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专 业:学 制:适用对象:
教 学 计 划
循环农业生产与管理 三 年 中 专
1· ·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学制2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第一线工作人员。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湖北地区农村农作物的种植、养护、病虫害防治及农产品的营销的工作,也可以自主创业或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具有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农作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的基本知识。
掌握掌握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天气、气候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有关的农业气象问题。
了解农产品营销的特殊性,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状况、营销特点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
掌握农作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的基本技能。 掌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技能。 能够进行农产品营销的策划和管理
(三) 技能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 文化基础课程模块
1. 德育(66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
·2·
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农村政策与法规(34学时)
农村政策与法规是农业实用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相关农村政策的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国家相关涉农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新农民。
2. 语文(40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计算机应用基础(10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4. 综合理科(120学时)
主要在初中物理、化学知识基础上学习力学、光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胶体化学等本专业所必需的理化综合基本知识,并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5. 体育与健康(14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3·
(二)专业课程模块
6. 植物学(120学时)
《植物学》是农业实用技术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植物界的基本类群;(3)、被子植物分类。
7. 气象学(72学时)
本课程为农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天气、气候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有关的农业气象问题。
8. 土壤肥料学(120学时)
土壤肥料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土壤肥料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习各种植物栽培技术和合理施肥打下良好基础。
9.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120学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以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暴发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目的在于引导从事园林植物养护、生产及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掌握和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生产服务。
10. 农产品营销(50学时)
农产品营销学是我校农业实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在掌握市场营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农产品营销的特殊性所在,特别是要了解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区域布局和营销特点,了解我国农产品营销理论研究中的前沿和热点,并能够进行农产品营销的策划和管理。对于非营销和非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同学而言,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营销理念,使学生们能够了解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对农产品营销管理有初步的了解。 11. 农村经济管理(64学时)
·4·
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门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密切交叉的学科,它以农业经济为对象研究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阐明农村经济的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经
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单位:周 学 年 学 期 一 二 三 四 集中教育 入学 (毕业) 教育 0.5 0.5 理论教学 理 论 课 15 6 4 25 考 试 2 2 2 6
实践教学 教学实习、技术训练 10 12 22 毕业 公益 实习 (设计) 劳动 8 8 0.5 0.5 合 计 18 18 18 8 62 一 二 合计
·5·
六、课程教学时间安排
实习、 技能 实训 第一 学年 一 32 二 第二 学年 三 60 60 120 120 50 四 课程 模块 名称 序 号 课程 名称 学 时 数 32 34 40 120 100 140 496 120 72 120 120 50 64 546 课堂教学 合 计 32 34 40 120 100 140 466 120 72 120 120 50 64 1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文化 基础 课程 模块 2 3 4 5 6 7 8 9 通用专10 业课程 11 模块 12 农村政策与法规 语文 综合理科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占总学时45% 植物学 气象学 土壤肥料学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农产品营销 农村经济管理 占总学时49.6% 讲 课堂 学时数 授 实践 32 34 40 120 20 50 246 50 40 10 42 30 30 50 64 30 30 30 30 70 30 60 60 34 40 60 100 70 70 242 164 120 64 7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