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卷第6期 20l0年12月 莆田学院学报 V0I.17 N0.6 Journal of Put ia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F127.57 05:G64—05 Dec.2010 文章编号:1672-4143(2010)06.0034—04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士曾长贡献率的研究 张朝晖’,胡吴 (1.莆田学院管理学院,福建莆田351100;2.福州大学外语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 要: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福建省1996--2008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进行实 证分析,并与全国比较后发现,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福建省从业人员的受各 级教育的年限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教育投入,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以提高高等教育对福建 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率 Study on the Higher Education’S Contribution to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in Fujian Province ZHANG Zhao—hui . HU Hao (1.Management College,Putian University,Putian Fujian 351100,China; 2.Foreign Language College,Fuzhou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model of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this paper makes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in Fujian province between 1 996 and 2008.And compared with the n ̄ional data,it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rat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n Fujian province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but the educational years of the employers in Fujian province is lower than the nmional average leve1.Therefore, impoving the employers’educational level,especially the investment in higher eduction;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attracting the qualiifed talents working in Fujian province to improve the higher education’S contirbution to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in Fujian province.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Fujian province;economic growth;contirbution rate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丹尼森在20世纪60 年代创立人力资本理论体系的同时,开创了教育 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扩招 经济增长的估算,从实证研究的方法出发,分析福 建省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做出的贡献,为发展 福建省教育事业的有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后,许多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这一问题,采取各种模型对贡献率进行计量分析。 、估算模型的选取 本文将采用教育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比 例来计算教育对福建经济增长的贡献。 很多经济和教育较发达的省份都已对该问题 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但有关福建省的研究处于 相对滞后的水平。本文立足于福建省高等教育对 收稿日期:20l0一l0.25 1928年美国数学家柯布(Charle Cobb)和经 济学家道格拉斯(Paul Dauglas)提出的生产函数的 基金项目:莆田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0011) 作者简介:张朝晖(1970一),女,浙江诸暨人,讲师,硕士;胡昊(1978一),女,江苏邳州人,讲师,硕士。 第6期 张朝晖,等:高等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 35 表达式为: Y= 其中,l,为产出量,A、 、 分别为技术、资 本、劳动投入量, 分别是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 性,由产出弹性的经济意义,应该有0 1,0 8 1。假定研究对象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下, + 1。 1986年罗默(Rome) 和1988年卢卡斯 (Lucas)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教育投入当 作内生经济增长变量之一。考虑教育因素对经济 增长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生产 率而间接实现的,可以把教育的作用看作使未受 正规教育的初始劳动力的数量成倍增加,可以把 分解为初始劳动力 。和教育投入 的乘积,这 样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就变成: =A (L唯日) @为时间变量) 上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后,求时间t的全导数, 然后用差分方程近似代替微分方程得: Y a+ak+fllo+fie 其中, 为年经济增长率,a为年技术进步率, k表示资本投入的年增长率,1。表示初始劳动投入 的年增长率.e表示教育投入的年增长率。 另外,教育投入的年增长率e通常用根据人 均受教育年限计算出来的教育综合指数( 。)的年 增长率取代。因为教育综合指数是指某国或某地 区劳动者人均受教育程度的状况。它是以劳动者 受某一级教育为基准,按一定的劳动折算系数,折 算出来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它的年增长率可以等 同于教育投入的年增长率。 基于上述表述.那么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可以表示为: =lfe/y 二、实证分析 笔者收集了1996年和2008年福建省从业人 口文化程度分布百分比的相关数据(见表1),我国 关于各地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准确数据到1996 年才有统计,2009年的数据国家还没公布,同时考 虑到这个时间跨度是我国经济与高等教育取得新 发展的一个阶段。本文欲研究的就是这个阶段福 建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问题。 表1 1996年和2008年福建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分布% 年份 不识字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以上 一___l —44_4— _9■ ——2_广 2008年 6.5 34-3 39.7 12.1 7.4 资料来源:1996年数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一1997)) P64;2008年数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一2009))P77。 注:2008年的数据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比例是分 别给出的,笔者将三者合并处理了。 (一)福建省教育投入的年增长率皿的确定 生产函数中考虑教育对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转 化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了,所以要通过某种劳动 简化系数。反映出由于教育作用而增加的那部分 劳动力所创造的生产总值,从而估算出教育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 1.