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1.1. 凡正式技术文件都必须具有独立的编号,同一编号只能授予一份技术文件。 1.2. 图纸的编号另有规定,不在本方法规定之内。 2. 定义和概念 2.1. 产品
本方法中的“产品”是指公司向客户提供的成品。“产品”可能是一个部件也可能是单个的零件。 2.2. 零件
零件是指组成机械和机器的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 2.3. 部件
本方法中的“部件”是指公司向客户提供的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若干零件装配而成。 2.4. 工艺工序
一个或者几个工人对同一个(种)或几个(种)工件连续完成的工艺加工过程叫工艺工序。工艺工序是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工序。 2.5. 检验工序
检验工序是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的工序。 2.6. 运输工序
运输工序是指在工艺工序之间、工艺工序和检验工序之间运送劳动对象的工序。 2.7. 在制品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正在进行加工、装配或待进一步加工、装配或待检验验收的制品统称为在制品。每一个工艺工序完成的在制品均必须有一个编号。 2.8. 工艺装备
工艺装备简称工装,是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工位器具等,本文中“工装”专指夹具、量具、检具等不包含模具、刀具等。 2.9. 专用工装
专为某产品、工序所用的工装称为专用工装。 2.10. 通用工装
能为几种产品或工序所共用的工装称为通用工装。 2.11. 报告
本方法规定的“报告”是指主要以文字为主的各类冠以“报告”、“通知”、“申请”等名头的技术文件,例如:评审报告等。 2.12. 报表
本方法规定的“报表”是指主要以数字、表格为主的需要经常(周期性)上报的各类文件。 3. 编号的组成及编制规则 3.1. 技术文件编号方法
技术文件的编号由主称代号(产品型号、通用文件代号)+大类特征代号(技术文件特征代号)+小类特征代号(文件代号、工序代号……)+顺序号四部分组成。详见图一 - - 顺序号
小类特征代号(文件代号、工序代号……)
大类特征代号(文件特征代号)
主称代号(产品代号、通用文件代号“T”)
图一 文件编号构成
1
3.1.1. 主称代号的编号方法
技术文件的主称代号一般用产品代号来表示,通用文件的主称代号用“T”表示。当仅用产品代号不能区分或容易与其他产品混淆时,文件的主称代号可采用图纸编号方法中的主称代号的编号方法。详见《图纸编号方法》的有关规定。 3.1.2. 大类特征代号的编号方法
技术文件的大类特征代号用技术文件特征代号来表示。一般使用二个汉语拼音字母,由设计部提供,部分文件大类名称和代号的对照表详见表1。 表1 文件大类名称代号对照表 文件名称 代号 文件名称 代号 文件名称 代号 目录 ML 流程图 LC (设计)计划书 JH 明细表 MX QC工程图 QG 设计计算书 JS 报表 BB 装配工艺过程卡 GK 技术任务书 RW 报告 BG 作业指导书 ZD 说明(书) SM 统计、汇总表 TJ 检验卡 JK 承认书 CR 一览表 YL 测试工艺卡 CK 批准书 PZ 对照表 DZ 故障及原因分析 FX 技术条件 TJ 定额 DE 总结 ZJ 技术指标 ZB 记录 JL (设计)方案 FA 标准 BZ 3.1.3. 小类特征代号的编号方法 工艺文件的小类特征代号用文件代号或工艺工序代号来表示。工艺文件的小类特征代号用二个汉语拼音字母来表示,由设计部提供,部分文件小类名称、代号的对照表详见表2,工艺工序名称、代号的对照表详见表3、表4。
