动 第19讲 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 第20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第21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师大同步第二次月考 2 2 2 2 第9周 10月28日至11月3日 第22讲 功 功率 第23讲 动能 动能定理 第24讲 机械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2 3 2 2 2 1 2 5 第10周 11月4日至11月10日 第25讲 功能关系 能的转化与守恒 功能关系的应用 第26讲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第27讲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1周 11月11日至11月17日 综合科测试 2
第12周 11月18日至11月24日 第28讲 库仑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第29讲 电势 电势差 电势能 师大同步第三次月考 2 2 2 第13周 11月25日至12月1日 第30讲 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应用(一) 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应用(二) 第31讲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 电阻定律 2 2 第14周 12月2日至12月8日 第32讲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33讲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第34讲 实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2 2 2 第15周 12月9日至12月15日 第35讲 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第36讲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第37讲 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2 2 第16周 12月16日至12月22日 第38讲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39讲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 第40讲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第41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涡流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象问题 师大同步第四次月考 2 3 2 2 2 第17周 12月23日至12月29日 第18周 12月30日至1月5日 第42讲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与能量问题 第43讲 交流电的产生和描述 第44讲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2 2 2 2 第19周 1月6日至1月12日 第45讲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3
第20周 1月13日至 1月19日 师大同步第五次月考 高三第二学期复习进度安排表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计划 课时 第1周 3月3日至3月9日 第9讲 电磁波 相对论 第10讲 碰撞与动量守恒 2 4 第2周 3月10日至3月16日 第11讲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12讲 原子结构 第13讲 原子核 2 2 2 4 2 第3周 3月17日至3月23日 综合科测试 师大同步第六次月考 云南省第一次统一检测 第二轮 专题复习 第4周 3月24日至3月30日 专题复习:力与物体的平衡 专题复习:力与直线运动 综合测试讲评 第5周 3月31日至4月6日 专题复习:力与曲线运动 专题复习:功和能 综合测试讲评 第6周 3月31日至4月6日 专题复习:力学实验 选择题专考点专题训练 综合测试讲评 第7周 4月7日至4月13日 专题复习:电学实验 专题复习:电场与磁场 综合测试讲评 第8周 4月14日至4月20日
2 2 2 2 2 2 3 2 2 3 2 2 3 2 专题复习:电磁感应 专题复习:电路 4
云南省第一次统一检测 第9周 4月21日至4月27日 专题复习:光电效应 师大同步第七次月考 专题复习:氢原子能级跃迁专题 第10周 4月28日至5月4日; 5月5日 -5月30日 第三轮复习时间:2016年5月上旬——2016年6月上旬
高三物理总复习策略及学法指导
专题复习: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专题复习:原子和原子核 第三轮复习 师大同步第八次月考 2 2 2 3 2 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既重要而又十分难学的基础在学科。特别是在高考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物理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高考考什么?二是研究高考怎么考?三是弄清学生怎么错。四是确定老师怎么做。
一、高考考什么?
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考钢,二是研究新课程标准,三是研究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
1、考纲分析:《考试大纲》规定在新课标理综试卷中物理的满分为110分,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共有4个模块,包括必修1、必修2 、3-1 、3-2 ,这部分内容基本和旧教材一致,满分值为95分。必考内容四个模块共包括61个知识点,和11个实验。其中一级要求35个,二级要求26个。除必考内容外,我们还选择了3-5 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分值为15分,这部分内容也和旧教材一致只是按照新课标的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划分而已。
2、从知识模块上看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分布:
必考内容: 共95分,包括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三部分。①选择题:共8道题,48分。②实验题:每年两个实验都是一个力学一个电学,共15分,采用一大带一小形式,电路实验每年必考,力学实验纸带问题应是重点,还有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③计算题:共
5
两道32分。
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共15分。近三年均为一道选择题一道计算题,选择占5-6分,计算占9-10分,至今还没有考过实验题,选修3-5计算题均为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二、高考怎么考:
通过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发现高考试题有如下特点
1、突出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注重命题的基础性。 2、考查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更加注重过程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 3、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原型,考查建模能力。
4、联系学生经验和科技、生活、社会实际,巧设问题情景。
5、注重实验仪器使用,考查迁移和创新能力;注重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考查。
6.选考部分难度降低,突出考查“Ⅱ级要求”考点。
三、怎么错:通过平时作业和考试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以下问题
1、概念不清 原理模糊 。2、知识零乱 考虑不全。3、思路不通 不会建模。 4、实验不熟 方法不会。 5、漏洞百出 处处失分。6、时间失控 留有空白。 四、怎么做:
1、明确难度结构特点,找出复习主攻方向:高考是集基础性、选拔性于一体的大众化考试,其命题难度结构有一定梯度,分析历年物理试卷结构可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 3:5:2。 容易题——约30% ,中档题——约50%,即80%的题目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难度较大的题——约20%。难题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的,它仅对特优生有意义。 所以,应对高考要瞄准80%不太难的题,降低容易题的失误率,提高中低档题的正确率,是复习的主攻方向。
2、分析考点,把握命题趋势:越是接近高考越要分析历年高考试题,只有认真分析高考试题才能从中找到灵感,才能把握高考的脉博,特别是对每年必考内容一定要特别重视,认真分析,这些考点连考了三年今年是否还会考?如果考的话能从哪个角度去考?比如第一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第二年以推理能力的形式考,第三年可能以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同时还要想一想,如果不考的话为了达到考查的目的它会向那个方向转移呢?