劳动简化系数的确定 关于劳动简化系数的确定是个复杂的问题, 各国学者研究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尽 相同,主要有西方的“丹尼森系数法”、前苏联的 “复杂劳动简化法”、我国的“修正的劳动简化法”。 主要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是根据教育与收入的关 系、后两者是根据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来确 定系数的。应该说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 不可能准确反映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确切量值, 但笔者认为劳动生产率法比较符合我国的情况, 由于篇幅有限,直接借鉴杨盛菁的劳动生产率法 的研究结果。取各级教育的劳动简化系数(设为 Pl、P2、P3、P4)分别为:1.00、1.19、1.45、2.79。[11 2.福建省从业人员人均教育年限 要分析教育综合指数,需要先计算从业人员 人均受各级教育的年数。假设小学教育年限为6 年,初中教育年限为3年,高中教育年限为3年, 大专以上教育年限为4年(研究生加上本科为7 年.但福建省从业人口中研究生比例相对较少;大 专教育是3年;本科是4年,这样我们粗略按总体 4年算,不再按比例加权了。)根据福建省的数据, 计算各级教育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设为T,1996年 的用 小、 初、 高、 大表示,2008年的用 小、 孙 高、 大)如下: 1996年福建省从业人员人均受各级教育年限 计算: 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 36 莆 田Tl小=(44.4+28.9+9.7+2.1)%×6=5.106 学院学报 2010年12月 算值。为了增加可比性,本文采用比刘林他们得出 的江苏的 值小一些的0.73,也就是认为劳动投 入每增加1%,产出增加0.73%。 (三)福建省经济增长率 的确定 人均受初中教育年限: 初=(28.9+9.7+2.1)%X 3=1.221 人均受高中教育年限: 7"1高=(9.7+2.1)%×3=0.354 人均受大学教育年限: 大=2.1%×4=0.084 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表示福建省的 经济增长。以特定基期货币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 率习惯上称之为实际增长率。笔者收集了福建省 1996年和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数(1952 2008年福建省从业人员人均受各级教育年限 计算: 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 小=(34.3+39.7+12.1+7.4)%X 6=5.610 人均受初中教育年限: 初=(39.7+12.1+7.4)%X 3=1.776 人均受高中教育年限: 高 (12.1+7.4)%×3=0.585 人均受大学教育年限: T2大=7.4%×4=0.296 3.福建省从业人员教育综合指数 1 996年福建省从业人口人均教育综合指数: Ro1= P1 小+/2 初+P3 高+P4 大=7.307 2008年福建省从业人口人均教育综合指数: Re2=P1I'2 1J、+P27"2初+P3 高+ )47'2夫=9.405 4.福建省从业人员教育综合指数R 的年增 长率 采用求几何平均数的方法得出教育投入的年 增长率: 鲁)百十( )__l ̄2.126% (二)福建省劳动产出弹性.8值的确定 劳动产出弹性 值的确定有很多种方法,如 刘林等通过江苏省数据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用时 间序列回归法得到的1991--2005年汀苏省劳动 的产出弹性』8值为0.8t ,但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 投入因素(本应包括劳动力投入量、劳动力的利用 率及劳动质量)是以江苏省从业人数为近似,所以 得出的也是 的近似值;西方学者丹尼森得出的 是0.73,麦迪逊系数值是0.7;我国经济部门一般 将』B值定为O.7—0.8。[3]考虑到以柯布.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为基础的劳动弹性的计算,不管是用什 么方法, 值都只能是在特定假说条件下的一个估 年=100)的相关数据:1996年为4384.O%。2008年 为16560.7%(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09)))。 采用求几何平均数的方法,我们得到1996— 2008年间福建省GDP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为: =( ) Il 1 1.713% 根据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计算式。我们得出教 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Ce=/3e/y=0.73 ̄2.126%-11.713%=13.250% (四)高等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要得出高等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记为cO,首先,我们要得出排除高教后的1996 年和2008年的人均受各级教育年限( 0,J、、 T。。高;7'20 Jj、、 初、7'20高)、排除高教后的1996年和 2008年的教育综合指数(记为冗。.。、 )、排除高教 后的1996年一2008年的教育投入的年增长率 , 然后得出福建省高等教育占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 长率的百分比eh,最后得出高等教育对福建省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 。 I,福建省排除高等教育后的人均受各级教育 年限 1996年福建省从业人员排除高等教育后的人 均受各级教育年限计算如下: 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 叫、--(44.4+28.9+9.7)%x 6=4.980 人均受初中教育年限: 0初=(28.9+9.7)%x 3=1.158 人均受高中教育年限: 0高--9.7%x 3=0.291 2008年福建省从业人员排除高等教育后的人 均受各级教育年数计算如下: 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 第6期 张朝晖,等:高等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 37 小=(34.3+39.7+12.1)%×6=5.166 人均受初中教育年数: 初=(39.7+12.1)%×3=1.554 人均受高中教育年限: o高=12.1%×3=0.363 2.福建省排除高教后的从业人员的教育综合 指数 1996年排除高教后教育综合指数R 。: R。10=JF)l 0小+尸2Tlo初十P3 0高=6.780 2008年排除高教后教育综合指数 : 。20=Pl 120小+P2 120初+/'3 20高=7.541 3.排除高教后的1996年一2008年的教育投 入的年增长率 排除高教后的1996年一2008年的教育投入 的年增长率eo: e )__1=( )__1 890% 4.福建省高等教育占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 率的百分比e =盟:—2.12 6% -0.890% 58e 2.126% .’ 137%5.高等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ehCe=58.137%×13.250%≈7.703% 由上述分析可知,福建省1996--2008年间地 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713%(即为11.713 个百分点),其中约有13.250%(即为1.552个百分 点)是教育带来的,而高等教育对福建省地区生产 总值年均增长率的贡献约为7.703%(即在经济增 长中的11.713个百分点有0.902个百分点是由高 等教育带来的)。 (五)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我们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中国1996— 2008年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9.550%(即为 9.550个百分点);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1.635%,而高等教育占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 的百分比为54.067%;教育对GDP平均增长率的 贡献约为12.498%(即为1.194个百分点是教育带 来的),而高等教育对全国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的 贡献约为6.757%(即在经济增长中的9.550个百 分点有0.645个百分点是由高等教育带来的)。为 了便于比较,我们把分析得出的各项指标以表格 形式列出(见表2、表3)。 