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满足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专业护理的深入发展,并有效提高专业护士的教育速度,结合了新项目特点的教育方法。通过针对器官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知识培训,针对并发症风险的急救护理技能培训,针对手术特异性的特殊诊断和治疗技能培训,针对语言特需性的沟通技能培训,针对功能重建进行康复护理培训,针对新项目进行专病护理培训。在评估新业务,新技术理论和该专业的护理操作技能方面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达到有效提高熟练护理水平的目标,并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耳鼻喉专科;护理培训;特点与方法 引言
耳鼻喉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相对较高的临床技能,专业护士必须精通护理技能,为此,专业护士必须适应临床需求,并不断提高专业护理技能的水平。因为耳,鼻,咽喉等器官中的空腔很小,护理时通常不易看到,也不易触碰到。在分析耳鼻喉专业护理培训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结合新技能和新技术的培训方法,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
1培训特点和方法
1.1针对于器官相关性进行理论的培训
器官的相关性意味着耳朵,鼻子和喉咙的医学性关系和位置,意味着手术完成后,一旦发生感染,靠近手术位置的组织器官也会发生感染,甚至会引起并发症。例如耳、鼻一旦感染容易引发眼部和颅内感染。因此要求护士在掌握专科护理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以从病人的外在表现,观察病人的病情发展变化,能从局部的现象发现并发症,甚至全身性疾病的征兆。因此,在训练中,可以利用专科门诊治疗与各科室相结合,医院
重点科室轮换相结合,专题考核与专项技能考核相结合,实现培训目标和专业护士培训的相互促进。
1.2针对并发症的危险性进行急救护理技术培训
危险性是指耳鼻喉科医生目前从事的一些新业务和新技术,具有许多复杂性,并且非常重要。例如,额叶骨底部的颅底肿瘤的切除手术,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和血管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开展新业务和新技术之前,有必要加强护士的急救技能培训,充分掌握各种并发症的治疗和监测原则,提高护士处理急救时的医疗和护理合作技能,以及紧急应变能力。
1.3针对解剖部位的特殊性进行专科技术培训
解剖结构的特异性表明了耳,鼻和喉器官之间的紧密解剖关系。它们位于鼻腔的中心,并通过上部的咽鼓管和下部的咽喉连接到耳朵。各个器官相互独立且紧密相连,其中大多数是深隧孔道,并分左右两边。由于专业诊断和治疗技术难以操作,因此新业务和新技术护理管理必须不断加强技术培训,以便根据程序实现操作目标,达到熟练并且迅速。对于需要特殊的技术和特殊的手法要求,例如耳咽吹张术,中耳腔穿刺注射,颈部和三向神经阻塞注射等手术,可采用 “五个阶段训练法”,即(1)熟悉相关领域的解剖知识,学习应用与观摩见习。(2)使用实际设备进行培训,模拟操作与全程操作。(3)操作理论再进一步学习(4)进行实践训练。(5)巩固训练。要求循序渐进,熟练掌握后,在进行下一项。
1.4针对语育交流的特需性进行沟通技能培训
护士是否可以更好地使用各种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者沟通,对于听力和语言障碍的患者尤为重要。医患沟通技巧是耳鼻喉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必须掌握非语言交流技巧和各种方法,并充分利用非语言交流和书面交流的作用,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
1.5针对功能重建的紧迫性进行康复护理培训
进行喉管切除发音重建,发音管移植和电子耳蜗移植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发音康复训练,是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在管理方面,护士需要对护士进行有关康
复知识技能的培训,并通过环节的质量控制,检验护士康复护理技能掌握的程度。在整个过程中,要做好评估要点和管理培训成果的工作。
1.6针对专业的新技术和新项目进行标准化培训
在管理方面,护士长应积极了解新业务和新技术在开展前的准备情况,包括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使用。参与项目开发前的演示以及开发后的评估和验收。术前讨论和案例研讨会。邀请“领导者”参加系统的理论课程,以使护士充分了解新业务和新技术的特征,通过循证护理要求,探索护理依据与护理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根据耳神经外科手术使用的在颅骨上的颅骨开窗,并且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区域深而狭窄,并且技术要求高。手术后的病情变化快速,并发症多的特征,制定针对术后并发症的管理计划,进行关于综合护理效果和充分处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能力的标准化培训。还应重视对气管切开术,对喉显微外科手术,以及各种功能性喉癌根治性切除,喉癌的护理效果的综合评估,对护理费用的分析和预测,对患者需求的分析,以及健康教育和护理教育与培训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
2.耳鼻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安全防范措施 2.1熟练护理操作流程、正确执行医嘱
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精通部门内部各种护理技能的操作程序,以实现护理操作的标准化。在照顾特殊的患者群体时,应尽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在执行医嘱之前,要先判断合理性,如有疑问应向医生反馈,确认医嘱正确无误,或在更正医嘱后,在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护理。
2.2注意患者的情绪,并确保护理记录规范和详细
在手术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果患者感到不适,则应注意停止护理,向医生报告并听从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对于更复杂的手术护理,例如上颌窦穿刺和冲洗,详细记录和注意操作细节,并保证护理记录应清晰,规范,详细而全面。
2.3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常规护理以进行术后护理。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应指导患者平卧,并且患者的头部应向一侧倾斜,以免患者姿势不正确并引起呕吐或窒息。这样,当患者的鼻子出血时,血液可以从口腔中及时吐出,护理人员应收集患者吐出的血并测量渗出量。同时,测量并观察患者的身体参数,例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衰弱的老年患者需要呼吸氧气。如果有任何问题,应及时报告给医生。如果患者想在手术后打喷嚏,应及时教患者减压操作。其次,做好心理治疗相关的干预措施。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健康的情绪,例如紧张,恐惧和焦虑,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相关信息,以及手术的好处。有必要让患者尽快熟悉手术室的环境,以消除患者因不熟悉周围的环境引起的焦虑和恐慌,及时沟通,以便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并积极配合治疗。最后,护理人员应善于观察和处理手术并发症。鼻子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鼻腔出血,应密切注意鼻孔出血的症状。应当对进行喉咙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手术后是否有渗血情况。进行耳部手术的患者的绷带会经常掉下来,护理人员应对此进行密切监控。当绷带掉落时,需要测量有多少血液渗出。
2.4加强法律意识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为了预防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培养并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解释医疗纠纷的典型示例,护理人员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条件相结合,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护士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并注意患者的感受,减少医患纠纷,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
结语
通过系统,规范的护理培训,护理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时限内掌握耳鼻喉技术护理的各种教育内容,为专业护理领域新技术和新业务的顺利应用和顺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合理分配医务人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一种更加科学,实用的培训方法,值得临床参考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淑红彭悦于海霞耳鼻喉科术后患者疼痛的护方法探讨[J]中国护理杂志2007.2(0):23.
[2]杨敏耳鼻喉科住院患儿心理因素及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17(4):224.
[3]钟玲,石敏薛希均,等五步训练法在耳鼻喉科技术操作训练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11(37):8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