表2 文件小类名称代号对照表 大类 小类文件名称 代号 大类 文件名称 代号 标准件明细表 BZ 产品物料(进/出厂)检验报告 JC 通用件明细表 TY 制程巡检表 XJ 外购件明细表 WG 制程全检表 QJ 外协件明细表 WX 报表 成品检验报告 CP 工艺文件明细表 GW 首件检验报告 SJ 产品零件明细表 LJ 尺寸检验报告 CC 在制品编号明细表 ZP 不合格品返修记录表 FX 明细 产品原材料明细表 CL 进料检验质量反馈单 FK 表 工具综合明细表 GJ 退货分析、改善报告 8D 工装综合明细表 GZ 产品测试报告 CS 模具综合明细表 MJ 工程更改申请单 GS 设备综合明细表 SB 工程更改预告 GY 报告 仪器综合明细表 YQ 工程更改通知单 GT 工程更改明细表 GG 样品需求申请单 YX 外协加工项目明细表 WJ 新产品开发可行性评估表 KP 承认书及送样记录表 CS 客户开发/加工意向初评登记表 YC 样品领用一览表 YL 外协加工项目评审表 GP 工程更改项目一览表 GG 企业(名称)代号对照表 QY 一览样品一览表 YP 零件名称(规格)代号对照表 LJ 表 对照客户开发/加工意向记录一览表 YX 文件大类名称代号对照表 DL 表 文件收发一览表 WF 文件小类名称代号对照表 XL 工艺工序名称代号对照表 GX
2
表3 工艺工序名称代号对照表 工序名称 代号 工序名称 自动车加工 ZJ 电镀 切削加工 QX 喷漆 打孔 DK 丝印 劈槽 PC 预加工 收口 SK 装配 铆压 MY 涂胶 铣R XR 烘烤 铣扁 XB 总装 抛光 PG 包装 研磨 YM 代号 DD PQ SY GG ZP TJ HK ZZ BZ 表4 检验工序名称代号对照表 工序名称 代号 工序名称 代号 进料检验 JL 首件检验 SJ 制程检验 ZC 样品检验 YP 成品检验 CP 返修件检验 FX 3.1.4. 顺序号的编号方法 技术文件顺序号的编号可视具体情况分别使用下列二种方法之一进行:
3.1.4.1. 凡报表、报告类与填报日期关系比较密切的文件的顺序号,一般用6位数字表示发文的年、
月、日。假如同一类报表在同一天有二份(以上)时,可在6位数字后面加大写的英文字母A、B……,以示区别。例如:071208A,表示2007年12月8日上报的第二份某种报表(第一份报表没有英文字母后缀)。
3.1.4.2. 其余的技术文件,一般用两位数字01、02……来表示。 3.2. 产品编号方法
产品的编号一般与该产品的图号一致,详见《图纸编号方法》。 3.3. 在制品编号方法
在制品的编号由产品(零件)编号(代号、图号)+完成在制品的工艺工序代号+完成在制品的工艺工序顺序号三部分组成。详见图二
—
完成在制品的工艺工序顺序号01、02…… 完成在制品的工艺工序代号
产品(零件)编号(代号、图号)
图二 在制品编号构成
3.4. 工艺工序编号方法
工艺工序的编号由产品(零件)编号(代号、图号)+工艺工序代号+工艺工序顺序号三部分组成。详见图三
— 工艺工序顺序号01、02……
工艺工序代号
产品(零件)编号(代号、图号)
图三 工艺工序编号构成
3
3.5. 工装编号方法
3.5.1. 专用工装编号方法
专用工装的编号由产品(零件)型号(代号)+工装类别代号+工艺工序代号+顺序号四部分组成。详见图四 — —
顺序号01、02…… 工艺工序代号 工装类别代号 产品型号(代号)
图四 专用工装编号构成
3.5.2. 通用工装编号方法
通用工装的编号由产品(零件)型号(代号)+工装类别号“T”+顺序号三部分组成。详见图五。
—
顺序号01、02…… 工装类别代号
通用工装代号“T”
图五 通用工装编号构成
3.5.3. 工装类别及代号
工装类别及代号由设计部提供,部分工装类别及代号对照详见表5。
表5 工装类别及代号 类 别 说 明 代 号 名 称 JY 检验工装 检验产品、零件位置、形状的量具、检具 CS 测试工装 检验产品各项性能指标的各种测试装置 ZP 装配工装 产品装配过程中的工具、夹具等 QT 其他工装 非上述三类的其他工装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