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控制

浅谈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控制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31卷第1期Vol.31No.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Yan’a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17年2月

Feb.2017浅谈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控制

王小颖

(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宝鸡721000)

[摘要]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所组成。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抗拉强度却很低;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均很高。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构件中形成钝化膜,不与外界接触相对还比较安全,但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一方面容易造成钢筋漏筋或钢筋受力是表面混凝土剥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混凝土逐渐碳化,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了粘结力,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破坏。因此,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容忽视。[关键词]钢筋保护层;原因;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Tu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98(2017)01-0107-02

钢筋保护不利。

对于受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来讲,受拉的钢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能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力学性能也就越高。所以,一般来讲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钢筋总是应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如果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位置放置错误或者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轻者降低了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重者会发生重大事故。施工严格按照平法图籍16G101-1的规定控制梁、板、墙、柱钢筋保护层厚度。

二、施工过程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出现偏差的原因(一)设计未细化

设计图纸时,因对施工考虑不周,有些构件的节点设计与施工情况不协调。如斜交梁、井字梁、框架梁等多构件相交时,多个方向的钢筋相交,纵横交叉,产生叠合现象,施工时容易造成边缘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小,靠内侧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

(二)施工准备不足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钢筋工程不做技术交底或者是落实不到位。很多施工单位往往借用其他工程的技术交底或者照抄规范上的对钢筋保护层的一些规定,没有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状况来制定相应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造成制作时出现偏差,钢

一、钢筋保护层的概念及其作用(一)钢筋保护层的概念

为了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实现较高的粘结强度,共同承受荷载,必须使混凝土充分地包裹住钢筋的全部表面。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称为钢筋保护层。

(二)钢筋保护层的作用

1、对钢筋全表面实现有效握裹,使钢筋与混凝

土之间具有需要的粘结力,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影响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粘结强度越高,但当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5倍时,粘结强度通常不再增长。

锈蚀的特点,当混凝土将钢筋全部包裹住后,在一

2、保护钢筋免受锈蚀,混凝土没有钢材容易被

定程度上可将使钢筋产生锈蚀的环境因素隔离开来。混凝土材料呈碱性,可使包裹其中的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阻止钢筋的锈蚀进程。

(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取值

混凝土保护层越厚越能起到很好的保护钢筋作用,但也有不利因素,即保护层越厚,越能减小钢筋的受力作用,而且结构表层因为钢筋离开太远,作用小,不能阻止表面开裂。一旦混凝土表面开裂,空气中的水分会随着裂缝来腐蚀钢筋,反倒对

[收稿日期]2016-12-18

[作者简介]王小颖(1974—),女,陕西宝鸡人,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107-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月

筋绑扎时忽视保护层厚度的相关要求,或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来随意操作。最终导致钢筋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要求,甚至返工。

(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保护不到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不按照技术交底进行操作,不注意钢筋的成品保护。特别是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由于各工种交叉作业,人员、工器具经常随意压在本来绑扎位置准确的钢筋成品上。结果很容易导致支撑钢筋的马凳被踩倒,用来保证保护层厚度的塑料卡槽或垫块被移动甚至破损,混凝土上层钢筋弯曲变形,钢筋保护层时厚时薄,达不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此外,由于混凝土浇筑需连续作业,因此夜间浇捣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夜间浇捣混凝土时,施工单位没有指派钢筋工随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马墩、调整垫块位置及厚度。这样就很难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控制措施

(一)认真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特别是对施工班组的交底

根据设计图纸的不同保护层厚度要求严格做好交底工作,切勿使工人根据经验,不按照设计要求随意设置保护层垫块。同时,重视设计图纸的钢筋放样工作,施工放样技术人员应熟悉设计图纸,认真将钢筋大样图放到实处,制作钢筋尺寸一定要准确,同时注意钢筋密集区及交接点位置,合理安防各主筋、副筋的位置,避免钢筋交接点密集占用保护层厚度位置,导致钢筋外露或保护层厚度不足。

(二)重视钢筋的绑扎成型工序

绑扎时要按图纸、规范操作。保证钢筋骨架各部分尺寸及精度,确保主筋位置的安放准确,是避免出现钢筋保护层出现偏差的前提。认真、准确的安防保护层垫块,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采用不同形状、尺寸的保护层垫块,绑扎牢靠、不松动,建议使用压模成型的高强砼垫块,每平方米不宜少于4块,

-108-

从而避免垫块在施工过程中垫块被损坏或位移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能符合设计要求。

(三)砼浇筑时应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包括:模板是否偏移,穿墙螺栓是否松动、脱落,是否胀模、漏浆等

砼浇筑应振捣密实,振动棒不得直接作用于钢筋上。砼浇筑时安排专人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浇筑悬臂板混凝土,应随时将钢筋修整到设计位置。砼浇筑时,按浇筑路线在操作面梁上铺设临时通道,避免施工人员直接踩踏钢筋。砼泵管应采用稳定的架立方式,不得直接放置于钢筋上挤压、振动钢筋。砼浇筑采用“后退法”,倾倒时尽量降低对钢筋的冲击,如有钢筋位移,应及时修整。

结语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直接影响到结构构件的受力和变形,混凝土浇筑后出现偏差,难以复位,需补强修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确保钢筋定位准确,进行过程控制,及时检查和调整钢筋保护层厚度,对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张玲,李军华.混凝土结构设计.[S].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6.

3]侯治国.钢筋混凝土结构[M].武汉:武汉理工大

学出版社,2006,05.

4]陈青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发设计与施工规则.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

法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