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来源:意榕旅游网


15.自相矛盾

一、教材分析

《自相矛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人先“露盾与矛”,再“誉盾与矛”,最后在围观者质疑下“非能应也”。结尼句“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点明中心,告诚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照应、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互相抵触。

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人文主题,阅读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文既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则寓言故事。文章语言精练,寓意深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材料。五年级学生已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逐步转化为抽象思维,并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教学时,可以“读”为主线,指导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再通过借助注释、查工具书等多种方法理解字意,读出课文的节奏。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补白、改编剧本表演、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走进人物内心,探寻人物的思维过程。

二、教学目标

(一)借助课文注音及注释,能读准“吾”“弗”“夫”等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借助课文注释、查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猜一猜等方式,理解“翻”“誉”“陷”或“夫”等字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三)通过想象补白、改编剧本表演、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人物思维过程,懂得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互相抵触。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课件,板贴,剧本学习单。

(二)学生准备:了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和《作业本》第2~6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篇章页,明晰语文要素

1.聚焦篇章页,点明要素:了解人物的恩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揭示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自相矛盾》,开启今天的思维之旅。

(二)多形式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指导朗读,读准字音。

(1)交流。你还记得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吗?

(2)读准字音。借助注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确定的读音,借助注释想想意思,再定读音。

(3)交流反馈。

预设:“夫”,读音fú,联系五上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诸葛亮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理解“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引发议论”,读第二声。

(4)巩固读音,完成《作业本》第2题。

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1)吾(wú wü)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其人弗能应(ying ying)也。

(3)夫(fu 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再读课文,探究字意。

(1)去掉注音,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大意,遇到不理解的字圈出来,思考:有什么好办法理解它们吗?

(2)回顾方法。(相机板贴:借助课文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3)理解字意。一边读文,一边运用学过的方法尝试理解不理解的字意。

顶设一:理解“器”“陷”“或”。

借助注释,理解“需”的意思是“卖”,“陷”是“刺破”,“或”是“有的人”。

预设二:理解“誉”“立”。

◇誉之日——查阅字典解释(誉:①名誉:②称赞),联系上下文可猜测“誉”是“称赞”的意思。

◇不可同世而立——描摩“立”的字典解释,联系上文可知,“立”的意思是“存在”。

预设三:理解“弗”“应”。

其人弗能应也——联系上下文猜测“弗”是“不”,“应”是“应答”

(出示:弗能应——应答)你发现了什么?(文言文中一些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它们的意思是相对应的)

相机练习。理解“坚”和“利”。

吾盾之“坚”(坚固),吾矛之“利”(锐利)。

(4)小结。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要记得结合语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板贴:结合语境)

3.联系文意,读好停顿。

(1)自主尝试读。用斜线在文中标注停顿,读出文言文的节奏。不确定的用问号标注。

(2)结合《作业本》第3题,突破难点并说明理由。

读一读,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画上“√。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预设一:第(1)题意思是“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所以停顿应选第一句。第二句把“子之矛”“子之盾”中间分开了,就把完整的意思割裂了,是不对的。

预设二:第(2)题中,“夫”是句首语气词,需停顿,并且“同世而立”需连起来读。因此,选第二句。而第一句“夫”后缺停顿,又把“同世而立”分开了、是不行的。

(3)朗读巩固。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4)复述故事。图示插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