3、慎重选择选考内容:首先分析一下三个选考模块考点分布情况, 3-5中知识点12个,实验1个,一级要求11个二级要求1个。而3-5中二级要求只有一个动量,计算题一定也是关于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题,当然要有一定难度。现在变成了10分左右,难度自然会
6
降低不少。它不可能会出和电磁学相联系的跨模块的综合题,同时讲动量的过程也是对前面力学知识的复习,是对前面知识的提升,使整个力学体系更加完整。 五、复习计划的具体实施:
1、一轮复习是基础能力过关,①主要任务:是注意整理知识结构、理清体系关系;建构框架,寻找章节线索,攻克本章重难点问题,梳理知识点,使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研究方法,五种能力全面系统展开,“点、线、面、体”形成一体。一轮复习应当稳扎稳打,不要过快过深,以知识复习为主。主要解决概念不清、知识零乱、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问题。 ②实施方法: 按照知识体系,分块按章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实验、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复习过程要注意全面复习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关注热点与强化弱点相结合;课内复习与学生自主复习相结合;质量与速度并重,精讲、精练、勤辅导,忌轻描淡写和拖泥带水。 把重难点放在力学、电磁场必修的几大块上和部分选学内容上面,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对力学规律的全面系统理解。并精选复习材料和习题,夯实基础。重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二轮复习是综合能力突破, ①主要任务:通过专题复习整合知识结构,掌握考点知识;总结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整合重点试验,提升学生实验能力;联系实际 ,关注热点问题。解决思路不通,方法不会,综合应用能力差的问题。 ②实施方法:该阶段应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及新课改高考试题的特点选定专题。即要注重各部分知识间的有机整合、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归纳,同时也要对实验整合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热点问题。突破重点难点,以五种能力的提升核心,力求举一反三,以少胜多的目的。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具体做法:一是整合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结构,二轮复习首先要构建知识体系,最好用图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图表的特点是直观、形象,便于记忆。教师编制图表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研究,最好让学生抄写一遍,在抄写的过程中去体会各种关系及联系,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充实、填加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图。学生填加内容的过程就是形成知识结构的过程。二是设置专题、总结思路、优化解题方法,设置专题的目的是以同一类型的试题为载体,总结思路,优化解题方法。④要点:狠抓重点即II级知识点;突破难点—实验题、计算题等关键得分点;关注热点—高考命题点;⑤复习环节:讲练结合为主线、变式训练为手段。
3、第三轮 复习是应用能力提高,①主要任务: 研讨高考试题,查漏补缺知识,拓宽解题思路,熟练解题方法,规范解答试卷,掌握应试技巧。②具体做法:一是瞄准“中档题”, 总复习阶段不是题做的越多越好,应该精选精练,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因此大多数学生目标应是瞄准中档题,真正吃透题中描写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
7
物理过程,感悟解题思路。个别尖子学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采用 “分餐式”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二是综合测试提高适应能力,在第三轮复习中,完全按照2011年高考试题的要求命制仿真试题 ,题目来源以各地信息题为主,另外也可适当选用、改编历年高考题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三是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查漏补缺是总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及在答卷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总结讲解。引导学生对错误,疏漏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和订正,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做错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感悟解题思路。四是重视解题的规范化,从研究评分标准和在平时的练习可知,绝大部分考生在解题时其中失分的重要原因解题出现了严重的不规范;不会统筹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所以在三轮复习时必须注意规范解题训练。 五是三轮复习时间的把握:三轮复习在一个月左右为宜,过短达不到效果,过长学生会有厌倦情绪,这就要求老师有效掌控,把学生的兴奋点调节到高考那两天。 高三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复习方法多种多样,无论什么方法只要能使学生学好的教法,才是好的教法;能使学生学好的教师,才是好的教师;能使学生真正有所提高的课堂,才算有效的课堂。各校学生的习性都不同,各届学生的习性也不同,这就要求老师应当用心去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找到学生的固有频率,老师再确定驱动力的频率,这样才可以使之产生较大的振幅。希望每一个老师都能找到最适合你的学生的教学方法,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梦想成真。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