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南省简介

来源:意榕旅游网


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人口众多,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巨大;区位优越,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农业领先,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发展较快,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

潜力很大,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河南概貌 名称由来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自然地理

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和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资源环境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0~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省耕地面积11889.6万亩,人均耕地1.20亩。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04亿立方米,约为全国总量的1.47%,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量约40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全省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森林公园99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0处;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4种。

河南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截至目前,已发现的矿种127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20种,非金属矿产61种,水气矿产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90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0种。“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0处。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16种,居前三位的有39种,居前五位的有51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 历史渊源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诞生在河南新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国家的建立,都与河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200多个皇帝在此执政。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均源自河南。文物古迹众多,全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有“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大相国寺,等等。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郑州、浚县、濮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上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商鞅、苏秦、李斯、刘秀、张良、司马懿、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僧一行,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司马光、褚遂良、吴道子,佛学家玄奘等,还有现当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鸿昌、吴焕先、杨靖宇,革命先辈邓颖超、彭雪枫、许世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

“万姓同根,万宗同源”。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无论是客家人还是闽南人基本上祖籍都在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可以说,河南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故乡。 山水胜景

河南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犹如一座浩瀚如烟的历史长廊、一幅风光旖旎的天然画卷,山川融南秀北雄于一体。全省共有焦作云台山、登封嵩山、王屋山—黛眉山、南阳伏牛山等世界地质公园4个、居全国第1位,安阳林虑山等国家地质公园7个,新乡凤凰山、焦作缝山等国家矿山公园3个,国家级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1个。全省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省级23处,共有A级旅游景区213处、4A级以上景区78处。嵩山、白云山、鸡公山、王屋山、尧山、太行大峡谷、宝天曼、老界岭、云梦山、 岈山、南湾湖、丹江口等均属山水奇观。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七百多公里,郑州至开封段由于泥沙淤积,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3-5米,可谓“河从屋顶过,船在空中行”,形成“地上悬河”的独特自然景观。“人工天河”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人口民族

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2010年底常住人口9405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651万人,占总人口的38.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5754万人,占总人口的61.2%。 行政区划

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1878个乡镇(乡:929,镇:949),493个街道办事处,4085个居民委员会,47781个村委会。 综合实力

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3092.36亿元,继续保持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首位;比上年增长1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4.1:57.3:28.6,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5.9%。 地方财力增强。2010年全省地方财政总收入229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1.32亿元、增长2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416.14亿元、增长17.6%。

居民收入增加。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0.2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5523.73元,实际增长11.0%。

发展后劲充足。2010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8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城镇投资13934.82亿元,增长21.6%;农村投资2651.03亿元,增长17.8%。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城镇工业投资7546.60亿元,增长17.6%;民间投资13021.83亿元,增长23.3%,是拉动全省城镇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