表2 1996--2008年间中国和福建各相关指标 % 表3 1996年和2008年中国和福建省人均受各级教育年限 指标 福建省 全国 1996年2008年 1996年2008年 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5.106 5.61 1 5.220 5.682 人均受初中教育年数1.221 1.777 1.551 2.019 人均受高中教育年限0.354 0.587 0.423 0.588 人均受大学教育年限0.084 0.297 0.1 12 0.276 三、结论与启示 从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和以 下几点启示。 (一)几点结论 1.福建省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绝对值低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1996--2008年间,福建 省从业人员各级受教育年限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说明福建省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绝对值低。 2.福建省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出全国 平均水平 1996--2008年问,福建省的GDP高出全国平 均水平2.163个百分点;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91个百分点;教育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752个百分点;高 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0.946个百分点。说明在同样的劳动简化系数条件 下,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相对于年均经济增 长率的比值相对全国水平高一些,说明福建省的 年均经济增长率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这只 是相对于全国水平而言,一味依靠固定资本投资 的高投入拉动福建省经济的发展方式还是得转变。 3.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偏低 总体上看,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l3.250%及高等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7.703% ̄偏低,特别是跟发达国家相比就更落后 了,如美国早在1973—1984年间教育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已达23.41%;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已达14.61%。 (下转第47页) 第6期 孙淑芹:政府采购评标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47 布、资格审查、投标、评标、定标以及验收等环节人 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使用法律武器从严打击 政府采购中的违法违规操作。 手,继续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尤 其要针对目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招标文件不规 范、恶意压价竞标、围标、串标等难点、焦点问题进 行调研,制定和修订有关规范性文件或实施细则, 确保政府采购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广泛宣传诚信采购,增强诚信的吸弓1力 政府采购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所涉及的 领域广,牵扯的关系多,影响评标结果的因素错综 复杂,所以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应该总揽全局,做 好各项工作,确保评标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保证政 府采购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对招标人、投标人要通过政策循序诱导,使其 逐步转入政府采购诚信建设的良性轨道上来,自 觉做到廉洁自律,坚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形成 自觉讲诚信,进行诚信交易的良好氛围。 (3)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严打违法违规操作 有关部1、]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应对采购人或 参考文献: [1】朱军林,李博.浅析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对招标结果的 影响[J].机电信息,2008(8):19—23. [2】何红锋.评标委员会的权利限制与责任承担[J].中国政 府采购,2009(1):62—63. 【3】殷永炜.政府采购专家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 iz[J].中国政府采购,2007(2):57—58. 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专家等各方当事人的 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尤其加大经济处罚 [责任编辑林振梅] (上接第37页) f二)几点启示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取得实效,大力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是一条可取之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为 1.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 福建无论在经济发展和教育综合指数的增长 高素质人才提供用武之地,才能长期留住高素质 人才,让他们为福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教育与经济是紧密联系的,二者必须协调发 展。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决不限于教育对劳动 率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都要高,但教育及高等教育 对经济的贡献率仍偏低,其原因是福建省劳动力 受各级教育年限较低,劳动力文化素质有待进一 步提升,并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加大教育的投 人,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育 对福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建立吸弓1高素质人才的用人机制 提升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吸引高素质人才 来闽落户,得制订完善的用人政策,建立吸引高素 质人才的用人机制。可喜的是我省为了促进国民 力生产率的提高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精 确核算是个复杂的工程。文中我们只考虑了教育 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和生产力从而实现了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其实教育对科技进步同样起到不可 忽视的作用,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研究 有待于大家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盛菁.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甘肃科技, 2005(1):204—205. 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制定 《福建省“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这点 也可以借鉴江苏省的经验,2008年,“江苏省万名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启动,计划五年间弓1进 上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人才引进来了还要能留 得住,这样必须得有相关产业的支持。 [2]刘林,崔玉平,杜增吉.利用数学模型研究高等教育对江 苏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2): 55-56. [3】马彦,陈全明.湖北省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 J】_价格月刊,2008(1):65—68. 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合理的产业结构,合适的工作平台是让高素 质人才有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目前国 家大力提倡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福建省要在 【4】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北京师范 大学学报,2000(1):36—37. [责任编辑林振梅]