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资料,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教学难点: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情绪。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你明白是怎样回事吗?
2.入文理解“观潮”。
导入: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此刻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
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一句。
(1)那里的“这一天”和“那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者说一说吗?
(2)“据说”怎样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渐”等生字的卡片,指名读,说说其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渐渐……
(2)出示“犹、据、盼、堤”等生字卡片,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盼望、大堤……
(3)出示“罩、余、崩、霎”等生字卡片,说说它们的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余波、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等生字卡片:半包围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品位“奇”,感觉奇观。
师: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画出最能感受到大潮“奇特”的语句。读一读句
子,说一说体会。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件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3.学生读句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是什么?眼看潮水就要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口评“奇”。
(1)潮水的长师:你懂得“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2)潮水的高师:想象一下“白浪构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3)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
“起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 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过渡:同学们谈得真不错,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刚才大家想的一样呢?下面请大家欣赏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吧! 品读回味。
师: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我想大家也能受到了感染,把这雄伟壮观之势读出来。 启发学生与文本、作者、大自然的对话。
师:如果你就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想些什么会怎样做呢 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配乐朗读3、4自然段。 5.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会此刻哪些情景里和哪个词语里? 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6.品读“潮来前”的“奇”。
过渡:钱塘江大潮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平时的钱塘江本来就美,也有大潮出现。但“观潮日”这一天的潮就最奇特了,所以人们对这一天的到来翘首相盼。
引读:带着期盼的情绪,读好句子。 四、深悟“奇”,回归整体。
激情:我们仿佛来到了钱塘江边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再次感受“观潮”中的美、壮、奇吧!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读文,理清层次,分段训练。
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品位了那“天下奇观”带给我们那壮观的景象和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3、
4自然段后,你们发现那里都是写什么1、2、5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
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
引导:第二自然段写“潮来前”,第三、第四自然段写“潮来时”,第五自然段写“潮来后”。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地讲写人们观潮前后的情景和大潮的壮观,学生易掌握,难点在于二至五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的关系,第一自然段是概括地讲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与下文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 二、积累,课外拓展。
1.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象构成与当地的地形有关吗? 钱塘江涌潮:因受太阳、月球引力影响和地球自转的作用,海面会出现潮汐,这是普通现象。然而钱塘江的潮涌却分外壮观。个性是每年秋分时节,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潮势更加汹涌,当年苏东坡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感叹。钱塘江的潮汐之所以个性大,除了因为这时太阳、月亮、地球都在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的原因之外,还有独特的原因。
钱江涌潮,出此刻我国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处附近,因属海宁市,所以又叫海宁潮,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起潮时,海水从宽达100公里的江口涌入,由于两岸逐渐狭窄,湾内水面固之迅速提高,出现涌潮,加上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挡难于外泄,反过来又提高了湾内的水位,加强了潮势。钱塘江口横丰一条巨大的沙坎,潮水涌入时受到沙坎阻挡,速度减慢,而后面的潮水又迅速涌上来,后浪推前浪,潮头也越来越高。另外,浙江沿海一
带夏秋季节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这也助长了潮水的声势。
海宁县盐官镇东南一段河塘,是近代的观潮圣地。那里建有观潮台、观潮亭和镇海塔。江面只有两三公里宽,潮势最盛,潮头并列一线,有“海宁宝一线潮”之称。海潮涨入江口之后,因南北岸势不同,渐成二段。南段速度,经段速度慢,当南段荡回与北段汇合时,潮头相撞,声如山崩地裂。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最官观赏此景。海潮西进,撞上伸入江心的丁字坝时,怒涛惊坚,碎作泼天大雨,潮头反窜塘岸,为“返头潮”。距盐官镇12公里的老盐仓是观赏此景的佳点。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以盐官观潮的人如潮涌。这时潮头最高时可达米,潮差可差8~9米。 2.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3.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 4.选作题 (1)编写广告语。
(2)透过网上图书馆搜集一些图片或资料。 三、板书设计。
观 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