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 之杨若古兰创作
原文: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外形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本人的名字.传说这类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泅水,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夸父每日
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③饮,饮于④河、渭⑤;河、渭缺乏⑥,北⑦饮大泽⑧.未至⑨,道渴而死⑩.弃⑾其⑿杖,化为邓林⒀.
翻译
夸父与太阳竞跑,不断追逐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敷,又去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抛弃的手杖,化成邓林.
女娲补天
原文: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因而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
在很早很早之前,但又在盘古时期的开天辟地以后,天的四周塌上去了,与地连在了一路.包含九州在内的中国版图其实不完好,它们并不是完好相连接的一个整块.天,不是完好的天.地,不是完好的地.尚有天地未分,互相粘连的地方.
有时,冲天烈火熊熊燃烧,森林大火蔓延不息.有时,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很多地面被水覆盖,到处是一片汪洋.(在这类情况下),凶禽猛兽,经常伤害苍生.
在如许的情况下,女娲带领人民,采取焚烧木材“炼五色石”的方法,来修补出现漏洞的苍天. 通过“砍断大海龟脚”的方法,使天的四周不会塌下,不再与大地互相粘连. 通过“杀死黑色的龙”,来解救华夏大地的黎民苍生. 通过堆积草木灰,来吸干并禁止泛滥
横流的大水.
苍天的漏洞被补上了,天的四周不再与地相连了,在地面泛滥横流的大水被吸干、被禁止住了,天上的黑龙被杀死了,华夏地区安定了,苍生得以生存繁衍了 .
蝜蝂传
——柳宗元
原文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克不及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惟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译文
蝜蝂是一种爱好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碰到东西,老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断止.它的背很不但滑,因此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究被压服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本来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类小虫又爱好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上去,乃至跌倒摔死在地上.
当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不避开,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晓得财贿已成为本人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敷.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上去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悠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本人的地位,加大本人的俸禄,而且无以复加地贪取钱财,乃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之前因为极力求官贪财而自掘坟墓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被名为\"人\",可是见识却和小虫一样,也太可悲了!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打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灿艳.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来往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管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怅然现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打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 远近.忽然碰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两头没有此外树.(地上)芳草艳丽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惊讶.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划一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巷子,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常常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好像桃花源之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称心满意.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实地回答了他.(那人)就约请(渔人)到本人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如许一个人,都来打听动静.(他们)说先人(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因而就与里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此刻是什么朝代,竟然不晓得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具体地介绍了本人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怅惘.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本人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会太守,陈述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觅前次做的标识表记标帜,竞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